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礦質膠體

土壤礦質膠體亦稱土壤無機膠體。土壤黏粒中的礦質部分,是岩石風化產物的最細部分,包括土壤母質中礦物的殘屑和礦物的風化產物。除少量石英和長石等原生礦物外,主要為次生礦物,包括黏粒中的層狀矽酸鹽、凝膠類矽酸鹽和氧化物。層狀矽酸鹽礦物有水雲母、蒙脫石、綠泥石、蛭石、高嶺石、埃洛石及其單元晶層重疊成的間層礦物等。黏粒氧化物有水鋁英石和鐵、錳、鋁、矽和鈦等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層狀矽酸鹽礦物中矽氧四面體與鋁氧八面體(或鎂氧八面體)按一定的方式結合·根據單元晶片結合方式的不同可分為1:1、2:1、2:1:1型礦物。高嶺石和埃洛石屬1:1型礦物;水雲母、蛭石和蒙脫石屬2:1型礦物。層狀矽酸鹽礦物結構中存在同晶置換現象,即四面體和八面體中心原子Si、Al和Mg被性質相似、大小相近的其他低價陽離子取代,導致礦物表面帶有永久負電荷。

中文名稱土壤礦質膠體
英文名稱soil mineral colloid
定  義土壤礦物中的細分散顆粒,比表面大並帶電荷,具有膠體特性。
套用學科土壤學(一級學科),土壤化學(二級學科)
這是土壤具有陽離子交換性能和保肥能力的主要原因。土壤中的氧化物在數量上比層狀矽酸鹽礦物少得多,但它們對土壤性質有重要影響·特別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富含鐵、鋁氧化物的紅壤和富含水鋁英石的火山灰土。氧化物是土壤可變電荷的主要來源,是離子專性吸附的主要載體,對土壤團聚體形成有重要作用。當分散在低濃度電解質溶液中的土壤膠體顆粒間的靜電斥力與范德華力相當時,膠體可保持穩定狀態。但隨著電解質濃度增加·膠體顆粒發生絮凝和沉降。除電解質濃度外·電解質種類、溫度及離子的專性吸附也影響膠體的穩定性。土壤表面電荷主要集中在膠體部分,土壤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在其膠體部分表現得最為突出。因此,在土壤化學研究中需要分離土壤膠體。土壤膠體一般採用沉降法分離,先用過氧化氫去除有機質,然後用物理和化學方法使其顆粒在溶液中充分分散,根據不同粒徑的顆粒在水中沉降速度的不同,可將膠體顆粒從土壤中分離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