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人口承載力

土地人口承載力也叫土地資源的人口承載潛力(或能力),是指一定面積土地的食物生產潛力所能供養的一定消費水平的人口數量。[1]

中文名:土地人口承載力

外文名: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土地人口承載力要探討的是人口、食物和資源之間的關係,反映的是土地生產力對一定生活水平下人口增長的限制目標,其實質是研究人口消費與食品生產,人類需求與資源供給之間的平衡發展問題。

土地人口承載力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組織先後在100多個開發中國家開展。土地人口承載力是當今世界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是土地可持續利用的重要研究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人口承載力
  • 外文名: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
  • 釋義:土地資源最大限度的人口承載量
  • 學科:社會學科
研究的基本內容,一、土地資源生產潛力,二、人口承載潛力,研究方法,一、農業生態區法,二、瓦赫寧根法,三、時間序列分析法,四、ECCO法,五、其他方法,研究發展趨勢,一、趨向於動態研究,二、趨向於技術的現代化,三、趨向於綜合指標體系研究,

研究的基本內容

土地人口承載力研究可分為土地資源的生產潛力研究和人口的承載能力研究兩大部分。[2]

一、土地資源生產潛力

土地資源的生產潛力是指土地能提供各種農副產品的潛在能力,亦可理解為未來時間尺度內,在一定投入水平下土地資源的總生產潛力。
土地資源生產潛力研究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作物的單產潛力研究
2、作物的適宜性評價
3、種植業生產潛力評定
4、畜禽業生產潛力的估算

二、人口承載潛力

人口承載潛力是指一定時間尺度內,用於食品生產土地的各項產品所能養活的人口數量。
人口承載潛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人口發展趨勢預測
2、人口營養水平探討
3、食物總需求量估算
4、土地的供給量與人口需求量的匹配。

研究方法

一、農業生態區法

農業生態區法(AEZ)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協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和國際套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為進行土地適宜性評價、計算作物光溫生產潛力、推算土地生產潛力而創建的一種方法。AEZ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套用範圍最廣的一個農業潛力評估模型。該研究於1978年一1981年成功地評定了全球117個開發中國家(未包括中國)的人口承載力,此後在中國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二、瓦赫寧根法

瓦赫寧根法是指在作物和水的管理標準很高、水和營養沒有限制、病蟲害很小的情況下可以獲得的產量潛力,該方法主要套用在苜蓿、玉米、高梁、小麥等作物上。
通用公式為:Y=Y0·ETm(ea-ed)·K·CT·CH·G
其中:ETm(ea-ed)為氣候影響係數、K為作物種類係數、CT為溫度係數、CH為經濟係數。
式中:Yo——標準作物乾物質產量,ETm——生育期內日平均最大蒸散量,ea——生育期內平均飽
和水汽壓,ed——實際水汽壓,G——總生長期,Y——光溫生產潛力。[3]

三、時間序列分析法

時間序列分析法是以食物生產的統計數據為基礎,以時間為自變數、食物產出為因變數,通過利用指數平滑、自然增長、回歸方程、Logistic曲線、灰色模型等方法,擬合食物產出與時間的函式方程,以確定未來的土地生產力。

四、ECCO法

ECCO法(EnhancementofCarryingCapacityOptions)也就是承載能力估算的綜合資源計量技術,即通
過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綜合考慮影響土地生產潛力的多種因素,把某區域的承載力看作一個整體系統,對人口容量進行動態的定量計算。ECCO法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幫助下,英國科學家MalcomSlesser等提出的,此方法共分3步:
第一步,進行土地承載力系統分析。
第二步,建立系統動力學模型:
(1)分析模型建立的目的和邊界
(2)分析模型的結構,建立主要方程及參數選擇
第三步,運行模型及仿真結果。
即模擬系統的歷史狀況,檢驗模型與實際狀況的吻合程度,以便改進模型。
確定了模型的適用性以後,便可對未來不同方案下的土地生產潛力和不同生活水平下的人口
承載力進行仿真預測,得出最後的結論。[4]

五、其他方法

德爾菲法、趨勢推導法、多元回歸分析法、線性規劃法、光溫階乘法等。

研究發展趨勢

一、趨向於動態研究

ECCO模型出現後,系統動力學方法得以廣泛套用,通過模擬在不同發展策略下,人口變化與承載力之間的動態變化,促使土地承載力走向動態預測研究。

二、趨向於技術的現代化

許多現代技術開始套用於土地人口承載力的研究,藉助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解譯,可以獲取準確的資源空間信息並實現數據的空間化,研究的科學性和精確程度將會逐步提高。像系統動力學(SD)的套用,可以對土地人口承載力系統進行動態的定量化計算,藉助遙感技術(RS)能夠得到快速、準確的數據,套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可以對土地人口承載力進行空間分析,隨著研究方法的成熟,SD、RS、GIS這三項技術必將在土地人口承載力的研究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趨向於綜合指標體系研究

目前,土地人口承載力仍多以糧食為標準定量測算,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開始通過建立更加綜合的指標體系來更準確的反映土地人口承載狀況。如以熱量或蛋白質為指標來衡量土地人口承載量,食物也從糧食擴展到糧、油、糖、水果、肉、蛋、奶、水產品等。使得土地人口承載力研究的縱向及橫向可比性得到增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