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教會長沙辦事處周會上的講話

《在平教會長沙辦事處周會上的講話》是晏陽初所著作品,出自於《晏陽初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平教會長沙辦事處周會上的講話
  • 作者:晏陽初
  • 作品出處:晏陽初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收錄 ,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平教工作,本應以大部分精力注重在學術研究及人才訓練工作上。同時,國內各地對於政治方面、教育方面、農村建設方面、縣政改革方面,要求本會幫助,不能不就力所能及,竭誠以應。因過去一年之經驗,本會已邁進一新階段,即研究與實施,融合運用的時代。從前本會以自己的立場,做學術研究;現在是以學術的立場做政治合作,期以研究所得見諸實行,改造社會。我們本不是為學術而學術,不是為研究而研究,我們是為改造社會而從事於各種學術研究工作。有此種看法,有此種目標,所以我們在現階段中不能不與政治發生關係。是乃平教運動之真精神,願各同志無時或忘。研究自然科學,可以抱為研究而研究的態度,研究社會科學,在已上軌道的國家或者也可以如此,但在中國今日的狀況之下講教育,講政治,就萬萬不許如此,必須以改造社會而研究,為中國現代化而研究。平教運動最早就是此種看法,此種做法,因此能引起國內外學者之注意,獲得其同情。我們將研究結果,打入社會,去改造社會的做法,已影響了學術界不小。我們是在把歷來傳統觀念、書本知識打破,把抄襲成規、模仿西洋的習慣打破,同時把一般所謂為研究而研究不管套用之觀念改變。所以定縣工作的意義,不僅是實際研究得到些什麼,更重要的是把中國整個的研究方法、哲學觀點改變過來,證明研究實際社會科學必須套用到實際生活上去。此種看法與做法的創造,比玉米增加多少產量,豬仔增加多少體重,或是醫治多少病人,不知重要到若干倍。各位試看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發展史,可以知某一時代科學的創造,不論是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都先是因為看法不同,做法不同,而後始有新學術產生,新事物發明。以歷史眼光觀察本會事業,可以知豬種、玉米之改良固是大貢獻,而哲學觀念的改造,影響於中國學術界必更重大。一時代之大貢獻,每每非當代人物所能識,三五十年後,再用歷史眼光看過去的時代,方能清楚。平教運動,對於一般知識階級、教育、經濟、政治的看法,有很大的革命,不是為研究而研究,是為國家社會生活而研究;不是關門研究,是鑽入人民生活里去研究,以人民的生活做研究對象;不是在屋子裡研究,是以整個的社會做實驗室。凡此種種,聽來平凡,而影響所及,關係甚大。但因身當其沖,生於此時,能看出此重要之關係來,實屬不易。各位必須了解平教運動之基本哲學與其研究方法,始能明白其重要性。從前大科學家牛頓、達爾文的成就,都是從微末處生根。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原則;微生物的觀察,獲得了物競天擇的學說。此皆因書本上之死知識產生不出的東西,而惟腳踏實地去觀察實驗才會發現真理。培根曾講以下之故事:歐洲中古時期有好多哲學家,聚一室而討論駱駝之真像,人人引經據典的爭辯,但人人都沒有看見過真駱駝,紛呶無已。適一工友聞之,哂之曰:“叫他們到埃及去看看駱駝,這爭辯就可以結束了。”這話的意思極深長,書本知識遠沒有事實來得強。那些學者只認書本為神聖,連看真駱駝的思想都沒有。平教運動以改造人民生活為對象,鑽進人民實際生活里去研究,此為平教工作的特徵。
現在平教工作已邁進另一階段。以往的一切,仍舊繼續,並且要光而大之。不僅做研究實驗,還要實施推廣,不僅研究駱駝是什麼,還要解決怎樣使駱駝發揮它的最大功效。本一階段工作比較更困難。以往的研究比較可以自己控制,今後與政治合作,關係複雜,需要另一方法,另一套技術,才能推動。但是我們卻不能遇難而止,我們還是要用學術立場研究實施改造社會的方法。研究我們所得的結果,到底能套用到什麼程度,研究什麼地方還不滿意,再繼續研究。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收錄

此文出自於《晏陽初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晏陽初(1890-1990),享譽世界的平民教育家、鄉村建設運動的倡導者。早年畢業於耶魯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前往歐洲戰場,為華工開展識字教育。1920年回到中國,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總幹事,先後在城市進行大規模的識字教育運動,後帶領眾多知識分子深入農村,在河北定縣、湖南衡陽、四川璧山等地進行鄉村建設實驗,成立中國鄉村建設學院。1950年後,轉赴亞、非、拉美等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國際鄉村改造實驗,建立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一生為平民教育與鄉村改造奮鬥70餘年。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讚揚,曾與愛因斯坦、杜威等人同時獲得“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偉人”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