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是2003年1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鳳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頁數:411 頁
- ISBN:7109082792
- 作者:張鳳榮
- 出版日期:2003年1月1日
- 開本:16 開
《土地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是2003年1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鳳榮。
該書在研究國內外土地持續利用評價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土地資源特點、土地利用狀況和持續發展目標,系統地提出了區域、縣域和城市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尺度和類型的土地利用系統的持續性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評價指標體系...
該項目進行了基於土地持續利用評價目的的全國土地利用分區,在對區域土地利用牲分析的基礎上,從巨觀角度建立了全國11個區域的土地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在東部發達地區、中部農區、西部農牧交錯區分別選擇3個縣進行了縣域土地持續利用...
本項目屬土地資源調查評價領域和(土地科學)基礎研究領域。 項目主要內容包括:(1)研究大區級、縣級和建設用地、耕地、林地和草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體系。(2)研究編制縣級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大綱,並將其套用於縣級土地...
《土地資源遙感監測與評價方法》綜合考慮了土地資源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屬性及其與生態環境一致性的要求,按照遙感數據特點,主要進行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類體系、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和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及其信息提取...
目錄 1 概念與評價 2 評價的分類 3 評價體系 ▪ 指標結構 ▪ 指標體系 概念與評價 編輯 土地利用評價概念土地利用評價概念的界定到目前為止尚不統一,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土地利用評價是指特定目的之下, 對土地生產...
四、土地持續利用評價 五、土地生態評價 第三節 土地評價指標體系 一、土地評價指標體系 二、土地評價因子權重確定 三、土地評價因子量化方法 第四節 土地評價單元 一、土地評價單元類型 二、土地評價單元的劃分方法 第三章 土地評價多元...
(2)在土地循環利用過程控制中運用博弈論的原理及方法,結合現有土地循環利用監管實際,構造博弈模型進行分析,並通過引入二次監管模型提出了對現有土地循環利用監管模式的改進。(3)建立了土地循環利用評價指標體系,並運用AHP法對姜堰市...
國土資源部從部門角度提出了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中國學者在吸收和借鑑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全國和縣級2個層次和主要土地利用系統的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也有學者在黃土丘陵溝壑區、東南丘陵區和華北平原等不同研究區域...
第三節 分宜縣土地利用細碎度的聚類分析 第四節 研究小結 第六章 基於細碎化的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 第一節 基於細碎化特徵的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第二節 分宜縣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 第三節 土地細碎化與可持續利用...
不同生態經濟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管理標準;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方法;不同生態經濟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3. 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理論與技術圍繞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目標,針對土地資源退化的現狀...
提出了由功能性指標和結構性指標構成的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土地生產力穩定係數計算方法,構建了土地生產力穩定性係數與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之間的定量模型,套用生產函式模型並提出土地理論生產力實現率計算方法,構建了理論生產力...
如果這些方面的回答是正面的,那么這種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就是持續的,否則就是非持續的。土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 由於對土地退化概念的理解不同,學者們在指標的選取上也各有不同,在土地退化等級的劃分標準與級別有所差異。國外...
三是從沿江區域和縣域層次兩個方面構建了江蘇省沿江產業帶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並在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模型評價了沿江區域及該區域21個市(含市區)土地可持續狀況,為科學制訂沿江開發的土地利用對策提供了參考。 四是從生態適宜性、...
第五節 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28 第六節 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評價模型與方法/30 第三章 我國耕地資源現狀/47 第一節 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含義/47 第二節 耕地數量變化/49 第三節 耕地質量變化/55 第四節 土壤環境...
果園土壤養分動態的分析 黑龍江墾區耕地地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黑土耕地質量評價及可持續利用對策 黑土退化階段與強度分析 黃淮海平原耕地質量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 黃土丘陵土壤鉀養分變化 灰色關聯方法在均腐土土系質量評價中的...
從而決定了縣域土地資源利用可持續性的程度。遵循FAO提出的土地利用的生產性、安全性、保護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準則,確立了適宜於縣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3.1.2 土地適宜性評價的基本步驟 3.2 評價系統的選擇與制定 3.2.1 土地適宜性評價系統概況 3.2.2 美國農業部潛力分級評價系統 3.2.3 FAO《土地評價綱要》評價系統 3.2.4 《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圖》的評價體系 3.3 評價...
5.5.3 研究方法 5.5.4 農村居民點分布格局動態變化 5.5.5 農村居民點分布格局空間差異 5.5.6 結論 5.6 小結 第六章 土地利用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6.1 指標體系概述 6.2 構建指標體系的原則 6.3 黃河三角洲...
根據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內涵,建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並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分析武漢市及各個區的土地集約利用狀況。同時,分析並測算了武漢市土地集約利用的功效,即實施土地集約利用對經濟成長、土地節約等方面的貢獻。最後,將武漢...
(4)基於GIS技術構建了河南省土地生態敏感性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基於信息權法的生態敏感度評價模型,改進了土地生態敏感性評價方法;建立了河南省土地生態敏感性與生態適宜性綜合評價地理信息系統;提出了生態“功能性”建設用地的新概念,拓...
第三節基於成長管理的土地利用集約高效性評估維度 第四節基於成長管理的土地利用可持續性評估維度 第四章基於成長管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績效評估方法 第一節城市土地利用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篩選 第二節基於成長管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我國城市規劃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的土地利用規劃內容、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評價等進行了詳細闡述,本書的最後簡要介紹了我國土地利用的相關制度和土地的開發控制與管理實踐,以期讀者對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體系有較為全面的理解。
本書內容共10章,主要是:第一章 省(市、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方法研究;第二章 主體功能區劃分的方法研究;第三章 區域政策評估的方法研究;第四章 區域(流域)間生態補償的方法研究;第五章 構建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方法研究...
《環境視角下的土地整理》是2009年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曉艷。本書出了關於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環境影響的評價的理論基礎、內涵、特徵、內容和程式,創建了關於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和指標體系。內容簡介 本書...
以村鎮和土地為研究對象,重點開展小尺度土地利用評價技術研究的不足,提出針對中原地區村鎮自然地塊的耕地質量評價和村莊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構建了土地利用評價資料庫的標準和規範,研發了村鎮土地利用評價信息系統,...
第7章 農村土地集約利用評價體系研究 7.1理論與實踐綜述 7.1.1農村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進展 7.1.2 農村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法研究進展 7.1.3 農村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各地實踐 7.2 農村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法分析 7.2.1 土地...
3. 張鳳榮. 1998. 可持續土地利用與管理. 中國土地,04:03.出版著作 1. 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 主編.2. 土地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 主編.3.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可持續...
二、國土資源評價的指標體系 三、國土資源分類評價 四、國土資源定量評價的數學方法 第四章 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一節 國土資源的分布規律與組合特點 一、國土資源的地域分異特點 二、國土資源地域結構與組合特點 三、國土資源分布...
14.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科技對策,1998年獲四川農經學會三等獎,排名第一;15.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途徑在於開發人力資源,2000年獲四川農經學會三等獎,排名第二;16.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探討,2002年獲四川省農業經濟學會科研成果...
開展了土地利用變化及生態景觀格局最佳化研究、區域土地鹽鹼化成因及演變趨勢、鹽鹼化土地危險度評價和土壤地球化學研究;構建了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套用ARCGIS軟體和綜合指數方法評價1989-2004時段的生態環境質量,分析了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