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態系統耕作調控的模型與機理》是依託揚州大學,由陸建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生態系統耕作調控的模型與機理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陸建飛
- 依託單位:揚州大學
- 批准號:69704008
- 申請代碼:F0302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1998-01-01 至 2000-12-31
- 支持經費:10.8(萬元)
《土壤生態系統耕作調控的模型與機理》是依託揚州大學,由陸建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土壤生態系統耕作調控的模型與機理》是依託揚州大學,由陸建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在長期定位試驗的基礎上,運用生態學的模型方法和系統分析的理論,研究土壤生態系統耕作調控的模型和機理。研究提出土壤結構肥...
土壤生態的功能 土壤生態是陸地生態系統的最重要的構成部分,其中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中心,它具有四個方面的功能:(1)生產者功能:即維持植物生長的能力(土壤肥力),並通過食物鏈養育著幾乎所有陸生生物。(2)分解者功能:俗話說“萬物生於土而還於土”。植物的枯枝落葉、人和動物的排泄物和殘骸最終都由土壤...
《土壤生態系統氮素循環》是200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應偉。內容簡介 《土壤生態系統氮素循環》以四川盆地的主要土壤類型紫色土、水稻土為對象,系統闡述了不同自然環境及耕作栽培條件下,氮素在土壤-植物-大氣中的循環特徵及其調控措施。全面系統地研究了地膜覆蓋、秸稈覆蓋、氮肥施用量對旱作水稻與小麥...
土壤生態系統的功能主要表現系統內物質流和能流的速度、強度及其循環和傳遞方式。不同土壤生態系統的上述功能各不相同,反映了土壤生產力相異的實質。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可通過人為管理措施加以調節和改善。土壤中物質轉化和能量流通的能力和水平、土壤生物的活性,土壤中營養物質和水分的平衡狀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等...
①套用“土壤肥力生物-熱力學”理論指導農田生態系統的調控 依據侯光炯院士的“土壤肥力生物-熱力學”理論,特別是依據土壤膠體是土壤肥力的基礎,設計試驗獲得了培養土壤複合膠體的耕作制度(聚土免耕)和施肥制度(有機肥與秸稈還田),並依據紫色土土壤發育的幼年性特點,開發了促進母岩(母質)養分釋放的土壤培肥...
(5)變種。根據土壤發育程度或熟化程度劃分,是基層上壤分類的基本單元;(6)變種(亞種)。土壤分類是土種範圍內的進一步細分,一般以表層或耕作層性質的某些變化來劃分。土壤生態系統結構 土壤生態系統結構是指土壤中生物的種類、數量和所占據的空間,以及非生物環境的構成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它分為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為了解決水質評價問題,SWRRB模型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引進了重點描述地下水中化學物質、農藥對農業生態系統影響的GLEAMS(Groundwater Loading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s)模型的殺蟲劑部分。同時,為了研究土壤侵蝕對作物生產力的影響,引進作物生長模型EPIC(Erosion- 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至此,SW...
不良的耕層構造嚴重影響稻麥系統的糧食產出,水稻土應在稻麥換季環節實現由緊實粘閉到松碎透氣狀態的轉變以協調稻麥2種作物完全不同的土壤物理要求,該轉變的實質是耕層構造在外加機械應力作用下的結構變化行為。項目圍繞水稻土的機械承載力和機械失效2個力學模型,進行稻茬田的耕作實驗,分別進行平板下陷和圓錐貫入...
秸稈還田配施化肥及微生物菌劑對水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秸稈與紫雲英還田下配施化肥對水稻性狀的影響研究 保護性耕作對稻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效益的影響 直播、拋秧和輪作對稻田生態系統功能及效益的影響 稻田保護性耕作的綜合效應研究及評價 南方雙季稻田秸稈廂溝腐熟還田免耕土壤生態效應研究 第三部分 ...
土壤生態系統結構,是指土壤中生物的種類、數量和所占據的空間,以及非生物環境的構成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它分為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垂直結構一般由三個層次構成:第一層為生物群體層,它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所占空間的高度依植物種類而異;第二層是生物地被層,包括地面的生物群體及植物根系所在的土層。
土壤生態系統序列 土壤生態系統序列是1998年公布的土壤學名詞。定義 用狀態因子分析方法,將一系列土壤生態系統按某一因子狀態的差異而排成的次序。出處 《土壤學名詞》。
土壤生態系統評價,是指對以土地為核心的陸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能量流、物質流、信息流等)所進行的評估,以及就外部影響對生態系統特別是土壤的擾動反應所進行的預估。其評估範圍涉及污染評價和資源開發保護兩方面,具有綜合性、連續性、靈敏性等特點,評價指標有動植物群落分布特點、生產力、生物量、優勢度、稀有...
全書分土壤與農作兩部分,共九個章節。其中第一章重點闡述土壤及其肥力的概念、土壤和水資源在農業生產和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土資源以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二~五章著重陳述土壤的基本組成、理化性質以及中低產土壤的改良與培肥,尤其是土壤水分的形態、數量與能態以及水分的運動與農田...
《土壤生態系統》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林章,徐琪。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土壤生態學的發展歷程、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特點與功能類型、養分循環特徵、能流傳遞特點、土壤生態系統的演變、空間隔局等。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土壤生態學的發展及研究展望 第二章 土壤生態在陸地生態系統中的地位 第三章...
