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水庫(黑龍江省穆稜市團結水庫)

穆稜河上游的中型多年調節水庫。位於黑龍江省穆稜市共河鄉境內,具有防洪、灌溉、養魚、發電等綜合效益。1981年竣工。1985年通過驗收並投入運行。2002——2004年又對水庫的主體工程進行了除險加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結水庫
  • 位於:穆稜縣最南部的共和鄉境內
  • 全長:240米
  • 最大壩高:35.5米
水庫概況,樞紐工程,地圖信息,

水庫概況

團結水庫庫區地處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半潮濕地區,冬季長冷,10月至次年4月為結凍期,凍層厚1.5~2米,夏季濕熱而短。水庫多年平均年蒸發量950毫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34毫米,6—9月占全年降水量70%,多年平均年入庫徑流量8320萬立方米,無霜期126天,年日照時數2613小時,多年平均氣溫1攝氏度,最高氣溫37.6攝氏度,最低氣溫-44.1攝氏度。
團結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面積445平方千米,總庫容8630萬立方米,相應水面面積6.9平方千米。主體工程由大壩、輸水洞、溢洪道、電站組成。大壩為黏土心牆土石混合壩,壩長280米,最大壩高35.5米。輸水洞總長220米,最大泄量146立方米每秒,溢洪道為無閘控制開敞式,水庫電站為壩後式廠房,裝機容量750千瓦。
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2萬公頃,其中直灌0.3萬公頃,補灌0.9萬公頃。水庫自運行以來發揮了工程效益,在防洪方面,水庫於1986、1991將入庫洪峰90立方米每秒和7 6立方米每秒分別削減至30立方米每秒,減輕了下游洪水災害。水庫電站為共和鄉和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提供了電能並累計為下游供水10億多立方米,為農業發展提供了保證。以庫區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形成的旅遊核心區(六蜂湖生態旅遊區)促進了該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水庫位於穆稜河幹流上游森林腹地,水庫形成的水面南北長約6.5千米,東西寬約l~3千米,俯瞰水面呈一“Y”字形,是典型的山區型水庫。這裡群山環抱,峰巒疊嶂,水清石秀,樹木成蔭,薄霧繚繞,風景十分秀麗,在穆稜市享有小鏡泊湖之美譽。

樞紐工程

團結水庫位於穆稜縣最南部的共和鄉境內,穆稜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為445平方公里,是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水庫。樞紐工程有大壩、溢洪道、輸水洞、電站等。(1)大壩為粘土心牆土石混合壩,全長240米,最大壩高35.5米,為全省最高的土石壩,壩頂寬5米。(2)溢洪道為河岸開敞式,堰頂淨寬30米,陡坡消能,最大泄量922立方米/秒。(3)輸水洞為鋼筋混凝土圓管,直徑3.7米,進口上中下3孔平板鋼閘門,3台卷揚式啟閉機,最大泄量147立方米/秒。(4)電站為壩後式,引水洞是鋼筋混凝土圓管,直徑2米,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
團結水庫是穆稜縣1969年自力更生上馬的工程,1972年納入國家基本建設計畫。由牡丹江地區水利局設計,穆稜縣組織全縣力量施工。原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設計,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後改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可能最大洪水校核,總庫容1.25億立方米。納入基本建設項目後,國家共投資1102萬元,於1983年10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93.1萬立方米,混凝土方1.2萬立方米。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2萬畝,1982年補償灌溉面積達22萬畝;防洪效益百年一遇洪水,削減洪峰94%;電站裝機3台,容量750千瓦;1985年發電34.5萬度;養魚水面6240畝。

地圖信息

地址: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穆稜市穆稜林業局大砬子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