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在2006年發行《演奏廳II》之後,李克勤沉寂了,直到他推了專輯《在森林和原野》。《在森林和原野》以兒歌命名來介紹獻給十首“大人的兒歌。在首支主打歌《
活著為求什麼》高唱香港人面對不同的民生議題,由馮彥中、陳詠謙和首度合作的舒文合力打造,並邀來Joey Tang吉他SOLO。第二首打歌《
姐姐》則走抒情路線,李克勤特別為他的菲籍家庭傭工的一份友情而創作,歌詞中同時不失香港情懷。因為製作專輯時,李克勤的小兒子Rex剛上幼稚園,每天在學校唱《Goodbye Song》,李克勤靈機一觸就把這兒歌的其中一段融入《
Goodbye》中,並且加入Rex同學的名字。
專輯曲目
序號 | 曲名 | 作詞 | 作曲 |
---|
1 | | 陳詠謙 | 馮彥中;Public Zoo |
2 | | 李克勤 | 江海迦 |
3 | | Lee Min-Woo | Kwon Tae-Eun;Jang Jun-Ho |
4 | | 陳詠謙 | Kenix Cheang |
5 | | 李克勤 | John Laudon |
6 | | 陳詠謙 | Pan |
7 | | 陳詠謙 | 馮翰銘 |
8 | | 陳詠謙 | 馮翰銘 |
9 | | 陳詠謙 | 馮翰銘 |
10 | | 李克勤 | 馮翰銘 |
專輯鑑賞
有別於以往的唱片,《在森林和原野》是李克勤與音樂人
陳詠謙製作一張給成年人聽的兒歌集,所以全碟採用簡單易上口的歌詞。專輯感情真摯,充滿對香港世態人生的寫實反映,對平民的悲憫和關愛,歌詞和音樂都極為厚重。
其實把社會的話題融入音樂之中看起來很有意思,但是做起來特別是要做得好就不見得那么容易。《在森林和原野》專輯,在處理上專輯走的就是中間路線,特別是對內容的表現,其實是浮於表面的,卻又沒有完全的表面化,更多的是融入了個人的人文關懷,那么相對其它同類作品而言,《在森林和原野》專輯在內容呈現方面也算是能在平凡之中顯特別,特別在於形式表現上的不同,是儘可能地讓這些熱點話題在通過文字的表述之後顯得更為通俗易懂,於是就沒有走所謂的哲理路線,也沒有過多的玩話中藏話的遊戲,這么做想來也是極力地配合到了專輯在包裝上強調的“大人版兒歌”的這一特色,此外,這也是想讓專輯更為親民,同時很好地避免了內容形式大於音樂本身的尷尬。
搖滾曲風的《活著為求什麼》、百老匯風味的《Show》以及爵士氛圍的《珍寶珠》,讓該張專輯變得很豐滿。李克勤的演唱,也是手到擒來、應對自如。但為了豐富而多元的編曲,卻讓這種定製曲風,更多的只是花拳繡腿。
陳詠謙的詞作,則更讓人遺憾林夕和黃偉文的淡出。《
活著為求什麼》瑣碎而無核心的絮叨,直到聽完也讓人不知道活著為求什麼。以菲傭作題的《
姐姐》,更是既空洞又肉麻。回望2006年《演奏廳II》的精彩,在感嘆李克勤沒能超越經典的同時,實際上這又何嘗不是港樂的癥結體現。
事實上,整張專輯也的確很親民,不僅僅是因為歌詞內容的通俗化,更在於實際的音樂旋律的呈現其實也很順耳。這對於李克勤來說是一種難得。難得的是在做這種概念專輯的時候,還能把旋律的姿態放得那么低,這才要強調《在森林和原野》是一張很特別的專輯。聆聽角度上來說是,專輯是悅耳的,但是內容形式上又不同於上一張走以大路市場路線的《
罪人》專輯,而相比起之前走以高規格、高格調路線的系列作品,這張專輯又到不了那個程度。綜合來說,《在森林和原野》專輯其實還是很中庸,內容表現上的中庸,旋律表現上的中庸。具體來說,內容表現上的中庸並不是因為歌詞內容的通俗化,這無關表現形式,讓人覺得中庸之處還是在於詞人的表現力度有所欠缺。而旋律之中庸,倒不是因為指向專輯的旋律在整體上的悅耳度、主流度有所提高,只是在打造、編排上欠缺匠心,很難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驚艷感。相對而言,
馮翰銘創作的《姐姐》尚算上乘的旋律,只可惜敗在了內容,到頭來還因為內容的關係而讓這首本來可以成為全民主打的作品淪落為吐槽的對象,不能不說是一種可惜。詞曲表現顯得中庸,還好還有李克勤過得硬的唱功在撐場面,聽李克勤其實聽的就是一種踏實,他的演唱其實並不花俏,也不太喜歡賣弄技巧,但是總是能直搗心靈最深處,傳遞出來的真誠與感動就是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