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20-120厘米;根細長,直徑3-5毫米,土黃色;莖四棱形,有柔毛,節部稍膨大,分枝對生。葉片紙質,寬卵狀倒卵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長1.5-7厘米,寬0.4-4厘米,頂端圓鈍,具突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密生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5-15毫米,密生柔毛或近無毛。穗狀花序頂生,直立,長10-30厘米,花期後反折;總花梗具稜角,粗壯,堅硬,密生白色伏貼或開展柔毛;花長3-4毫米,疏生;苞片披針形,長3-4毫米,頂端長漸尖,小苞片刺狀,長2.5-4.5毫米,堅硬,光亮,常帶紫色,基部兩側各有1個薄膜質翅,長1.5-2毫米,全緣,全部貼生在刺部,但易於分離;花被片披針形,長3.5-5毫米,長漸尖,花後變硬且銳尖,具1脈;雄蕊長2.5-3.5毫米;退化雄蕊頂端截狀或細圓齒狀,有具分枝流蘇狀長緣毛。胞果卵形,長2.5-3毫米。種子卵形,不扁壓,長約2毫米,棕色。花期6-8月,果期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土牛膝(原變種)
- 拉丁學名:Achyranthes aspera Linn. var. aspera
- 界:植物界
- 科:莧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120厘米;根細長,直徑3-5毫米,土黃色;莖四棱形,有柔毛,節部稍膨大,分枝對生。葉片紙質,寬卵狀倒卵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長1.5-7厘米,寬0.4-4厘米,頂端圓鈍,具突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密生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5-15毫米,密生柔毛或近無毛。穗狀花序頂生,直立,長10-30厘米,花期後反折;總花梗具稜角,粗壯,堅硬,密生白色伏貼或開展柔毛;花長3-4毫米,疏生;苞片披針形,長3-4毫米,頂端長漸尖,小苞片刺狀,長2.5-4.5毫米,堅硬,光亮,常帶紫色,基部兩側各有1個薄膜質翅,長1.5-2毫米,全緣,全部貼生在刺部,但易於分離;花被片披針形,長3.5-5毫米,長漸尖,花後變硬且銳尖,具1脈;雄蕊長2.5-3.5毫米;退化雄蕊頂端截狀或細圓齒狀,有具分枝流蘇狀長緣毛。胞果卵形,長2.5-3毫米。種子卵形,不扁壓,長約2毫米,棕色。花期6-8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2300米處。
分布範圍
產於湖南、江西、福建、台灣等地,印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有分布。
主要價值
根藥用,有清熱解毒,利尿功效,主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泌尿繫結石,腎炎水腫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