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成立背景,正式成立,頑強奮鬥,建國之後,新的世紀,組織體系,機構設定,組織成員,業務資產,建設成就,會議論壇,交流訪問,節日展會,報刊資源,人才培養,獎項設定,業務培訓,青年競賽,幫助扶持,志願行動,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社團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社會評價,
歷史沿革
成立背景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組織源頭,主要是青年群體。即青年群體的形成是青年團產生的組織基礎。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是青年團產生的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青年團產生的理論基礎。五四運動標誌著中國青年新的覺醒,由“五四”開始的青年運動的實踐,是青年團體產生的重要條件;五四運動之後,中國青年運動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局面,中國青年要求改造社會的呼聲越來越高,建立一個以馬克思為理論指導的青年政治團體,成為歷史的要求;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青年運動相結合,是青年團產生的重要條件。十月革命及俄國共青團的影響是中國青年團產生的外部條件。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僅直接締造了青年團,而且為青年團的建立提供了領導保證。
五四運動後,中國青年要求改造社會的呼聲響徹祖國大地,各地青年紛紛成立社團,宣傳新思潮、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後春筍,大量湧現,僅一年時間,就出現400多種。其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傾向就有200多種。在五四運動中,青年知識分子看到工人階級表現出來的偉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到民間去,在工人中開辦學校,組織工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的創建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
同時,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很多青年對舊社會不滿,要求思想解放。他們脫離家庭和學校,探索改造社會的新道路。從自發的革命意識到自覺的革命行為,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有效的組織動員。因此,中共早期組織成立後,隨即組建了青年團早期組織。
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上海首先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在這個黨的早期組織的籌建過程中,共產黨的發起人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就對發展中國青年運動、在青年中培養和挑選預備黨員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因此,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一成立,陳獨秀便指派小組內最年輕的成員俞秀松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由俞秀松、施存統等8人正式發起建立。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中國共青團正式成立。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發表了《大會宣言》,並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繼上海青年團早期組織成立之後,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漢、廣州、長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別在李大釗、董必武、譚平山、毛澤東等人的領導下,也在當地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早期組織。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就立即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並且將它作為黨的預備學校的問題,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這時代表中國共產黨和青年團出席共產國際三大和青年共產國際二大的張太雷從莫斯科歸來。他帶回了青年共產國際關於建立中國青年團組織的指示。中共中央局隨即決定由張太雷等人主持正式建立青年團的工作。從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國有17個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團組織,團員總數達5千多人。
正式成立
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中共領導人陳獨秀、青年共產國際代表達林在開幕式上發表了演說。大會舉行了8次會議,於5月10日閉幕。會議完成了青年團的創建工作,通過了團的《綱領》和《章程》,並且一致決議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加入青年共產國際。至此,中國的青年團組織實現了思想上、組織上的完全統一,中國青年運動從此有了自己的核心。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南京召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明確宣布,堅決擁護中共三大所確定的建立統一戰線的方針,青年團要努力協助中國共產黨做好推進國民革命運動的工作。大會閉幕後,青年團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帶領團員和青年參加幫助國民黨的改組工作,選派團員和青年共產黨員到黃埔軍校和農民講習所學習。統一戰線方針的貫徹施行,使二七罷工後處於低落狀態的民眾革命運動迅速走向高漲,青年團中央根據革命鬥爭的需要,於1923年10月創辦了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周刊。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是在中共四大閉幕後的第四天召開的,中共四大通過的《對於青年運動決議案》為會議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貫徹中共四大精神,動員全團準備迎接中國革命的高潮。會議根據中國革命形勢和任務的要求,確定了團的工作任務,依照新的《團章》選舉產生了青年團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發表了《大會宣言》,正式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年5月10日至16日,中國共青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舉行。大會譴責蔣介石叛變革命的罪行。會後,以任弼時為核心的團中央為了維護黨對中國革命的正確領導,堅持同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進行鬥爭。8月12日,為貫徹八七會議精神,共青團在漢口召開了駐漢口全體中央委員會議。會議決定全團要堅決貫徹黨在八七會議上確定的總方針,勇敢地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協助黨做好開展武裝鬥爭的工作。
1928年7月12日至16日,中國共青團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根據中共六大的有關決議和中國共青團工作的實際制定了團的工作方針和任務,通過了7項決議案和團在革命根據地的《工作大綱》以及新的《團章》。共青團五大召開後 ,團組織逐漸實現了工作方針的根本轉變。
頑強奮鬥
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要求共青團對自身組織實行根本性的改造,把共青團由無產階級先進青年組織改造成為抗日青年的民眾組織。
