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徵收救濟機制研究——以美國為參照系

土地徵收救濟機制研究——以美國為參照系

《土地徵收救濟機制研究——以美國為參照系》是章彥英創作的法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1年9月。

該書以美國作為參照系,從釐清核心概念入手,考察了中美兩國土地徵收制度的沿革,闡述了徵收救濟的理論基礎、價值目標與基本原則,對中美兩國土地徵收救濟制度進行了解構,並分析了導致中國徵收救濟失靈的主、客觀原因,嘗試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多元化、全方位土地徵收救濟機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土地徵收救濟機制研究——以美國為參照系
  • 作者:章彥英
  • 首版時間:2011年9月
  • 字數:287千字
  • 類別:法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包括六章內容。第一章是土地徵收制度概說,包括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其一,對土地徵收、土地徵用、救濟、機制等幾個核心概念進行必要的分析和闡釋;其二,追溯幾個重要的土地徵收理論;其三,從公權力與私權利關係的視角回顧並評述中國和美國土地徵收制度的演進過程。
第二章是土地徵收救濟的理論基礎、價值目標與基本原則,包括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其一,論述救濟之所以存在的理論依據;其二,分析救濟所要達成的價值目標;其三,明確救濟的幾個基本原則。
第三章是土地徵收救濟制度解構。該章首先對中國和美國的土地徵收救濟現狀分別進行研究,剖析兩國的土地徵收救濟制度;然後從預防、阻卻、解紛的角度對二者進行比較,試圖尋找中國相關救濟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以圖矯正。
第四章是中國土地徵收救濟失靈原因追問。該章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分析與論述導致中國土地徵收救濟失靈的若干因素,從而直達問題的根源。
第五章是中國土地徵收救濟機制之橫向建構——多元化救濟機制。該章著眼於救濟機制的橫向建構,試圖將中國存在的若干救濟途徑加以拓展和完善,使其成為一套由民間性救濟制度、行政救濟制度和司法救濟制度構成的相互作用、彼此銜接的有機整體。
第六章是中國土地徵收救濟機制之縱向建構——全方位救濟機制。該章著眼於救濟機制的縱向建構,試圖將對當事人的救濟覆蓋土地徵收的全過程,構建事前預防、事中阻卻、事後解紛機制,從而加大力度,更為全面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土地徵收制度概說
第二章 土地徵收救濟的理論基礎、價值目標與基本原則
第三章 土地徵收救濟制度解構
第一節 核心概念辨析
一、土地徵收與土地徵用
二、救濟與救濟權
三、機制與制度
第二節 土地徵收理論溯源
一、古典徵收理論
二、擴張的徵收理論
第三節 土地徵收制度沿革
一、我國土地徵收制度沿革
二、美國土地徵收制度沿革
第一節 土地徵收救濟的理論基礎
一、人民主權論
二、人性尊嚴論
三、平等保護論
四、特別犧牲論
五、救濟與權利共生論
第二節 土地徵收救濟的價值目標
一、促成社會利益的實現
二、制約公權力的濫用
三、保護耕地,節約資源
四、實現法治,促進和諧
第三節 土地徵收救濟的基本原則
一、依法救濟原則
二、及時救濟原則
三、充分救濟原則
四、經濟有效原則
第一節 我國土地徵收救濟制度
一、靜態的預防性救濟制度
二、土地徵收救濟現狀
第二節 美國土地徵收救濟制度
一、靜態的預防性救濟制度
二、土地徵收救濟現狀
第三節 兩國土地徵收救濟制度之比較
一、關於預防性救濟制度
二、關於阻卻性救濟制度
三、關於解紛性救濟制度
四、關於各救濟制度之間的銜接
第四章 我國土地徵收救濟失靈原因追問
第五章 我國土地徵收救濟機制之橫向建構——多元化救濟機制
第六章 我國土地徵收救濟機制之縱向建構——全方位救濟機制
第一節 救濟失靈的主觀因素追問
一、官本位思想的桎梏
二、政績與利益的驅動
三、“公民意識”的淡薄
四、法治和程式觀念的缺失
第二節 救濟失靈的客觀因素追問
一、徵收制度存在瑕疵
二、配套制度亟待完善
三、政府機構功能錯位
第一節 完善民間性救濟制度
一、建立平等商談制度
二、強化基層調解制度
三、建立徵收仲裁制度
第二節 完善行政救濟制度
一、行政和解、調解制度
二、行政裁決制度
三、行政複議制度
四、行政投訴制度
第三節 完善司法救濟制度
一、民事訴訟制度
二、行政訴訟制度
三、刑事訴訟制度
四、司法調解制度
第四節 實現各救濟制度之間的協調與銜接
一、重視協商與調解在徵收救濟中的作用
二、促進民間性救濟與行政救濟的協調互動
三、加強民間性救濟與司法救濟的銜接
四、實現行政救濟與司法救濟的功能互補
第一節 事前預防機制
一、完善現有的土地徵收制度
二、做好相關的配套制度建設
第二節 事中阻卻機制
一、確立“停止執行”原則
二、設立徵收防衛權制度
第三節 事後解紛機制
一、構建多元化解紛體系
二、建立土地收回權制度
三、建立徵收公益訴訟制度
四、納入法律援助範圍

