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醫學

土家族醫學是通過對土家族“口碑文獻”和民間醫藥抄本蒐集整理,發現了這些源於民間的醫藥和鄉土療法,經歷代藥匠(土家族對醫生的稱呼)在實踐中探索和經驗總結,使之成為形式特殊、內容廣搏、民族氣息濃厚的土家族醫藥。中醫在土家庭地區的傳播與套用,文獻記載始見於1391年(明洪武年間)浙江人氏金彬隨朝延官軍入汀西北大庸行醫,始將漢醫傳入汀西土家族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族醫學
  • 起源:漢醫
基本簡介,治病七法,治療方法,

基本簡介

從土家族醫藥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可分為秦漢時期及五代以來兩個階段。在秦漢前後的漫長歲月中,土家族先民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嘗草識藥,治驗疾病,經歷了本能經驗積累、初期醫療活動及巫醫影響的過程;五代以來,由於外來民族遷徙定居於土家族地區,土家族民間醫療活動較為活躍。五代時期到“改土歸流”前幾百年間,其本還是實踐知識的累積階段,尚未形成比較系統的醫藥體系。清雍正年間對土家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後,土人中的有識之士,在前人識藥治病、實踐知識累積的基礎上,進行了理論上的總結和實踐的反覆驗證,使土家族醫藥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治病七法

土家醫的治療方法豐富多彩,歸納起來可分成兩大類——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或者內治法和外治法。土家醫治療疾病,主要用汗法、瀉法、趕法、止法、補法、溫法、清法等7種治療方法,現將其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汗法:是開通汗竅、驅逐瘟氣的一種治療方法。
·瀉法:該法是驅逐體內結滯、通泄二便的一種治法。
·趕法:是祛除體內濕氣、風氣、氣滯、血瘀的一種治療方法。
·止法:是通過藥物的作用,達到制止出血、遺尿、遺精、崩帶、汗出不止的一種治療方法。
·補法:是通過藥物來滋補人體氣血精,或補益三元臟器虛損的一種治法。它主要用於一切虛症。
·溫法:是通過藥物的作用達到溫暖三元臟器的一種治療方法。主要用於形寒肢冷,胸腹冷痛,吐瀉清冷的內寒證。
·清法:是通過藥物作用達到祛除三元臟器火毒的一種治療方法。
以上7法,在土家族醫學臨床運用上非常靈活。考慮到病情的複雜性,往往不是單一的方法所能適應,所以,常常是幾種方法結合運用,共同發揮作用,達到並提高治療效果

治療方法

土家醫的臨床治療方法繁多,歸納起來不外兩大類:一是藥物治療,二是非藥物療法;或分為內治法或外治法。土家醫非藥物治療方法獨特,簡便廉易,臨床上有較好的效果。現將常用的一些方法介紹如下:
(一)藥物療法
藥物治療,是土家醫長期套用藥物治療疾病的經驗總結,其用藥總的原則是:寒則熱之,熱則寒之;虧則補之,余則瀉之;阻則通之,腫則消之;驚則鎮之,濕則祛之。在臨床具體套用上可視其情況,而採用相應的治法。汗法 汗法是開通汗竅,驅逐瘟氣的一種治療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驅逐入侵在肌膚的病氣,如寒、濕。適用外感疾病、水蠱脹或瘡瘍、流痰疾症的早期,以及出水痘未透的階段。汗法又分三類:熱發,用熱性藥物治療表寒證;寒發,用冷涼藥物治療表熱證;補發,對體質虛弱,又感病氣者,即在套用溫、寒藥物發汗時,適當用一些補氣血的藥物,使之既無損元氣,又達到驅除病氣的作用。
</p>  </p>  </p>  瀉法 該法是驅逐體內結滯,通泄二便的一種治法。具有排除滯積和恢復機體功能的作用。瀉法主要用於病氣在肚腸,大便秘結,以及三元臟器的水結、食滯或瘀血、蟲積等症。趕法 是祛除體內濕氣、風氣、氣滯、血瘀的一種治療方法。臨床用於祛除風寒濕氣,疏通筋脈骨節氣血,調暢胃腸氣機。止法 是通過藥物的作用達到制止出血、遺尿、遺精、崩帶、汗出不止的一種治療方法。補法 是通過藥物來滋補人體氣血精,或補益三元臟器虛損的一種治法。它主要用於一切虛證。補法,又分補氣、補血、補精三大類,以及根據病情選用平補、緩補、急補等不同方法。補氣法,適用於神倦無力,少氣懶言,虛汗,脈虛等氣症。補血法,適用於頭暈目眩,心慌,健忘失眠,面色蒼白,唇爪無華,舌淡,脈細等血虛證。補精法,適用於頭暈目眩,腰痛,膝軟,遺精,陽痿,脈弱等精虛症。溫法是通過藥物的作用達到溫暖三元臟器的一種治療方法。主要用於形寒肢冷,胸腹冷痛,吐瀉清冷的內寒症。清法是通過藥物的作用達到除三元臟器火毒的一種治療方法。主要用於高熱煩渴,目赤舌紅,口苦溺黃,脈快等內火證及瘡皰癀等火毒證。 (二)外治法
</p> </p> </p>
土家族醫學
族醫藥研究所從事科研及臨床工作。他從14歲開始跟當地土家族名醫學習民族藥,以後通過自學、進修,掌握了中西醫藥知識,集中、西、民族醫於一體,成為本所主要臨床業務骨幹,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運用土家醫特殊的診斷方法和藥物,對內、外、婦、兒常見病,多發病治療效果顯著,尤其是近幾年來主攻脾胃系疾病的疑難症的治療,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慢性結腸炎的治療,套用土家醫“肚土”學說,治胃常以“鬆土潤土”,治腸以“趕毒除積”之法,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治療頑固性頭痛以“趕風活筋”之法使臨床症狀消失快、復發率低。對癌性疼痛用民族藥代替麻醉藥品,減輕病人的痛苦取得很好的療效。在保健方面,強調增強體質發揮自身抗病能力,“不足補之”,“調理氣血以順之”,多採用藥酒、藥膳,或煎劑服用,達到健身祛病目的。在學術交流方面,1986年在湖南省中醫雜誌6期發表了《隆閉48天治療體會》,1993年7月和12月分別在省和全國民族醫藥研究會上交流<民族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體會>《汪氏脈診初探》,均收入論文集。1996年8月在省民族醫藥學術會上宣讀《皮康酊治療牛皮癬50例小結》收入論文集。參與本所<湘西民族藥炮製方法調查研究>課題,獲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主持承擔省中醫藥課題<龜龍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的課題。<土家族醫方解>一書已完成初槁,約20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