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歷史與敘事之間:1946—1952年土改小說創作研究
- 作者:彭冠龍
- 首版時間:2015年7月
- 字數:83千字
- 類別:文學研究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三章,通過對大量原始作品的發掘,還原土改小說創作潮流的真實面貌與文學生態,分析土改小說的類型和特點,並研究了土改小說作品中存在的創作模式與文學思維,探討了文學與政策乃至政治的關係。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一股重要卻被簡化的創作潮流 | 第一節 重尋被遺漏的作品 第二節 土改小說的兩種類型 第三節 “政治之力”與土改小說創作 第四節 作家思想改造與土改小說創作 |
---|---|
第二章 土改小說創作模式和文學思維 | 第一節 “分田分地真忙”模式 第二節 “邪不壓正”模式 第三節 “二元對立”的文學思維 |
第三章 生活、政策、藝術:土改小說創作的三個維度 | 第一節 土改小說源於“生活” 第二節 重審“政策”與土改小說 第三節 場域環境下的土改小說創作 |
創作背景
1946年,《中共中央關於土地問題的指示》頒布,土地改革運動迅速在解放區展開。隨著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土地改革運動逐漸向新解放區蔓延,最終這場運動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全國的解放在全中國普遍展開並取得勝利。對於這場運動,大批知識分子作為“土改工作隊員”直接參與其中,並以小說的形式反映著自身親歷的土改過程。從1946年到1952年,公開發表的土改小說數以百計。由於這場運動時間跨度長、過程複雜、意義重大,對其進行敘事的土改小說創作具有豐富性。基於此,《在歷史與敘事之間:1946—1952年土改小說創作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作家對土地革命這樣一場影響深遠的農村社會運動進行歷史敘事,形成了土改小說創作潮流。該書指出,土改小說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偏於全景化紀實的長篇小說和偏於速寫式宣傳的短篇小說,另外,還有一類中篇小說,由於無法迎合政治需要,一直處於被冷落的地位。總體來看,無論哪種類型的作品,其中都存在明顯的“政治之力”的痕跡。聯繫當時的文學史背景,會發現文藝整風運動對土改小說作家的創作心態與動機產生了深刻影響,延安文人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之後,在兩個問題上處於尷尬處境:首先,是“老師”還是“學生”的問題;其次,是如實反映還是傳達政策的問題。他們的“體制內”身份使其均選擇了後者,由此導致土改小說中漠視知識分子傾向的出現,以及“正統土改小說”和“反動土改小說”的分化。
經過思想改造,作家的創作心態發生了變化,開始為整個革命機器的正常運作服務。根據政策要求他們用文藝作品去教育民眾,充分發揮文學作品代償性滿足的作用,形成了土改小說的兩種創作模式——“分田分地真忙”和“邪不壓正”,使作品具有較強的政治號召力。但是這兩種創作模式所反映出來的“二元對立”文學思維是簡單和極端的,這既符合時代政治的需要,又是這類小說自身題材所決定的。這種文學思維導致土改小說創作很難產生長篇小說和經典作品。另外,“二元對立”中“惡霸地主”的一元因現實原型缺失導致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土改小說所要極力美化的農民英雄形象普遍不成功,而要極力醜化的地主形象卻普遍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全書的論述中,“政策”一詞被反覆提及,的確研究土改小說創作繞不開一個問題——政策與創作的關係。首先,“生活”是一直以來被研究者忽略的要素;其次,“政策”要素一直被膚淺地強調。實際上,在土改小說創作過程中,不僅存在“藝術—政策”這一組關係,而且存在“藝術—生活”這一組關係,這兩組關係並非彼此割裂,而是聯繫成了一個整體,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場域環境,深刻地影響了土改小說的創作。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在歷史與敘事之間:1946—1952年土改小說創作研究》 | 2015年7月 | 四川大學出版社 | 978-7-5614-8792-1 |
作者簡介
彭冠龍,男,1988年生於山東省泰安市,2016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訪問學者,兼任山東省茅盾研究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