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儺戲,被人們稱為“戲劇藝術之源”“中國戲劇的活化石”,過去在土家村寨,土家儺戲隨處可見,土家儺戲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土家儺戲的傳承,主要是口耳相授,家傳與師傳相結合,一般要拜師才傳法,而“絕法”絕不傳一般弟子。掌壇師一般都有較好的表演才能和驚人的記憶力。儺以壇為單位,每壇即為一個儺戲班,每個儺戲班有六至十二名儺戲老師,有一至兩名掌壇師,其餘為師兄弟或徒弟。
儺戲,即儺壇戲,土家人稱之為“儺願戲”。它是我國最悠久的劇種之一,其淵源可追溯到原始群居時期,曾有資料稱它源於古代的巫術。它既是一種古老的宗教活動,同時也是融文字、舞蹈、音樂、雕刻、繪畫及戲劇等文化要素為一體的古老文化藝術活動。其主要形式有三種:沖儺、還願、打太保。
土家族儺戲與人類學、民族學、宗教學、考古學、語言學、民俗學、歷史學、美學都有交叉聯繫,具有很高的學術研討價值。
2014年07月16日,國務院文化部辦公廳關於公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儺戲作為一種傳統戲劇,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儺戲在表演的時候,戴面具為其最為突出的特徵。面具多為白楊木雕刻,其造型多在五官部位著力渲染,常以變形誇張的手法來突出其個性。面具的內容有“報福三郎”、“甘生”、“笑和尚”、“開山”、“關爺”、“判官”、“周倉”、“歪嘴老娘”、“土地”、“唐氏太婆”、“錢童”、“仙鳳小姐”等。表演時,演員戴上面具,邊唱邊跳,旁人則以鑼鼓和之。
儺事活動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秋收後到次年春耕前。土家儺戲道具和服飾都很古樸,主要有裙子、法衣、牛角、司刀、牌帶、馬鞭、卦、令牌、令旗等。儺戲音樂有曲調、曲牌、曲式結構較固定,演唱時有徒歌(鑼鼓乾唱),幫腔,按“打--唱--幫--打”程式反覆進行。土家儺戲表演時以丑旦對場和生旦對場居多,有民歌對唱(盤唱)形式。土家儺戲的面具是儺戲的重要器具,一般有全堂面具和半堂面具之分,面具有固定名稱,如唐氏太婆、先鋒小姐、甘生、秦童、開山莽將等。面具在雕刻繪製中構思詭譎異常,刀法剛勁粗獷,色調多樣,形態生動傳神,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積澱,土家儺戲已成為宗教文化系統的一種類型,是儺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發展和演變中有的正脫離宗教影響進化成一種地方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