揭示上耕下松立式刀具銑削土壤的動態過程以及作業部件與土壤相互作用的機理;通過土壤與作業部件耦合系統的多目標、多約束最佳化建模與仿真分析,尋求立式銑削深耕的系統減阻措施;製作樣機進行立式銑削刀具的土槽扭矩、作業質量及土粒運動規律高速攝像分析實驗,以及田間耕作性能測試,為工程化的立軸式小型深耕機械設計提供理論...
黃土高原半濕潤區多熟種植模式耗水規律及水分生產潛力研究(30671227)”“黃土高原蘋果園保護性耕作技術水分養分效應及模式研究(30871492)”等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項目“毛烏素沙地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機理與最佳化模式”,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保護性耕作的土壤生態環境變化機理...
5. 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422QN27,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複合污染土壤中根際微環境介導鎘、鉻活化的調控機制,2022-01-01至2023-12-31, 6萬,在研,主持.6. 海南省博士後研究資助,RZ2300001354,“土壤-微生物-作物”系統中污染物阻控機理示範與研究,20211101~20220601,10萬元,在研,主持.7.海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貴州高原喀斯特生態環境退化與土壤質量演變及驅動機理,批准號:40361004 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喀斯特石山區土壤-植被系統的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黔科合計字,(2004)3049 貴州省優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長資金項目:喀斯特生態系統演化及土壤微生物區系的回響,2004年度 貴州省茅台科技聯合基金,2007年-2009年 ...
( 7 ) 無線地下感測器網路電磁波在耕作層土壤的傳輸機理及模型研究, 參與, 國家級, 2016-01--2018-12 ( 8 ) 滴灌棉花需水信息機地協同監測技術與系統套用, 主持, 省級, 2016-01--2018-12 ( 9 ) 旱區作物需水無人機遙感與精準灌溉技術及裝備研發平台, 主持, 研究所(學校), 2017-05--2018-12...
研究成果通過示範套用產生了明顯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有助於促進整個作物生長與管理系統的數位化和信息化。該技術在“作物管理知識模型構建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在作物個體發育、品質形成、土壤漬水等過程模型方面取得了突破。(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確立了南方小麥籽粒品質形成的生理生態機制及量質協調...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非穩態土壤中熱傳輸及水分蒸發機理" ( 2017.01-2020.12 )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 ( 973計畫 ) 課題 "支撐高產群體的關鍵土壤過程及動態調控機理" ( 2015.01-2019.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耕作層土壤熱特性的時空變異特徵研究" ( 2013.01-2016.12 )4. 公益性行業 ...
和方向土壤-植被-大氣系統生態過程機理、尺度擴展和不確定性理論研究; 流域分散式水文模型研究;陸地生態系統模型與遙感信息同化方法研究;植被與氣候相互作用研究。學術成就基於多年的野外試驗和計算機模擬,開發了基於土壤-植被-大氣系統動力過程、流域水文循環過程和植被動態過程的綜合模型,用於生態系統多尺度水分、能量、...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東北黑土區保護性耕作的節水機理研究"( 2015.01-2015.12)5.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苔蘚結皮的熱特性及其對結皮水分效應的影響與回響"(2015.01-2016.12)6.北京市科技計畫科技工作基礎專項"朝陽區運用生態技術改善水質的試驗研究與示範"(2013.11-2015....
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國家農業科學試驗站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總面積1063.09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39.72畝。試驗用地面積1023.37畝。研究方向 開展集約化農田生態農田系統構建、養分管理、農藝措施、耕作制度等對生物多樣性、土壤環境質量、農田生態系統功能影響與調控機理的長期監測和試驗示範,研究華北集約化農田生物...
1.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項子課題“不同地力水平土壤微生物-微結構互作對養分(氮磷)持留與供應水平的影響”(2016-202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北方旱地耕作管理措施對作物生長和根區土壤特性的影響及機理”(2016.01-2016.07)3.中國農業大學引進人才項目“基於定量離散化生物物理模型的土壤微生物多樣...
主要研究方向:1.碳氮循環:(1)農田土壤C、N循環過程與機理;(2)農田溫室氣體排放及其生態系統模型構建。2. 土壤環境:在本領域著重研究水稻Cd吸收的土壤-基因相互作用及其子粒食用安全風險等農業與環境問題的前沿研究,結合現代分子生物學,向水稻重金屬吸收與分配的基因控制與環境控制、耐鹽與逆境分子機理等研究...
張福鎖在根際養分活化機理以及不同基因型植物適應養分脅迫的生理機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進展,提出根際生態調控理論與技術體系,並通過對間套作、水旱輪作、重迎茬作物生長障礙機制,各種作物生產體系(包括大田作物、蔬菜、果樹、菸草等)以及鹽生植物根際生態調控機制的系統研究,把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進一步提出養分資源...
農業部“國家柑橘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栽培與耕作研究室柑橘營養與施肥崗位”,2007.1-2010.12,70萬元/年。低溫脅迫下鉬對冬小麥內囊體膜組成及光合特性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671232),8萬元,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主持。油稻輪作下土壤質量綜合評價與施肥決策系統研究與套用,農業部農業結構調整重大...
(1)對作物蒸散發規律和過程、節水灌溉機理、制度和提高農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界面調控機理和途徑等方面進行研究;(2)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節水灌溉技術、品種篩選、耕作和種植技術等研究;(3)模擬農田生態系統不同水分管理對作物生產和環境的影響。獲獎榮譽 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家“863”、科技支撐課題、國家自然基金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