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八月八”嗩吶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土家族“八月八”土家族嗩吶節2007年5月29日,被列為貴州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黔東南州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12月30日,被公布為鎮遠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鎮遠土家族主要節日和民俗。由於歷史、生活習俗等各方面的原因,這裡的民眾對嗩吶吹奏情有獨鐘,素有“嗩吶之鄉”的美譽。上至耄耄老者,下至垂髫少年,無論男人還是婦女,無老幼之別、性別之分,人人喜愛,個個擅長。茶餘飯後,三個一群,兩個一夥,隨手拈來,自成曲調,其聲悠揚婉轉、悅耳動聽,有喜有怒,有衰有怨,如訴如泣,堪稱尚寨一絕。2000年,全鄉舉行第一屆嗩吶節。以後每年舉行一次八月八嗩吶節。

歷史淵源

土家嗩吶文化源遠流長。據傳說,古時候,土家人居住深山老林,與外界很少有聯繫,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在勞作之餘,為了慶祝一天的收穫和消除因勞動帶來的睏乏,人們便用樹枝製作一頭大一頭小的空管,圍坐在堆堆篝火旁一邊舞蹈,一邊吹奏,成為土家人的主要樂器。隨著時間的演繹,經過不斷的改進,這種樂器便成了今天的嗩吶.在“文革十年”,嗩吶被禁止吹奏,但許多嗩吶仍被私藏起來,老藝人仍然暗暗地給年輕人傳授曲調和技藝,從而形成“寨寨有嗩吶,大人吹嗩吶,小孩學嗩吶”的熱鬧山村。今天,嗩吶已成為尚寨獨特的民族文化,為了使其不斷弘揚光大,土家人民將每年的農曆“八月八”定為喜慶節日——嗩吶節。這一天,全鄉人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以獨具民族特色的節目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土家娶新娘、上刀梯、下油鍋及儺戲、地戲表演讓你美不勝收,而百人嗩吶大合奏的壯觀場面更使你大開眼界。

基本內容

嗩吶,已成為土家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土家人民就有吹奏嗩吶的習慣,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獨特的嗩吶文化。在尚寨,村村寨寨有嗩吶,男女老少會嗩吶,紅白喜事吹嗩吶,逢年過節奏嗩吶。嗩吶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一年一度的尚寨“八月八”嗩吶節,各式各樣的土家民族風情推陳出新,一一展現。百人嗩吶大合奏、長號仰天齊奏,嗩吶一人吹兩支、兩人交叉吹兩支、一人吹三支等,嗩吶絕技應有盡有,土家娶新娘、唱山歌、吹木葉、擺手舞、敬竹筒酒等民風民俗古樸淳厚、濃郁獨特。土家族地戲、儺戲、上刀山、下油鍋、踩鏵口等表演更是精彩神秘。每年八月八日嗩吶節,除表演嗩吶競技外,還開展地戲、儺戲和上刀梯、下油鍋、踩鏵口等絕技活動,吸引上千人到尚寨苗屯參觀考察和領略體驗土家風情。
尚寨土家族人民有吹嗩吶的傳統和技巧,嗩吶調有120種流行72種。樂器“嗩吶”,是土家中廣為流傳的主要吹奏樂,分大、中、小號。演奏時由鼓和小號鑼指揮。嗩吶曲調名主要有《大紅花》、《四季牌》、《行路難》、《迎親曲》、《謝茶曲》、《拜客曲》、《送商曲》、《上轎牌》、《下轎曲》等。在立新房、住新房、接親、給老人祝壽等喜慶場合,普遍吹《大紅花》等曲調,曲調輕鬆活潑,節奏平穩規整,旋律淳樸典雅,加上吹鼓手的技藝高超,使喜慶的熱鬧氣氛大大增添。《行路牌》、《步步高》、《賀喜牌》等用於接新娘,給新居主人或對老人祝壽、送匾時吹奏。催促姑娘上轎,只要把《上轎牌》、《下轎牌》用嗩吶一吹奏。說明時辰已到,娘家要儘快安排姑娘出門,婆家急忙準備接新娘拜堂。
每年“八月八”這天,組織幾百支大、中、短嗩吶,浩浩蕩蕩匯集尚寨寬闊的場壩上同台大賽。規模之大,為貴州所罕見。賽曲調、賽技巧、賽花樣……有一人吹一支、一人吹兩支、一人吹三支;有2人抱腰式、閃腰式、滾地式;還有1人按指另1人吹,1人吹兩支;有獨腳吹、旋轉吹、半蹲吹;應有盡有,層出不窮,自選曲調,其聲悠揚婉轉、悅耳動聽,喜怒哀怨,如訴如泣。最為稱奇的是土家嗩吶演奏有指揮。指揮者手持包包鑼,用竹鑼槌揚起敲下為指揮節奏,另有小釵和小扁鼓同時擊節。為增添節日氣氛,嗩吶大合奏時還有土家族竹扎花龍表演,除此之外還有願戲、儺戲、木偶戲表演及節日婚嫁立房習俗展示,將嗩吶節推向高潮。

基本特徵

尚寨土家族人嗩吶吹奏表演藝術比較成熟,無論在曲調、技巧上,還是在表演花樣上,都獨具特色。在曲調上,粗獷、奔放、熱烈、明快、舒展、宏厚,曲牌眾多;在技巧上,有一人吹一支、一人吹兩支、有一人吹三支,有抱腰式、閃腰式、滾地式,還有獨腳吹、旋轉吹、半蹲吹等。尚寨土家人除了有小嗩吶、中嗩吶和長嗩吶外,還有5支吹桿4.5米、大盤0.8米的極具特色的特大嗩吶,堪稱嗩吶之王。據稱為全國最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