1937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正式成立了由馮文彬擔任主任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在全面抗戰開始後,共產黨領導下的各個抗日根據地都普遍建立了青年救國會組織。
1946年8月26日和9月1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兩次召開工作會議專門討論關於建立青年團的問題,最後形成了一致的意見,通過試點,取得經驗,根據中國革命形勢和任務的要求建立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的青年團組織。會後,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的主持下,擬定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民主青年團的提議》,並且在1946年12月5日向各個解放區發出。從1946年9月下旬開始,中共中央青委便根據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的精神,在延安地區選點開展試驗建團工作。1946年10月以後,在延安的馮莊誕生了全國重建青年團的第一個農村團支部;在延安豐足火柴廠誕生了全國重建青年團的第一個工廠團支部;在延安的行知中學誕生了全國重建青年團的第一個學校團支部,這也是人民解放軍中的第一個團支部。於1946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的山東省莒南縣金溝官莊團支部是山東省重建青年團的第一個團支部,同時也是解放區試建青年團工作中產生較早的團支部。
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戰爭開始出現人民軍隊轉入戰略進攻的新形勢,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於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以推動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在土地會議及與之相伴召開的全國解放區青年工作代表會議上,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代表黨中央明確提出“在土改中把青年團下層組織形成起來”,要求各解放區在土地改革中擴大團的試建工作。
1948年9月,中央團校在河北省平山縣兩河村正式開學,第一期學員488人在小山村的樹林中,席地而坐,以膝蓋當書桌,開始了從事青年團工作前的理論學習生活,從他們當中走出了新中國第一批經過專門培訓的青年團幹部。12月20日,復刊後的第一期《中國青年》出版發行。
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同時還公布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章(草案)》。2月18日,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為主任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籌備委員會宣布成立,並且在當天立即召開了籌委會常務委員會議,開始了籌備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4月11日至18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剛剛解放的北平舉行。 大會通過了團的工作綱領和章程,以及關於團的任務與工作報告、大會結論等決議,選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委員會。
建國之後
1953年6月23日至7月2日,為了適應新的工作任務要求,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到這時全國團員數量已經達到900萬人。這次會議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修改了《團章》,會議最後選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
1955年9月20日至28日,為了更好地發揮青年在國家建設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煥發青年建設祖國的熱情,表彰優秀青年,傳播先進經驗,青年團召開了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
1957年,在全國已經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中共八大勝利召開的新形勢下,青年團為了召喚全國各族青年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奮鬥,於5月5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1964年6月11日至29日,在國民經濟出現全面好轉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左傾錯誤進一步發展的形勢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次大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時期全國青年所面臨的歷史任務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號召全國青年“一定要發揚我們革命前輩愚公移山的偉大精神,貢獻出一切力量,充當社會主義的突擊隊。”
“文化大革命”後,中共中央於1978年5月4日發出了《關於召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通知》,並且在同時組成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在團十大籌委會的領導下,於7月恢復了停辦12年的中央團校,並且在8月10日舉行了復校後首批學員的開學典禮;接著,於9月11日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復刊,於10月7日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復刊。
1978年10月16日,在共青團十大籌委會的具體組織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期間,代表們聽取了國家有關部門領導人關於科學技術、國際形勢、國內形勢和任務的報告。大會聽取、討論和通過了團十大籌委會主任韓英所作的題為《為偉大的新長征貢獻青春》的工作報告;聽取、討論了胡啟立所作的《關於修改團的章程的報告》,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會議最後選出了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大會於10月26日閉幕。共青團十大的召開,標誌著從1969年4月提出的全面恢復共青團工作的任務基本完成。這次會議是一次動員全國各族青年沿著社會主義道路進行新長征的誓師大會,是共青團緊跟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即將開始撥亂反正、繼往開來的大會。
1979年2月19日至2日24日,為了使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得到全面地貫徹和落實,團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團省、市委書記會議。會議決定,共青團組織要以四化為中心把全團工作活躍起來,共青團組織要從以參加政治運動為主轉移到以參加生產建設活動為主的方面來。會議要求要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統一全團的思想,要求廣大團幹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做到實現指導思想上的轉變,切實把共青團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1982年12月20日至30日,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二大會議精神,共青團召開了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動員全團和全國青年回響黨的召喚,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當好改革開放事業的排頭兵。大會討論修改了團的章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團中央委員會。
