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知州衙署舊址位於永順縣列夕鄉友和村芷州組。始建於明朝,清雍正四年由南渭州土知州彭啟舜整修,現存明朝古建築一棟。整個建築古樸沉穩,柱礎為紅岩鼓墩石,進入衙署的台階處圍牆上有石刻一通,為整修衙署時的記事碑。整個衙署區為橢圓形,面積5859平方米,布局嚴謹。該衙署對研究清初土司建制、官署建制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知州衙署舊址
- 地理位置:永順縣列夕鄉芷州村二組
- 所處時代:明清
- 占地面積:5859 m
- 保護級別:湘西自治州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概況,歷史沿革,
建築概況
永順知州衙署遺址位於湘西州永順縣芙蓉鎮友和村芷州組。建築始建於明朝,清雍正四年(1726)由彭啟舜兄弟及父親整修,原有9排共20餘間房屋。現存五幵間古建築一棟,2005年被公布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房屋採用穿斗、抬梁混合式構架,用材碩大,古樸沉穩。槽門前的台階外壁嵌有石碑一通,記載了建築修建的情況:雍正四年彭啟舜的父親建房時:“屋基原屬舊治,棄荒多載”,原為土知州府衙署舊址,但荒棄多年;“先考公相其地,可以營室”;於是修築高台:“使高將為城堡,以備鄰寇之不虞也”,工程修建到一半,“蒙王恩擢録總裁”,其父受提拔為衙署中掌管抄送檔案的官員,因公務變動導致工程停歇了一段時間;後令其兩個兒子“繼理之”,兒子不敢違父命,“勉力趨事,始於歲之桂月告成,敢志諸石以明繼述意也”。
歷史沿革
土司制度形成於元代,發展於明代,清代逐漸幵始走向衰落。該基址為舊“南渭州”州治。《復溪州銅柱記》有知渭州軍州事覃允贊題名;宋代以後,彭氏取代覃氏執掌渭州,永順彭氏政權始於五代後梁時期(907—923),經兩宋、元、明、清,至改土歸流,歷經35世,世襲統治“溪州地區”達800餘年。
元祐三年(1088),知渭州彭思聰進奉溪布;元興,南渭州之名始見史載,初屬永順司,後改屬新添葛蠻安撫司;葛蠻司廢后,仍屬永順司。
元朝覆滅,南渭州知州彭萬金於明洪武二年(1369)率子金勝歸附明朝,曾受“羽字二十七號”印信一顆;正統六年(1441),南渭州知州彭可宜隨軍征靖州赤溪峒,因功加封“義勇將軍”;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州彭慨主俾率軍東征倭寇,進階為“安遠將軍”。
南渭州土司世襲自明代彭萬金起,族譜才有記載:彭萬金一彭金勝一彭什才一彭律怒一彭可宜一彭始主俾一彭清一彭惹即送一彭定一彭慨主俾一彭良臣一彭章一彭世忠一彭正一彭應麟一彭應麒一彭凌高一彭宗國。順治四年(1647),清軍進入辰州,知州彭應麟隨永順等處軍民宣慰使司歸附;雍正年間,土知州與“永順司”一道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