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土家族都有一個重要節日——牛王節,牛王節選擇四月初七、四月初八、四月十七日、四月十八日等不同的日子,因地區而異。四月初八是湘西土家人的牛王節。石柱等地的土家人建有牛王廟,在四月十八日過牛王節,還辦牛王會,屆時要唱牛王戲,以示消災,求得牲畜興旺。土家人過牛王節讓牛休耕,並餵給它精美的飼料。土家人感激牛為人類豐收辛勤耕耘,並為它立祠祭祀。 牛王節是土家族、苗族的共同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牛王節
- 概述 :各地土家族都有一個重要節
- 牛王節時間:一般時間定在農曆4月初
- 苗族牛王節:苗族傳說4月初八這天,
牛王節時間,苗族牛王節,牛王節活動,
牛王節時間
一般時間定在農曆4月初八(少數地方也有定在農曆4月18),主要流行於來鳳縣的高洞、舊司、大河等鄉的原大旺、臘壁、東流等土司境內,保留著該節日的傳說和節日活動遺風。
關於“牛王節”的起源和節日活動,因民族、地域不同而各有異同。土家族傳說是某年4月初八這天,土司帶兵與敵交戰失敗且負了傷,被敵人追趕不止,正在無法可施時,又被一條大河擋住去路,眼看敵人就將追上前來,土王心急如焚,正在這時,忽然來了條大水牛,將土王馱過河去,免除了性命之憂。為感謝牛的救命之恩,便把這天定為“牛王節”。
每到這天就殺豬宰羊打糍粑,接親友聚會慶祝,這天不用牛,給牛餵好吃的飼料,甚而發展到餵雞蛋和餵酒,還舉行文藝活動以示慶賀。
來鳳大河、舊司等地就連續舉行了幾屆牛王節盛會。
苗族牛王節
苗族傳說4月初八這天,神牛為苗民盜來了谷種,以茲養活了苗民,為了紀念,便也於這天不使用耕牛,給牛餵好飼料,還修建有牛王廟,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建始縣就曾在鄴州城附近建有牛王廟。供奉有牛王牌位。來鳳一帶的苗族每年牛王節時,還在村寨場壩中供一紙札牛頭模型,擺上食物,叩頭祭奠。人們還圍著牛頭和牛王牌位,赤裸著身子(僅於下身以獸皮、青草遮掩)跳舞、法師則赤腳蹬上高聳的刀梯進行表演,場面十分壯觀熱鬧。
“牛王節”。居住在貴州仁懷、遵義一帶的仡佬族,又稱之為“敬牛王菩薩”或“祭牛王”。每到這一天,當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殺雞備酒,點香燃燭燒紙線,在牛廄門前敬牛王菩薩,祈願它保佑耕牛身軀健壯,無病無災。
牛王節活動
據仡佬族才人說,這一天是為牛做壽,酬謝耕牛對仡佬人民所作的貢獻。養牛人的家,到了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讓牛在家休息,並把牛廄收拾得乾乾淨淨,墊上厚厚的軟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飼料餵牛。同時,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糍粑,分別掛在牛的兩隻角上,再把牛牽到水邊,讓它從水中照見自己的影子。然後取下糍粑,給牛吃掉,說這是替牛祝壽。有的地方,還要放一串鞭炮,給牛披紅掛彩,表示祝賀。沒有養牛的人家,也要備辦酒、肉、香、燭、紙線,到自家的田或土邊祭祀牛王菩薩,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買上耕牛,或租借別人的耕牛使用時順順噹噹,乖乖地聽他使喚,耕起地來又快又好。
牛王節是仡佬族民間特有的節日,在農曆十月初一。每到這一天,當地的仡佬族殺雞、備酒、敬奉牛王菩薩,祈願牛王保佑耕牛體魄健壯,凡養牛戶屆時都要讓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飼料餵牛,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粑粑分別掛在牛的兩隻角上,把牛牽到水邊,讓牛“照鏡子”,使它興高采烈,然後取下粑粑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