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體育之爭,是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一場關於中國體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問題的學術爭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洋體育之爭
土洋體育之爭,是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一場關於中國體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問題的學術爭論。
土洋體育之爭,是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一場關於中國體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問題的學術爭論。所謂“土體育”,習慣上是指以武術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所謂“洋體育”,則是指由歐美傳入的近代田徑和球類運動項目。土洋體育之爭,...
“土洋體育之爭”西方體育文化和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差異,必然要在我國體育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碰撞與衝突。20世紀10年代和30年代,發生在中國的兩次“土洋體育之爭”,就是兩種體育文化發生碰撞與衝突的反映。20世紀10年代 1914年,當時的濟南衛戍司令官馬良邀請各派武術專家修訂的《中華新武術》獲民國教育部的審定推行,...
第三章闡述近代體育的起源和流派、近代體育在中國本土化的嬗變以及“土洋體育之爭”的始末問題,考辯吳蘊瑞在此時期積極參與的體育研究實踐和體育觀念表達。第四章從體育思想形成的階段性角度去解讀吳蘊瑞體育觀念形成的啟蒙期、融合期、成熟期和影響期。同時,結合吳蘊瑞此時期參與的體育活動實踐,評述舊中國體育運動開展...
一 東西文化論戰 二 土洋體育之爭 第九章 抗日救亡思潮與體育 一 日本侵華與抗日救亡思潮高漲 二 體育服務於抗日救亡的思想碰撞 三 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育 第十章 新民主主義思潮與體育 一 馬克思主義傳入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 二 馬克思主義引領新民主主義體育思想 三 新民主主義體育實踐 後記 ...
第二章 城市民間體育文化的發展脈絡 第一節 古代城市民間體育文化的發展 一、作為官風民俗發展而來的城市民間體育文化 二、作為順應天地節俗發展而來的城市民間體育文化 三、作為庭院遊戲和生存技能發展而來的城市民間體育文化 第二節 西洋文明衝擊下的近代城市民間體育文化的衰變 一、以學校近代體育為代表“土洋之爭”...
體育教育、教學及體育計算機套用與管理 學術成果 論文成果 [1] 李義君. 奧運價值觀透析 [C]. 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 第31卷(2008年第10期): 1332-1334 [2] 李義君 尹碧昌. “土洋體育之爭”的回顧與啟示 [C]. 廣州: 體育學刊, 2015, 第22卷(第5期): 17—21 [3] 李義君. 體育文化欣賞課...
第八節 土洋體育之爭 第四章 全面抗戰與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武術運動 第一節 近代武術運動與軍事人才培養 第二節 解放區武術運動的開展 第三節 抗戰勝利後民間習武組織與拳種流派傳承 第四節 近代武俠小說的盛行 第五節 民國時期武術體育化的歷程 大事記 索引 參考文獻 ...
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土洋體育的爭論中,謝似顏堅決認為:“近代體育的意義,並不限於養生之道與鍛鍊筋骨,那是增進人類幸福,提高工作的能率,使人格高尚、趣味濃厚,並養成適應於文化社會的生活。”他批評那些提倡土體育的人並不知道“體育的最低目的是健康,最高的目的為文化”。因此他說:“至於養生之道與鍛鍊...
9.《“土洋體育之爭”的回顧與啟示》,體育學刊,2015年第5期,第2作者,CSSCI 10.《我國田徑教練員勝任力模型與績效關係研究》,體育科學,2014年第6期,獨著,CSSCI 11.《傳統武德的人性基礎及其倫理意蘊》,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9期,第2作者,CSSCI 12.《克里斯·希林“運動態身體”思想探析》,山東...
一借西方體育模式各界努力改革武術 二“土洋體育之爭”與武術的進步 第三章 清末民國中國武術與民族精神 第一節 清末民初時勢大背景下的體育思想 一名人志士倡導“尚武”精神 二社會輿論對“尚武”的回應 三以外族尚武為鑑——鐵血主義與武士道精神 第二節 中國武術進化的內在理路 一從軍事的武藝到孔子的“六藝...
跳遠助跑與起跳相結合問題的探討《體育函授通訊》 2002年 2 支撐跳躍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報》2002年6 土洋體育之爭的全球化觀照《體育學刊》2007.3 實用體操口訣十六例《郴州師專校報》 1996.1 學校體育、城市和市區體育與全民健身《湘南學院學報》 2006 體操動作技術中的運動節奏《北京體育...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史分會委員、中國武術協會科研委員會委員、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青年學者工作委員會委員。全書章目 第一章:天津行政區的歷史沿革及津門武術的發展軌跡 第二章:眾多的武術組織 第三章:富有特色的武術流派 第四章:武術人物小傳 第五章:《大公報》與“土洋體育之爭”第六章:“第一屆民運會...
二西方近代體育與中國傳統武術的衝突 第二節 軍國民教育思潮對武術的促進 一中國人的救亡圖存要求與軍國民教育思潮的興起 二“尚武精神”與武術機構和組織的湧現 第三節 新文化運動與武術的改良 一新文化運動與馬良的“中華新武術”二精武體育會和北京體育研究社的武術改良活動 第四節 “土洋體育之爭”與武術的...
”麗江這個邊僻的民族地區很早就已形成少數民族與漢族相互尊重、相互影響、團結友愛,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就連民風習俗也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土洋結合、雅俗成趣的多元的和諧文化。“十月太陽曆,序秩物我生機隆;營盤夕陽照,風過他留慰遺冢。”十月太陽曆為彝族曆法,世界獨有,用它推算的年月節慶,與...
總體上說,儀隴客家民歌是移民文化的傳統因襲,在格調、韻律、語言上,繼承了《詩經》十五國風的風格,受到唐詩律絕和竹枝詞的重大影響,同時吸取了南方各地和四川民歌的優秀成分,大量運用比喻、雙關、起興、直敘、對比、排比、對偶、頂真、誇張、拆字等各種形象生動的表現手法,可謂土洋結合、推陳出新。無論是山歌,...
1957年始,學校貫徹執行毛澤東主席提出的:“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1958年提出的“教育為政治服務,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採用土洋結合的辦法大辦工廠”的指示。積極開展勤工儉學、大辦工廠。先後辦起13個小工廠,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