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媽祖文化節

媽祖信仰已經有300多年歷史,每年的媽祖誕辰日()這裡都會舉辦媽祖巡航、媽祖過海、飄燈祈福等民俗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民安,其中以媽祖過海儀式最為壯觀。 媽祖過海梅林土樓媽祖過海儀式源於媽祖踏浪救助眾生的傳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樓媽祖文化節
  • 地理標誌:南靖縣梅林鎮
  • 時間: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 延續時間:300多年
由來,儀式過程,淵源,

由來

南靖縣梅林是著名的福建土樓之鄉,也是漳州市著名的僑鄉。梅林所在地的魏氏開基祖四一郎公於元朝末年從寧化石壁遷此定居,至今已傳25代。魏氏子孫為生計不斷有人飄洋過海,先後到印尼、泰國、緬甸、新加坡、台灣等地謀生。祖地父老鄉親為了祈求神明保佑在外遊子的平安,便從莆田湄洲島“割香”請回救難濟世、普度眾生的聖母媽祖到山裡祭拜,同時也寄託對海外親人的思念之情。梅林的先民於康熙 土樓舞龍十年(公元1671年)建造了一座精美的天后宮來供奉媽祖。每年的媽祖誕辰日(農曆三月廿三),居住於世界建築瑰寶土樓中的村民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朝拜活動,形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這一習俗延續至今已有。

儀式過程

儀式先由村民從天后宮恭請媽祖上轎巡航,在巡遊各村各戶後,由十幾位青壯年抬著轎子向村頭的河裡奔去,而河中央早有二十幾個村民裝扮成蝦兵蟹將、水怪的模樣在前頭攔路,並且不斷地用水潑轎子。抬轎的青壯年則左衝右突,衝破重重障礙,直奔天后宮,整個儀式演繹著媽祖不畏風大浪高救難救世的傳奇故事。 整個過海儀式要三進三出,吸引數以千計的鄉親和遊客夾道歡迎。
媽祖“巡村”活動獨具特色的媽祖“巡村”活動,在龍舞、獅舞、大鼓涼傘等傳統民間節目的伴隨下,熱熱鬧鬧地展開,所到之處鑼鼓喧天、響銃震地、鼓樂齊鳴。為慶祝這一節日,全鎮家家戶戶殺雞宰鴨、做糍粑、買糖果等供品到天后宮燒香朝拜,同時舉行精彩的“媽祖過海”儀式,場面十分壯觀,氣氛異常熱烈。

淵源

在人們的印象中,紀念媽祖活動盛行於沿海地區,是統領四海的航海守護神。南靖土樓也有那么多人信奉媽祖,並舉行如此大型的紀念活動,確實罕見。
梅林是福建南靖土樓之鄉。幾百年來,魏氏子孫為生計,不斷有人飄洋過海。梅林先民於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建造了一座精美的天后宮來供奉媽祖。這一獨特習俗延續至今已有300多年。
從農曆三月廿一日開始,梅林就為媽祖節而忙開了,全村家家戶戶殺雞宰鴨、做糍粑、買糖果等供品到天后宮燒香朝拜。農曆三月廿二日,梅林人早早來到天后宮,參加由理事會組織的媽祖“巡村”活動。“信士”用紅轎抬著媽祖神像跟在人群後;還有鑼鼓隊、西樂隊和舞龍舞獅、大鼓涼傘隊伍。隊伍從天后宮出發,成群結隊週遊了保和樓、德興樓、鼎和樓等各自然村的十多座生土樓,行程約15公里。所到之處,一路上,鑼鼓喧天,響銃震地,鼓樂齊鳴,炮聲不絕,給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到一處,村民們都在土樓門前的大埕擺著幾張桌子,上面堆滿各家各戶特地送來的糕點、雞鴨、水果等供品,媽祖神像一到,村民就面對紅轎里的媽祖像燒香點燭祭拜,祈盼媽祖保佑合家平安,生活幸福安康。還有龍飛獅舞,竟相獻技,大鼓涼傘,旌旗飄揚,場面十分壯觀,氣氛異常熱烈。媽祖節時,外出的梅林魏姓族人,包括嫁到別的村社的親人,也都紛紛回村參加游神大典活動,比過春節還熱鬧。與此同時,他們還請來戲班,分別在供奉媽祖像的天后宮前和土樓里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薌劇、提線木偶,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就連海外遊子,有的也藉此機會回來省親,祭拜媽租,活動熱鬧非凡,最精彩的還數“媽祖過海”的儀式!“媽祖過海”,當地人亦稱之“走水”,即為模擬媽祖繞過萬重黑石礁,降伏妖魔鬼怪,歷盡千辛萬苦,排除艱難險阻,為百姓領航。
在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南靖土樓,土樓媽祖文化節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在土樓里開展紀念媽祖的民間活動,給這裡注入了更深刻的文化內涵,使其相映成輝,為南靖土樓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