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
土法造紙的工藝流程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左右,當地農戶就會從竹林中砍來剛散葉的嫩竹,用蔑刀剃枝,劃破,段成大約1米5長左右的竹條並紮成捆,按10:1的比例將竹條和生石灰一起放入麻塘子(池子)中漚制;漚制兩個月左右,放去石灰水,去渣,加水清洗,用鋤頭反覆攪拌清洗後的竹條放置在發酵坪上,再用草墊或其它物品蓋上進行發酵。兩三個月後竹條充分腐爛,待生產備用。在舀紙前,將發酵後的竹料放在碾盤上,均勻鋪開讓牛拖著石碾子在碾盤上轉將竹料來回反覆碾壓,直至將竹料碾壓成粉末狀方可,碾壓好的竹料倒入舀料池(俗稱槽子)中用拱盤反覆攪拌,用竹桿用力打水,將可粒竹料打爛,撈出粗料,就可進行舀紙了,在舀紙前加入事先準備好的滑水(滑水用彌猴桃藤,樅樹根等進行泡製),就可用簾床進行舀制,滑水要邊加邊舀簾床由帘子和床架組成,帘子放在床架上在槽子裡左右幌動一兩次,帘子上就有了紙漿,提出簾床,將帘子翻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木板上,輕揭帘子,一張舀制的草紙就生產成功,舀製成功後,用滾筒加碼子進行了榨壓,除去水分,然後一層一層分離揭開,通過烘,曬等形式,草紙就形成了。最後,將成品打包整理後,便可使用或上市。
詳細信息
貴州三穗、長順、惠水、盤縣等地都有古法造紙,都傳說繼承了蔡倫的發明,都祭奠蔡倫。如長順翁貴的造紙單位、造紙人家每年都要在農曆五月二十七這一天舉行儀式祭奠
蔡倫。
據《
廣順州志》記載,翁貴造紙作坊到明朝萬曆年間已具規模。清朝乾隆年間被列為地方稅上納,而且作為朝廷貢品,史稱“翁貴紙”。翁貴紙在當時享有盛名,《黔南文史資料選輯》第一輯中《都勻白紙業的創建和發展》有這樣一段記述:清朝光緒初年,本省長順縣廣順區的三位老工人章有銀、簡成貴、陶義肩挑白紙游鄉串縣來到都勻,發現都勻盛產皮麻。當時都勻沒有造紙業,很好的造紙原料就成了無用之物。都勻地區所需的紙張,全靠外地運來,不但價格昂貴,而且經常缺貨。於是,他們和本地北門關廂街的老鄉們商定在都勻創辦白紙手工業。經取得大家同意後,在關廂街租了兩間民房,建起了簡易廠房。
光緒年間官府多次想要增加紙稅,翁貴東岸的工匠們團結一致,跟官府針鋒相對,據理力爭,最後迫使官府做出讓步,維持原稅,並立碑為證。這塊立於光緒二十四年的《永垂定例》石碑至今尚留有殘碑在翁貴造紙社。翁貴造紙作坊歷史悠久,清代最盛,上百家作坊近千名工人。
土法造紙作坊生產的白紙,主要原料是構樹皮。全手工操作,工序複雜而細緻,一張紙在工匠的手裡要經過72道工序。主要步驟:濕料,將乾構皮在水裡浸濕浸軟。可料,“一可”就是“一打”,重5公斤左右,可料其實就是理順歸類,即將長的、短的、粗的、細的各歸為一可。泡料,將理好的料一可一可的按順序排放在水裡浸泡一星期。漿料,在一個準備好的水池裡放入一定量的熟石灰攪均後將渣汁勞出,將泡過的構皮一可一可地拿出來(不能理亂)放在漿池裡面浸泡幾分鐘,從漿池裡拿出來後又一可一可地理順放置在一個能夠排水的地方直到水滴乾為止。蒸料,滴乾水後又放在蒸窯里蒸,蒸料要分兩次,第一次蒸一個星期後,底下的已蒸熟面上的部分沒熟又要重新全部拿出來把面上的翻到下面再繼續蒸上一個星期直到完全蒸熟為止。洗料,將蒸熟的構皮放在清水裡用腳踩,目的是把構皮中的黑水和表層的黑殼去掉。漂料,一可一可地排放在河裡(流動的清水)浸漂一個星期使其漂淨漂軟,將料擠乾。揚料,放到清水裡清洗,這個時候構皮中的渣汁已經全部去掉。曾白,也叫乍料,把去渣的料放到緘水窯里蒸煮一天一夜,早期是用石灰,後來是用純鹼,一百可料大約要用3公斤左右的純鹼,曾白後用手一可可的扭乾。打料,扭乾後用木對打成料皮。