1985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代表會議,為全國人民確定了在第七個五年計畫期間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方針和主要政策措施,提出了經濟改革的構想和步驟,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未來五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藍圖。共青團在當年11月召開了團的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動員和帶動全國各族青年在“七五”期間建功立業、做四有新人的決定》,號召全國各族青年舉改革旗幟,創四化大業,做四有新人,為全面完成“七五”計畫的各項任務而英勇奮鬥。
1988年5月4日至8日,共青團為了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共十三大的精神,召開了中國共青團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和《關於實行團員證的決議》,確定歌曲《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為中國共青團代團歌,選舉產生了中國共青團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1993年5月3日至10日,為了貫徹中共十四大會議精神,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由165名中央委員和110名候補中央委員組成的團十三屆中央委員會。5月10日大會閉幕前,共青團十三屆一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選舉產生了新的團中央領導機構。12月5日至7日,共青團十三屆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並且通過了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中我國青年工作戰略發展規劃》,使全團有了具體落實共青團十三大各項工作任務的實施藍圖。
1994年11月23日至25日共青團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團十三屆三中全會。這次全會認真學習和貫徹了中共十四屆四中全會精神,根據黨中央提出的“全面加強團的建設,更好地帶領億萬青年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建功成才”的要求,確定了在服務大局與服務青年的有機結合中推進共青團的建設的工作方針,同時審議通過了《共青團中央關於加強團的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會要求團的各級組織圍繞青年的根本利益,把育人與建功有機結合起來,把建設青年服務體系和鞏固調整發展基層團組織有機結合起來,把服務青年作為加強團的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全面推進團的建設。
1998年6月19日,為了動員全國各族青年積極回響黨的召喚,全面貫徹和落實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中國共青團在北京隆重召開了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最後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修正案)的決議》,並選舉產生了由177名中央委員和118名候補中央委員組成的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12月召開的共青團十四屆二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共青團工作跨世紀發展綱要》。根據黨的十五大精神和團十四大確定的主要任務,《綱要》提出了共青團工作跨世紀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基本任務。
新的世紀
2003年7月,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確定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抓住機遇,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艱苦創業,奮發進取,團結帶領廣大青年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主題,並在團章總則中明確規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行動指南。”12月,共青團十五屆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和通過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共青團工作戰略發展規劃》。這個規劃確定了今後五年共青團工作發展的總體目標。同時,還從青年思想教育、青年參與、青年發展、青年事務、青年組織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
2004年12月,共青團十五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加強共青團能力建設問題。
2005年12月,團中央召開了團十五屆四中全會,對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具體部署。
2006年12月,團中央召開了共青團十五屆五中全會。
2008年6月10日,為了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於上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大會還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修正案)》的決議,一致同意把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寫入團章。
2013年6月17日至2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團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修正案)》的決議,一致同意把科學發展觀寫入共青團的行動指南;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團中央領導機構。
2018年6月26日至3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修正案)》的決議,一致同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共青團的行動指南。
組織體系
機構設定
團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或延期舉行。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及產生辦法,由中央委員會決定。
團的全國代表大會的職權是:審查和批准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和決定全團的工作方針、任務和有關重大事項;修改團的章程;選舉中央委員會。
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團的全部工作。
團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常務委員若干人,組成常務委員會;選舉第一書記一人和書記若干人,組成書記處。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常務委員會召集,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常務委員會閉會期間,書記處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
書記處 | 辦公廳 | 組織部 | 宣傳部 |
城市青年工作部 | 農村青年工作部 | 學校部 | 少年部 |
統戰部 | 維護青少年權益部 | 國際聯絡部 | 機關黨委 |
參考資料來源 |