創作背景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對土地的需求量持續增加,需要不斷地徵收徵用大量的農村土地,對土地利益進行重新配置,失地農民的數量因此呈漸增之勢。由於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與土地利益主體地位明顯的不對等性,因征地而產生的糾紛大幅增加,各利益主體之間常常發生激烈的衝突,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而現有的土地徵收程式中並無被徵收人的利益表達機制,徵收人幾乎完全操控了徵收過程中的利益分配,被徵收人則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即使有心為保護自己的土地權益作些抗爭,也多因相關徵收制度的不完善而無力阻止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不法徵收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套合理的救濟制度,尚有可能解決糾紛,使已經遭受的損失得到及時、充分的救濟,從而協調各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防止衝突的進一步加劇,乃至演變為劇烈的對抗。基於此,《土地徵收救濟機制研究——以美國為參照系》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首先,該書立足於公權力與私權利的平衡,不僅重視對單個救濟手段或方法的研究,而且關注各救濟制度之間的有機銜接,主張建立多元化的救濟機制,以節約救濟成本,提高救濟效率,為被徵收人提供及時有效的救濟;不僅重視糾紛發生後的事後救濟,而且關注對不法土地徵收行為的事前預防和事中阻卻,主張建立包括預防性救濟、阻卻性救濟和解紛性救濟在內的全方位救濟機制,令救濟可以貫穿整個徵收的全過程,從而更為周全地保護被徵收人的私權利。
其次,該書廓清了核心概念,將對土地權利的過度限制也歸入土地徵收徵用之列,納入土地徵收救濟的範疇,尤其是對“救濟”一詞進行了重新審視,拓展其內涵,將對不法行為的預防涵蓋於其中;對將救濟等同於救濟權的觀點提出質疑,區分了“救濟”與“救濟權”,並對“機制”和“制度”作了界分。
最後,除了對現有制度的完善外,該書嘗試對相關制度的建立作出思考,在事中阻卻環節,建議設立徵收防衛制度,以對抗過於強勢的公權力;在事後解紛環節,建議設立土地收回權制度,強化對私權利的保護和對公權力的監督;並從全局的高度關注到因土地徵收而受到侵害的社會公共利益,主張建立土地徵收公益訴訟制度;同時又從兼顧實質正義的角度,將徵收案件納入法律援助的範圍,對弱勢群體的權益予以傾斜性的保護。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土地徵收救濟機制研究——以美國為參照系》
2011年9月
法律出版社
978-7-5118-2328-1

作者簡介

章彥英,女,無黨派人士,法學博士、博士後,山東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比較法研究中心主任,經貿法學系副主任,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理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