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默特文廟
- 地理位置:舊城南文廟街
- 著名景點:萬仞宮牆等
- 竣工於:1724年
概述,地理位置,由來,歷史作用與命運,
概述
文廟的正門在泮橋之北,分左、中、右三個們,中門稱“泮宮”,穿過泮宮,就到達了文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大成殿前方的東西兩面各有三間大的配殿,分別稱做“東廡”和“西廡”。大成殿的後面還有一座三間大的後殿,叫“崇聖祠”。這些便是土默特文廟的建築布局。
地理位置
由來
滿族入關建立大清帝國前,土默特部首領俄木布因“廢爵事件”被貶,成為閒散王公,僅僅留有少量的草地和屬民供養其生活,不再管理旗務。土默特成為內屬旗,旗務由朝廷直接任命的都統管理。到康熙末年,土默特左翼都統丹津已經經營土默特達20餘載,頗得民心,於是有人張羅左右兩翼土默特和一些商賈以及走西口過來的移民為丹津捐款捐物,動工興建歌頌丹津功德的生祠。生祠動工後,丹津不敢居功,便上奏朝廷,請求仿內地文廟例,修建土默特文廟,興辦土默特官學,獲準後,便將興建中的生祠按照文廟改建並裝修。土默特文廟於雍正二年()完工,官學於1726年創辦。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在文廟建成10年之際,清廷派兵部尚書通智為欽差大臣,來整頓土默特旗務。來到土默特的第一年,這位欽差大臣對這個邊外小城(當時的土默特只是現在呼和浩特舊城核心區)竟然有文廟和官學頗為感動,於是他在雍正十三年夏(1735年)為文廟和官學立了一座碑,碑文一是記載丹津的家世,二是記載文廟及官學的由來。雍正十三年秋,通智又為文廟和官學立了另一座碑,一是說他奏請皇帝,撥國庫官銀並利用部分民間捐款,對文廟和官學作了修整,具體項目為:1.對文廟不符合規制者作了移改;2.增建了幾間學房(教室);3.修建了一圍箭道,使善學者學習滿蒙文,堪射者練習馬步弓箭藝。二是說他奏請皇帝,準予土默特旗務衙署設7名缺額,由土默特官學學子充任九品官銜的比奇格齊(相當於見習秘書),以開進身之階。今天看來,這是民族教育特殊政策的先河。
歷史作用與命運
在北元“中興之主”達延汗再度統一之後,土默特作為蒙古6個萬戶之一,開始駐牧土默川。特別是達延汗的孫子阿勒坦汗統領土默特部後,該主頗有忽必烈遺風,敢於敞開胸懷收羅天下英才;他的一生敢於改變蒙古人傳統的生產生活習俗,引進內地的農業以豐富土默特人生活中的糧食和蔬菜;特別是與明朝達成“通關互市”協定,極大地促進了長城內外的經濟文化發展;他在晚年起造了土默特的中心城市——歸綏,並在土默川上開始了大板升建造的歷史,也就開始了蒙古人大板升私塾的民族教育歷史。
在廣泛的大板升私塾的基礎上,可以說,在中心城市歸綏興建土默特文廟並創辦土默特官學,既是歷史上賢能官員們的傑作,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然而,當土默特官學學子有了進身之階,一步步成為土默川社會治理的骨幹力量後,與王爺世襲制相比,土默川開始了文武兼備官員治理社會的歷史。比如民國時期滿太任土默特旗總管時,曾自降一半份祿,將省下的錢用於支持土默特教育;榮祥任土默特旗總管,被譽為“塞北文豪”,他一生驕人的文化遺產是主持編修了《綏遠通志稿》,晚年還是內蒙古文史館館長。
仰望歷史,阿勒坦汗使土默川進入了穩定和一步步走向繁榮的歷史。這也是那些失去了生存環境而走西口的人們為什麼大量來到土默川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丹津又使土默川步入了具有正規教育的歷史。
乾隆二十九年(1774年)和道光四年(1824年)土默特文廟曾進行重修。從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起,土默特文廟新設漢官學。這同當時官方和民間使用漢文漢語日趨廣泛密切相關。漢官學的設立,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蒙、漢、滿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光緒十二年(1886年),土默特官學改名為啟運書院,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土默特高等國小堂,當時“學生五十名,課程為經學、國文、算學、格致、國畫、修身、地輿、體操、科學。教習管理以中學堂(指歸綏中學堂)人員兼任”。中國同盟會會員、土默特蒙古族雲亨、經權、安祥等曾在這裡傳播過孫中山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被譽為“塞北文豪”的榮祥(民國時曾任土默特總管,解放後任呼市副市長、內蒙古文史館館長),此期間曾在這裡就學。
民國成立後,土默特副都統改為土默特總管。民國三年(1914年),土默特高等國小堂改名為“土默特高等國小校”,俗稱“南高”,是當時呼和浩特地區蒙古族的最高學府。烏蘭夫、奎壁、多松年、李裕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在“南高”讀書。
新中國成立後,土默特高等國小校先後改名為土默特國小、文廟街國小。1968年停辦,1978年復校,改為10年制,沿用土默特學校名稱,1982年改為12年制學校至今。
歷經近三百年滄桑,土默特文廟的建築物正殿(大成殿)倖存下來,位於今土默特學校校園南部。因建有文廟而得名的文廟街,其街名沿用至今。
在廣泛的大板升私塾的基礎上,可以說,在中心城市歸綏興建土默特文廟並創辦土默特官學,既是歷史上賢能官員們的傑作,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然而,當土默特官學學子有了進身之階,一步步成為土默川社會治理的骨幹力量後,與王爺世襲制相比,土默川開始了文武兼備官員治理社會的歷史。比如民國時期滿太任土默特旗總管時,曾自降一半份祿,將省下的錢用於支持土默特教育;榮祥任土默特旗總管,被譽為“塞北文豪”,他一生驕人的文化遺產是主持編修了《綏遠通志稿》,晚年還是內蒙古文史館館長。
仰望歷史,阿勒坦汗使土默川進入了穩定和一步步走向繁榮的歷史。這也是那些失去了生存環境而走西口的人們為什麼大量來到土默川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丹津又使土默川步入了具有正規教育的歷史。
乾隆二十九年(1774年)和道光四年(1824年)土默特文廟曾進行重修。從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起,土默特文廟新設漢官學。這同當時官方和民間使用漢文漢語日趨廣泛密切相關。漢官學的設立,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蒙、漢、滿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光緒十二年(1886年),土默特官學改名為啟運書院,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土默特高等國小堂,當時“學生五十名,課程為經學、國文、算學、格致、國畫、修身、地輿、體操、科學。教習管理以中學堂(指歸綏中學堂)人員兼任”。中國同盟會會員、土默特蒙古族雲亨、經權、安祥等曾在這裡傳播過孫中山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被譽為“塞北文豪”的榮祥(民國時曾任土默特總管,解放後任呼市副市長、內蒙古文史館館長),此期間曾在這裡就學。
民國成立後,土默特副都統改為土默特總管。民國三年(1914年),土默特高等國小堂改名為“土默特高等國小校”,俗稱“南高”,是當時呼和浩特地區蒙古族的最高學府。烏蘭夫、奎壁、多松年、李裕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在“南高”讀書。
新中國成立後,土默特高等國小校先後改名為土默特國小、文廟街國小。1968年停辦,1978年復校,改為10年制,沿用土默特學校名稱,1982年改為12年制學校至今。
歷經近三百年滄桑,土默特文廟的建築物正殿(大成殿)倖存下來,位於今土默特學校校園南部。因建有文廟而得名的文廟街,其街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