團中央機關服務中心 | 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 |
團中央實業發展中心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 中國青年報社 |
中國青年出版(總)社 |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中華兒女報刊社 |
中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 | 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 |
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 | 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 |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 |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 |
中國青年旅行社總社 | 中國青年實業發展總公司 |
中國青年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 中青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
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 | |
參考資料來源 |
組織成員
團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大會,設區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會,縣(旗)、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同級黨的代表大會後一年內舉行。團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由同級團的委員會召集。在特殊情況下,經同級黨的委員會和團的上級委員會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舉行。
團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的職權是:審查和批准同級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和決定本地區團的工作任務和有關重要事項;選舉同級委員會;選舉出席上一級團的代表大會的代表。
團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上級團組織的指示和同級團的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本地方團的工作,定期向上級團的委員會報告工作。
團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各該級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和書記、副書記。團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全體會議由常務委員會召集,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在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由常務委員會行使委員會的職權。
團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的組成,必須經同級黨的委員會和上級團的委員會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團的工作,是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團的組織,在本單位黨組織的領導下,根據團的章程、《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和有關規定進行工作。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天津市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河北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山西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遼寧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吉林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黑龍江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上海市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江蘇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浙江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福建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江西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山東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北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南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海南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重慶市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四川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貴州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雲南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陝西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甘肅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青海省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全國民航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全國鐵道委員會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 | |
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團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建立團的基層組織。
團的基層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團員人數,經上級團的委員會批准,分別設立團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在基層委員會、總支部下建立支部。工作需要的,在基層委員會下也可以建立總支部。在一個支部內可以分若干個小組。支部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由團員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兩年或三年,其中大、中學校學生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一年。基層委員會由團員大會或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三年至五年,一般與同級黨的委員會任期保持一致。
團的基層組織設定應從實際出發,可以不完全與黨組織和行政建制對應。適應街道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單位和領域的特點,適應團員青年流動和分布聚集的特點,靈活設定團的組織。
