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有一齣戲叫《魚腸劍》,是說伍子胥到吳國借兵,被吳王之弟姬光收留。共謀刺殺吳王的故事。如只演到收留伍子胥為止,通常說“不帶團場”。如演到定計為止,因為還要出現專諸、孫武子、被離等人,故稱為“帶團場”或“團場止”。簡要介...
八十一團場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下屬建設單位。團場概況 八十一團組建於1968年,地處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中心地段,位於博爾塔拉河、大河沿子河和鞏哈泉下游,地理坐標北緯44°42′17″-44°48′...
兵團衛生團場標準 一、愛國衛生組織管理 (一)團場黨政領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愛國衛生工作的法規政策,將愛國衛生工作納入黨委議事日程,實行目標管理,主要領導擔任愛衛會主任,重視愛國衛生工作和衛生創建活動。愛衛會組織健全,發揮組織...
兵團團場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轄的團級單位。1956年,中央軍委成立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屯墾戍邊,建設邊疆”為歷史使命。新疆兵團下轄農牧團場200多個,各農牧團場原來建制大都為團級單位,由原來的建制團演變而成。1956年,中央軍委...
一六四團場是位於塔城市城北的團場。一六四團場隸兵團農九師。位於塔城市城北12千米,面積為189平方千米。1962年組建,前身為農七師烏拉斯台農場。1964年與阿克喬克、葉爾蓋提農場合併為塔城農場。1965年從塔城農場析出,成立一六四團。1969年...
六十四團場,團級單位,隸兵團農四師。位於伊犁州霍城縣西部。前身為1953年建立的農三師七團。1954年10月為兵團直屬獨立農場,1956年2月編入農四師建制,1957年改稱可克達拉農場,1969年5月更名為九十四團,同年7月兵團統一團場番號,...
七十團場,隸兵團農四師。位於伊寧縣縣城以南13千米。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誼群農場,1969年7月改為現名。2002年下轄單位23個,總人口9543人,職工3108人。總播面積3658公頃,糧食總產1.25萬噸,甜菜4.46萬噸,熊衣草精油17.5噸。...
關於印發《兵團衛生團場標準》及《兵團衛生團場考核命名和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新兵辦發〔2012〕49號,各師、院(校),兵團機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參照國家衛生城鎮標準,結合兵團實際,兵團愛衛辦重新修訂了《兵團衛生團場標準》及《...
三十二團場,隸兵團農二師。地處尉犁縣境內。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塔里木第四農場,1969年兵團統編為三十二團。2002年下轄單位19個,總人口7660人,職工1956人。總播面積3000餘公頃,籽棉總產1.21萬噸;馬鹿存欄2703頭,產鹿茸2205千克。生...
二十三團場隸兵團農二師。位於焉者盆地西北部和靜縣境內。前身為農二師種羊場。1960年農二師將農四團(今二十二團場)西北部的土地和人員分置種羊場。1969年兵團統編為二十三團至今。200年下轄22個單位,總人口7280人,職工1725人。總...
二十七團場是新疆建設兵團農二師下屬單位。二十七團場位於焉耆盆地中心的焉耆回族自治縣。前身是1959年由農五團三營擴建而成的國營解放四場,1969年統編為二十七團。1971年因二十六團建制撇銷而併入二十七團,始具現有規模。2002年下轄單位22...
三十五團場,隸兵團農二師。地處尉犁縣境內。前身為1956年建立的烏什塔拉農場,1969年兵團統編為三十五團。2002年下轄單位21個,總人口8189人,職工2021人。總播面積3690公頃,皮棉總產4680噸;馬鹿2126頭。生產總值6302萬元。職均收入7039...
六十三團場,團級單位,隸兵團農四師。位於霍城縣縣城西南28千米。前身為兵團機運處幸福農場,始建於1960年。1969年7月改稱現名。2002年下轄單位26個,總人口9022人,職工3116人。總播面積4446公頃,皮棉總產2347噸。生產總值5760萬元...
一二四團場隸屬兵團農七師。一二四團場隸兵團農七師。位於烏蘇市西部,總面積572平方千米。前身為高泉農場和雙河農場,成立於1960年。1969年改為現名。2002年下轄單位21個,總人口21086人,職工3840人。總播面積8780公頃,皮棉總產6380噸,...