囊洗,將料皮裝進能夠濾水的料袋裡,再放入清水裡用料粑在料袋裡來回蠕動,直到料皮被蠕散出現清水為止,然後擠壓成料巴。操紙,將料巴放入盛滿水的水槽裡面然後用木棒在水槽里不停的攪拌,直到料在槽里攪均疊為止,攪拌時還要放入一定量的糯葉水(糯葉水能夠起到光華和隔離的作用)。然後用竹簾在水槽里來回的擺動,拿起竹簾時一張溥溥的紙就粘在了竹簾上,然後將帘子反過來將紙貼上在準備好的平板上,這樣一張一張的疊在一起。疊至一千張左右用平整的木板蓋上壓乾。曬紙,這是烘乾過程,擠壓後再拿到紙烘房裡面一張一張地掲下來貼在紙背上烘乾。用剪刀修去毛邊,一百張疊在一起成一刀紙。打捆,二十刀放在一起打成捆便於存放和運輸。其中每道工序裡面還有許多細節,有的工序要反反覆覆經歷多次,前後要經歷72道工序。
盤縣老廠鎮的原始造紙是以當地盛產的灰竹為主要原料,整個造紙工藝由砍竹麻、磕竹麻、打槳把、上窯、煮窯、踩竹麻、洗竹麻、踩泡窯、潑尖水、透尖水、打碓、配兌樺水、下槽、操紙、榨紙、曬紙、合紙等工序構成。砍竹麻:留種好的幼筍長成老竹,其餘的砍作竹麻。磕竹麻:竹麻送到紙窯後,用專門的工具將一棵一棵竹麻磕成又細又碎的長條狀,然後將細碎長條捆為若干。打漿把:把無數捆長條放入準備好的石灰漿里均勻攪拌,隨後取出上窯。上窯:把整整齊齊地碼在窯里(二至三萬斤)。煮窯:在窯洞內加上少量水,將窯孔的表口用石灰密封,在窯的鐵鍋底點火煮窯十五至二十天。踩竹麻:用專門診釘鈀把煮好的竹麻從窯內抓在一旁踩板上,穿上踩竹麻的釘子鞋將竹麻踩細、踩爛。洗竹麻:清水反覆七到八次洗去竹麻上的石灰漿。踩泡窯:將洗去石灰漿的竹麻,一層一層地裝進窯內,用純鹼、燒鹼(過去用
草木灰)按比例加水潑在竹麻上。潑尖水:將底火點燃,使沸騰的水由預留的小孔噴出,噴出的尖水用器皿裝好灑向沒有尖水的竹麻上。透尖水:窯內竹麻再煮上十五至二十天后,進去的化工原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醇,使竹麻變成料子。打碓:把料子送到碓房、槽房,用碓將料子打成漿子。下槽:漿子下到槽里,加水攪拌,漿子密度均勻後,將槽水放乾。操紙:在槽里又加上定量的水,並兌好樺水(用樺樹根、皮製成的水),用帘子從槽里一浪一張地把紙操到壓板上。榨紙:操在壓板上的紙,經過一夜的過濾,用榨紙的專用設備(當地叫高人、矮人),再度將紙砣中所含的水分全部榨出。曬紙:將榨去水分的紙砣送到焙房,將紙砣烤乾,一張一張地揭取,用曬紙刷一張一張地刷到焙牆上。合紙:將焙牆上曬好的紙折下,按100張為一刀整整齊齊地合在一起。
惠水蘆山、三穗貴洞、長順翁貴、盤縣老廠的古法造紙都有共通共同之處,都是就地取材,材料纖維均勻,成漿率高,木質化程度較低,易提煉,吸附性強。從原料加工到成紙要完成的72道工序全由手工操作。原料加工大都採用日曬、雨淋、露煉等方法,自然天成,沒有具體的理化指標,全憑經驗掌握,是研究我國造紙工藝的“活化石”。
光緒年間翁貴有個傑出的造紙工匠姜滿公發明了“抓頭釘”,改進了抄紙覆簾技術,使效率提高了一倍,質量也有所傳送改善,被譽為“小蔡倫”翁貴有名的造紙工匠有張明陽、簡遠忠、王志祥、李玉華、秦德恩。有二十幾戶造紙之家,有的已傳12代。盤縣老廠有名的造紙工匠有王調金、李清武、周榮喜、李葉紅、陽建華等。三穗貴洞有名的造紙工匠有楊秀芳、楊秀明、王懷炳、楊再祥、楊再金等,惠水蘆山有名的造紙工匠有李發明、劉永凡、劉永隆、王大幫、李尚春等。
造紙工業發展到今天,雖然這一古老的造紙術在老廠還在繼續傳承。由於整個造紙工藝流程多、細、繁、雜,季節性強、時間長,生產時空跨度大,一個人難以完成;經濟效益不高,所以大多數年青人外出務工後缺乏勞動力。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機械造紙已逐步取代這一傳統的造紙工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