團的基層組織是團的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應該充分發揮團結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它的基本任務是:組織團員和青年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團章和團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宣傳、執行黨和團組織的指示和決議,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充分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積極創先爭優,團結帶領青年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作貢獻;教育團員和青年學習革命前輩,繼承黨的優良傳統,發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弘揚網上主旋律,樹立與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新觀念,自覺抵制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紀違法行為作鬥爭;了解和反映團員與青年的思想、要求,維護他們的權益,關心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休息,開展文化、娛樂、體育活動;對要求入團的青年進行培養教育,做好經常性發展團員工作,收繳團費,辦理超齡團員的離團手續;對團員進行教育、管理和服務,健全團的組織生活,落實“三會兩制一課”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監督團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團員的權利不受侵犯,表彰先進,執行團的紀律;對團員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推薦優秀團員作黨的發展對象;發現和培養青年中的優秀人才,推薦他們進入更重要的生產和工作崗位。
團支部是團的基礎組織,擔負直接教育團員、管理團員、監督團員和組織青年、宣傳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職責。
業務資產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新時代的基本任務是: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切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民眾性,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民眾基礎作為政治責任,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青年,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年,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踴躍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團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團員交納的團費、黨和政府以及企事業單位關於青少年事業的經費和團的工作經費、正當的社會資助和團組織的其它合法收入。團費的交納和管理使用辦法由中央委員會統一規定。
建設成就
會議論壇
“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是在共青團中央書記處領導下,由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與承辦會議的共青團省(市、區)委共同主辦,研討青少年成長發展重大問題的全國性年度會議,自1999年起舉辦。論壇是全國共青團和青少年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熱心青少年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的思想交流平台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服務平台。
2017年12月6日至7日,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論壇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促進新時代青年全面發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理論和實踐”為主題。論壇上發布了《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出台的多源流分析、青年學科建設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研究、青年發展規劃與青年政策完善研究、建設法治化科學化的專門學校教育、基於“青年之聲”5.0系統的大數據分析等課題成果。
為貫徹落實中越兩黨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及中越兩國聯合聲明有關精神,中國共青團中央與越南胡志明共青團中央合作,自2000年起每年舉辦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至2018年已成功舉辦17屆。第十八屆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於2018年8月14日在越南首都河內開幕,越南胡志明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黎國鋒以及來自中越兩國的百餘名青年出席活動。
中拉青年政治家論壇發起於2012年,是中國-拉共體論壇框架下的專業分領域論壇。論壇與“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培訓交流營同期舉辦。“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千人培訓計畫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倡議啟動的青年人文交流項目,將在十年間共邀請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青年領導人來華研修培訓。
交流訪問
索尼海外學生交流計畫是全國青聯和索尼公司於2006年推出的一項全新的社會公益活動,已舉辦四屆。該活動每年設定一個主題,選拔優秀的中國高中生代表赴日進行交流和學習。
中日兩國政府於2007年12月28日在北京簽署《“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動備忘錄》,其附錄的《關於“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動的合作計畫》中提出,中日雙方爭取從2008年起,連續四年,每年實現總人數四千人規模的青少年互訪交流。其中,中方每年邀請日本高中生、大學生以及政治、行政、經濟、學術、青年團體、友好交流、文化藝術、媒體等領域總計1000名青年代表短期訪問中國;日方每年邀請中國大學生以及行政、經濟、學術、青年團體、友好交流、文化藝術、媒體、環境、能源、科技、醫療衛生、農業等領域總計750名青年代表短期訪問日本。另,日方根據“21世紀東亞青少年大交流計畫”,於2008年開始連續四年,每年邀請2000名規模的中國高中生短期訪問日本;中日友協每年接待日本200名高中生訪華。以上互訪交流總人數近4000人。
2018年11月,以“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18年中國-東協青年營在南寧啟動。自2006年以來,中國-東協青年營已舉辦9屆,這是在中國-東協合作框架下由共青團中央以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名義主辦的延續性、大規模青年交流品牌活動,旨在促進中國與東協各國青年的友好往來與交流合作,為中國與東協各國人民世代友好夯實基礎。
節日展會
為進一步擴大對台青少年交流規模,加深兩岸青年的了解與共識,自2006年始,全國青聯於每年暑期舉辦"兩岸青年聯歡節",此項活動已經成為兩岸青年學生開展大規模交流的品牌活動。2006年,全國青聯與廈門市政府共同舉辦了首屆青年聯歡節,共有1008名台灣大學生參加,5家台灣青少年社團參與;2007年,在北京等8個省市舉辦了第二屆聯歡節,共有2656名台灣青年學生參加,來自台灣全部23個縣市、56所大中學校,其中1/3來自中南部,有19家台灣青少年社團組織和高校參與;2008年,在湖北等6個省市舉辦了第三屆聯歡節,共有2002名台灣青年學生參加,來自台灣48所大中學校,有17家台灣青少年社團組織和高校參與。
