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物系統

土壤植物系統

土壤植物系統由土壤中的無機部分、有機部分和綠色高等植物或作物三部分組成,是生物圈的基本結構單元,是聯繫城鄉生態系統的紐帶,也是溝通植物和動物的橋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植物系統
  • 外文名:soil-plant system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 組成:無機部分、有機部分和綠色高等植物或作物
  • 屬於:生物圈的基本結構單元
簡介,土壤分類系統,土壤生態系統結構,土壤環境,

簡介

土壤植物系統由土壤中的無機部分、有機部分和綠色高等植物或作物三部分組成,是生物圈的基本結構單元,是聯繫城鄉生態系統的紐帶,也是溝通植物和動物的橋樑。這個系統具有把太陽能轉化為生物化學能貯存起來的特殊功能。但是如果受到污染,尤其是污染負荷超過它的容量,它的生物生產力就會下降,甚至全部喪失。而且土壤中的污染物還會擴散到大氣和水體中,進入植物體,通過食物鏈危害人群的生命和健康。土壤一植物系統中的有機體密度最高,生命活動最旺盛。因而它對污染物具有很強的淨化能力。它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過程,淨化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

土壤分類系統

土壤分類系統是指土壤分類的科學體系。我國採用土類、土種為主的分段分類制,共分為土綱、上類、亞類、土屬、土種和變種等六級。
(1)土綱。根據成土過程的共同特點加以概括,以反映各土類之間在發生上的聯繫,共分為10個土綱;
(2) 土類。根據生物氣候條件、水文條件、耕作制度等自然和杜會條件的獨特的形成過程和主體構型劃分,是分類的基本單元;
(3)亞類。在土類範圍內,根據主導土壤形成過程以外的另一個次要或者新的形成過程劃分;
(4)土屬。根據母質、水文等區域性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土壤區域性變異或殘遺特性劃分;
(5)變種。根據土壤發育程度或熟化程度劃分,是基層上壤分類的基本單元;
(6)變種(亞種)。土壤分類是土種範圍內的進一步細分,一般以表層或耕作層性質的某些變化來劃分。

土壤生態系統結構

土壤生態系統結構是指土壤中生物的種類、數量和所占據的空間,以及非生物環境的構成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它分為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垂直結構一般由三個層次構成:第一層為生物群體層,它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所占空間的高度依植物種類而異;第二層是生物地被層,包括地面的生物群體及植物根系所在的土層。
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固、液、氣三相物質的比例決定了土壤肥力,從而成為決定土壤生產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土壤礦物質的比例占總體積的45%左右,土壤空氣占總體積的20%-30%土壤水分占總體積的20%-30%而生物體約占總體積的5%左右,但三相物質的組成與比例是植被、氣候、土壤母質、地形和成土時間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並隨著主導因素的變化而存在很大差異。

土壤環境

土壤是母質、氣候、生物、地形和時間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體。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土壤的形成過程和性狀各具特色。土壤在地球表面是生物圈的組成部分,它提供陸生植物的營養和水分,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能量交換的重要場所。土壤-植物-動物系統,在人類生活中是太陽能輸送的主要媒介;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土壤-生物系統(主要是植物)進行著全球性的能量、物質循環和轉化。土壤具有天然肥力和生長植物物質的能力,是農業發展和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由於土壤肥力能保證人類獲得必要的糧食和原料,因此,土壤與人類生產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