四十三團場,團級單位,隸兵團農三師。位於麥蓋提縣東北部27.6千米的央塔克。前身為原前進三場和團結農場。1968年兩場合併改為現名。2002年下轄單位29個,總人口11704人,維吾爾族占45%。職工3124人。播種面積5400公頃,棉花總產5145噸。
十五團場,隸兵團農一師。位於阿克蘇市東南116千米的紅橋鎮。1958年3月建場時名勝利十一場。1959年1月改名勝利十七場;1969年7月改為十四團場;1980年11月改稱現名。2002年末下21個基層單位。總人口9528人,職工2549人。總播面積4842...
三十一團場,隸兵團農二師。地處尉犁縣境內。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共青團農場,1969年兵團統編為三十一團至今。2002年下轄單位18個,總人口9238人,職工2286人。總播面積3536公頃,皮棉總產4974噸,香梨3300噸;馬鹿4210頭,產鹿茸3430千克。
九十團場是隸兵團農五師。位於博樂市東南。1960年建場,時稱紅星十五場,1963名改稱紅星十場。1969年統編為九十團場。2002年下轄單位23個,總人口9588人,職工3549人。總播面積6385公頃,棉花總產1.06萬噸,甜菜1.32萬噸;年末牲畜...
六十六團場,團級單位,隸兵團農四師。位於霍城東南部,土地總面積2.38萬公頃。1953年正式建立六軍五十團農場。1969年改為現名。2002年下轄獨立核算單位30個,總人口15306人,職工4372人。總播面積5705公頃。糧食總產3萬餘噸,甜菜3....
六十九團場,團級單位,隸兵團農四師。內設機構 位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東部。1958年6月建場,時稱共青團農場。1969年7月更為現名。2002年下轄單位21個,總人口7815人,職工1815人。總播面積4280公頃,糧食總產1.52萬噸,甜菜3.24萬...
三十三團場,隸兵團農二師。地處尉犁縣境內。前身為1958年組建的塔里木六場,1969年兵團統編為三十三團至今。2002年下轄單位20個,總人口8422人,職工2318人。總播面積3570公頃,籽棉總產1.28萬噸;馬鹿存欄4617頭,產鹿茸3429千克。生產...
八十五團場,隸兵團農五師。位於博樂市南部15千米。1952年建場,前身為原二十二兵團二十五師紅旗牧場,曾先後隸農七師、工一師和兵團商業處。1965年隸農五師。土地面積3.27公頃。2002年末總人口4509人,職工1946人。總播面積3320公頃,皮棉總...
團場始建於1 957年3月,屬農七師管轄,原名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七師下野地管理處國營第三農場;1969年6月改名為一三四團場。1975年9月劃入石河子墾區,歸農八師石河子管轄。2004年6月由原一三四團場和一三五團場合併,名稱為一三四中心...
四十五團(中心團場)有甘草、大芸、羅布麻等野生植物。團場主要種植糧食、棉花和水果等。是全國糧棉高產基地,1990年四十五團十五連職工張斗蘭承包的21.3畝棉花,經中科院、中國棉花學會專家鑑定,畝產皮棉198.2公斤,創全國棉花單產最高記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六一團是1962年4月“伊塔事件”發生後建立起來的邊境團場,位於新疆塔城地區裕民縣境內,團部駐裕民縣城,東與裕民縣鄉場相連,西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邊境線長127公里。地理坐標:團部東經82°57′2〞~82°58...
農九師團結農場組建於1963年,地處天山北麓的塔額盆地中部,位於額敏縣城西12公里處,屬額敏河沖積平源。概況 農九師團結農場駐地水豐鎮。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的城郊型團場。轄區內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屬...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一八四團位於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以南,與北疆各主要城市的距離相對均衡,地理上處於北疆的腹心地帶。團場有著和諧的自然生態,農業、礦產、旅遊等資源非常豐富。團場毗鄰世界魔鬼城,傍水銀沙灘,擁有著...
農九師一六八團是1962年4月,“伊塔事件”發生後,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恢復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命令組建起來的邊境團場。地理位置 團場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額敏縣境內,地處沙拉依敏河上游,塔爾巴哈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四場是一個中心團場,由1959年創建的紅星四場和1958年創建的紅星二牧場,於2004年合併組建團場。是哈密最東邊的一個邊境農牧團場。團場屬邊境少數民族團場,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36.8公里(均在二牧場...
團場概況 四十二團前身為八路軍一二○師獨立第四旅。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二軍四師十二團一營由伽師縣遷往木華黎駐防,進行開荒生產。1953年3月駐防木華黎的部隊整編為南疆軍區生產管理處木華黎分場,196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