為創新創業平台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對接國內外企業、資金、技術、人才、服務等資源,打通平台間互動共享的渠道,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於每年12月在北京舉辦。博覽會將以創新創業平台及企業為主體,以縱深傳播為主線,以高端論壇為核心,以國際展覽為載體,為創新創業平台、企業及創客搭建國際性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助力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引擎。博覽會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指導,中國青年報社、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發起主辦。
2018年,第三屆創博會以“青春與創新”為主題,共吸引來自美國、英國、波蘭、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00家創新創業機構參展,設有全國主要城市共青團展區、大國工匠展區、鄉村振興展區、國際展區等重點展區。移動支付、人工智慧、大數據套用、教育文創等多種創新業態同台亮相,展示出來自不同地區青年創業者奮發創業的青春作為。
報刊資源
《
中國青年報》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報,創刊於1951年4月27日。以青年為主要讀者對象、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全國性綜合日報。設有要聞、經濟、特別報導、教育科學、法治社會、國際、體育、攝影等新聞版面;有中國新聞名專欄冰點周刊和軍事周刊、創業周刊、文化周刊、閱讀周刊、汽車周刊、旅遊周刊等系列周刊;有青年話題、青年調查、青春熱線、共青視點、大學生村官、青青校園、青年企業家、職業教育、數字青年、屋檐下、思想者等版面。
《
中華兒女》於1988年創刊,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全國青聯主辦的期刊,被評為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及最受讀者歡迎的人物刊物之一。以介紹歷史上的愛國先驅、報導在祖國建設中貢獻突出的海內外中青年傑出人物、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中的愛國人士為主要內容。
人才培養
獎項設定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集中反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受到表彰的青年和青年集體,是我國各族各界青年的優秀代表,是當代青年建功成才、無私奉獻的時代楷模,是全國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
為樹立和表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自主創業、自強不息、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青年創業典型,促進形成崇尚創業、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帶動更多青年積極投身創業實踐,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設立“中國青年創業獎”。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夢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推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各級各類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創新創效活動及青年崗位能手中發現和推出一批愛崗敬業、奉獻成長的一線青年職工典型,引導廣大青年職工樹立勞動創造財富、奮鬥成就人生的職業觀念,團中央決定開展“崗位技能促振興,青春建功中國夢”尋找“最美青工”活動。
對於模範履行團員義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保衛祖國的事業中有顯著成績的團員,團的組織應當給以獎勵。為表彰先進,激勵廣大團員、團幹部和各級團組織奮發有為、再創佳績,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共青團中央決定,授予295名同志2018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授予200名同志2018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稱號,授予26名同志2018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脫貧攻堅駐村團幹部專項”稱號,授予500個基層團組織2018年度“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稱號。
“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獎”表彰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國家民委、全國青聯共同主辦,每3年舉辦一次。主要表彰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與先進個人。
業務培訓
2018年5月,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少先隊輔導員的法律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促進學校法制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邀請專家教授就當代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技巧等內容進行專題講座;開展少先隊法制宣傳教育經驗交流研討等;頒發培訓證書。
團中央定點扶貧工作骨幹培訓班於2018年7月28日至8月3日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舉辦。培訓班旨在進一步加強智力扶貧工作,提升扶貧幹部工作能力,提振扶貧幹部奮鬥精神,提升定點扶貧工作與兩縣經濟發展規劃的融合度。
青年競賽
全國青少年學法用法網上知識競賽自2004年起至2017年已舉辦13屆,參賽人數達1.2億人次,在面向青少年和社會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理念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根據“七五”普法規劃精神,為突出學用結合,大賽從2016年起更名為“全國青少年學法用法網上知識競賽”。
2018年1月19日- 3月4日,為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落實“七五”普法規劃要求和部署,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共青團中央、法務部、全國普法共同舉辦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學法用法網上知識競賽。
2004年起,為深入推進青工技能振興計畫,團中央、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國家級一類競賽之一,“振興杯”每年舉辦一屆。大賽分為省級初賽和全國決賽兩個階段,獲省級初賽各工種前3名的選手參加全國決賽,獲全國決賽各工種前5名的選手,晉升為技師或高級技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並在“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傑出青年崗位能手”評選中享有優先權;獲各工種第6至20名的選手,在原有技術等級基礎上晉升一級職稱;獲團體總分第一名的省級團委,授予“振興杯”。
“蘇高新杯”第五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是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重點活動項目,由共青團中央、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學聯、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自2014年首屆“創青春”大賽舉辦以來,先後在天津、上海、西安、蘇州等地舉辦5屆,吸引近40萬個青創項目、190多萬名青年創客參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中央有關指示精神,適應大學生創業發展的形勢需要,在原有"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的基礎上,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決定,自2014年起共同組織開展"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
2018年11月,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大學、共青團浙江省委承辦的“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終審決賽在浙江大學落下帷幕。
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並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個項目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
2017年11月,第十五屆“挑戰杯”中國銀行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上海大學落下帷幕,上海交通大學獲得“挑戰杯”。
幫助扶持
中國青年農業創業金融扶持專項計畫是“青創10萬+”金融扶持系列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和國家農擔公司以“政策共享、合作共贏”為原則,以“團組織推薦初審、農擔公司獨立審查”為基本合作模式,將為農村青年、特別是返鄉下鄉創業青年實施的農業創業項目提供順暢、便利的金融服務。項目先期將在湖南、雲南、黑龍江、青海、四川、浙江等6省試點實施,成熟後逐步在全國推廣。
“青創10萬+”項目是共青團投身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戰略安排,以865個國家級貧困縣和省級深度貧困縣為重點實施區域,遴選一批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業帶動能力的農村青年或返鄉下鄉青年進行重點扶助,著力圍繞組織建設、創業培訓、結對指導、賽事交流、金融服務、社會動員等內容開展工作,力爭到2020年,通過各級團組織的共同努力,扶助10萬名有志青年紮根深度貧困地區創業,直接帶動至少百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2019年4月,共青團中央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服務大學生就業工作 深入開展全國大學生實習“揚帆計畫”的通知》。“揚帆計畫”分為政務實習、企業實習兩部分內容,將分級、分層次組織實施開展。團中央將協調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大型知名民營企業,在全國範圍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同時組織開展中央和國家機關實習工作。各省級團委將協調省直機關和本地企業,為區域內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同時組織開展本地實習工作。“計畫”還將開展職場體驗系列活動,組織在校大學生走進大型知名企業,通過訪問交流、高管分享、模擬面試等感受真實職場生活。
全國青年社會組織“夥伴計畫”是團中央的一項品牌工作。自2014年起至2018年,各級團組織以“夥伴計畫”為抓手,通過專門培訓、項目資助、公益創投、賦能提升等方式,共聯繫各級各類青年社會組織10萬多家。2018年度全國青年社會組織“夥伴計畫”優秀項目徵集工作聚焦教育扶貧、生態扶貧類項目作為本年度重點資助領域,並對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開展的項目予以傾斜。
志願行動
2003年,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精神,聯合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基層開展為期1-3年的志願服務工作,鼓勵志願者服務期滿後紮根當地就業創業。西部計畫2018年實施規模為18300人,其中包括2100多名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中國青年志願者海外服務計畫是由共青團中央、商務部共同實施的援外項目。自2002年啟動至2017年,已向亞洲(181人,6個國家)、非洲(458人,16個國家)、拉丁美洲(40人,1個國家)23個開發中國家派遣了679名援外青年志願者,開展為期半年至兩年的志願服務。
2014年2月,共青團中央聯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啟動實施中國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以“心手相牽共享陽光”為主題,以殘疾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廣泛動員各級共青團、殘聯、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廣大志願者,依託康復機構、托養機構等,長期結對開展助殘志願服務工作。
2008年8月,由公安部和共青團中央聯合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農業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共13個國家部委、團體部署的“中國消防志願者行動”。“中國消防志願者行動”是一項通過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以註冊、自願、有組織服務為主要形式,吸納所有熱愛消防公益事業的社會成員參加消防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培訓,發揮消防志願服務的專業優勢,深入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區、街道、村寨開展以消防宣傳教育為主,消防安全救助和發現、整改火災隱患為輔的系列公益行動。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內容為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它象徵著共青團在黨的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團徽上團旗的旗面和綬帶為紅色,團旗的五角星和環繞它的圓圈、旗邊、旗桿、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中國共青團”五個字為金色。紅為正紅,金為大赤金。“中國共青團”字型為毛體。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勝利;左上角綴黃色五角星,周圍環繞黃色圓圈,象徵中國青年一代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
精神文化
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團結全國各族青年堅定不移跟黨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帶領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組織青年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促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實施,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樹立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觀念,掌握和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和適應現代管理方式,誠實勞動,勇於創新,為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建功立業。
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光榮啊,中國共青團》 作詞:胡宏偉,作曲:雷雨聲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擁抱時代;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 用生命點燃未來。 “五四”的火炬, 喚起了民族的覺醒。 壯麗的事業, 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 光榮啊,中國共青團, 光榮啊,中國共青團, 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 我們開創新的世界。
| |
社團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 賀軍科 |
中央書記處書記 | 汪鴻雁、徐曉、傅振邦、尹冬梅(掛職)、奇巴圖(掛職)、李柯勇(掛職) |
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 王宇、王峰(回族)、尤輝、尹冬梅(女)、次旺平措(藏族)、池志雄、孫雁飛、買買提江·達吾提(維吾爾族)、蘇明娟(女)、李君、李驥、李柯勇、李德財、楊松、邴浩、汪鴻雁(女)、張傳慧、張繼軍、奇巴圖(蒙古族)、趙青(女)、胡中輝、賀軍科、徐曉、景臨、傅振邦、熊卓 |
參考資料來源 |
歷任領導
屆次 | 任期 | 職務 | 姓名 |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 1920年8月—1922年4月 | 中央委員會書記 | 俞秀松 |
第一屆 | 1922年5月—1923年8月 | 中央委員會書記 | 施存統 |
第二屆 | 1923年9月—1924年12月 | 中央委員會委員長 | 劉仁靜 |
第三屆 | 1925年1月—1927年4月 |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張太雷 |
第四屆 | 1927年5月—1928年6月 | 中央委員會書記 | 任弼時 |
第五屆 | 1928年7月—1949年3月 | 中央委員會書記 | 關向應 |
第六屆 | 1949年4月—1953年6月 | 書記處書記(無第一書記) | 馮文彬 |
1951年11月—1953年6月 | 李昌、榮高棠、宋一平 |
1952年9月—1953年6月 | 胡耀邦、劉導生、羅毅、許世平 |
第七屆 | 1953年7月—1957年4月 | 書記處書記(無第一書記) | 胡耀邦、廖承志、劉導生、羅毅、王宗槐、榮高棠、區棠亮、章澤、胡克實 |
第八屆 | 1957年5月—1964年5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胡耀邦 |
第九屆 | 1964年6月—1978年9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胡耀邦 |
第十屆 | 1978年10月—1982年10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韓英 |
1982年11月 | 王兆國 |
第十一屆 | 1982年12月—1984年11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王兆國 |
1984年12月—1985年10月 | 胡錦濤 |
1985年11月—1988年4月 | 宋德福 |
第十二屆 | 1988年5月—1993年4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宋德福 |
第十三屆 | 1993年5月—1998年5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李克強 |
第十四屆 | 1998年6月—2003年6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周強 |
第十五屆 | 2003年7月—2006年10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周強 |
2006年11月—2008年4月 | 胡春華 |
2008年5月 | 陸昊 |
第十六屆 | 2008年6月—2013年5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陸昊 |
第十七屆 | 2013年6月—2018年5月 | 書記處第一書記 | 秦宜智 |
參考資料來源 |
社會評價
共青團組織始終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自覺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發揮自身優勢,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推動中國青年運動始終沿著與民族同命運、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發展的方向前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共青團組織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組織帶領廣大青年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赤誠奉獻,開創了共青團事業發展新局面。實踐充分表明,共青團不愧是黨的忠實助手和後備軍,不愧是黨聯繫青年的牢固橋樑和紐帶,不愧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評)
自建團以來,共青團始終以黨的政治綱領為奮鬥目標,以黨的指導思想為行動指南,以黨的中心任務為神聖使命,為實現黨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任務作出了突出貢獻,共青團組織也在這一過程中得以發展壯大。共青團堅決貫徹黨中央要求,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民眾性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團的根本任務、政治責任、工作主線,奮發改革、銳意進取、真抓實幹,團的政治建設得到根本性加強,政治站位切實提高,政治功能更加凸顯,緊緊跟黨走的行動更加自覺。思想政治主旋律更加高揚,團建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從嚴治團取得紮實進展,青年生力軍作用更加彰顯,共青團夥伴隊伍日益壯大,青年發展大格局正在形成,共青團在改革新征程中展現出新的時代面貌。(《人民日報》評)
中國共青團十六大以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共青團積極應對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帶來的新挑戰,切實履行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能,努力增強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力,增強黨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和青年對黨的向心力,不斷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青春力量。(《光明日報》評)
中國共青團始終牢記和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圍繞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推動中國青年運動沿著黨指引的正確方向前進。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團結帶領廣大青年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捨生忘死、拋灑熱血,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恢復國民經濟和時間賽跑,衝到生產勞動最前線,勇挑重擔、艱苦創業,再到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為祖國繁榮富強開拓奮進、銳意創新,共青團團結帶領一代代青年用滿腔熱血、奮鬥激情和聰明才智譜寫出一首首壯美的青春史詩。(《求是》評)
中國共青團上下以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民眾性為根本方向,堅持刀刃向內,突出問題導向,勇於自我革命,銳意進取、真抓實幹,有序有力推動團的改革全面落地。中國共青團一定會以“改革再出發”的精氣神,勇於自我革命、奮發務實進取,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歷史征程中譜寫新的更大的榮光。(《中國青年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