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倉石,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新州鎮)縣城東邊約18公里處的團倉村。具體位置在該村北邊的一面峭壁上。 團倉石形如苗家的圓形儲糧囤,故名團倉石。石柱頂上還長著一棵常青樹,據說終年不落葉。 團倉石所在的地方也是“黃飄大捷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倉石
- 地址:貴州省黃平縣東18公里
- 特點:石高約10米,直徑約2米
- 歷史事件:苗族起義軍伏擊清軍
基本介紹,人文歷史,黃飄大捷,當地傳說,
基本介紹
團倉石是黃平縣境內與浪洪洞齊名的兩大奇岩石,位於黃平縣城東23公里的黃飄大坳公路側的團倉石,高約10米,圓若層塔,又如圓柱形的糧倉,苗族人民稱之為團倉石,石頂生一樹,秋葉橙紅,遠觀如火炬,團倉石靈秀奇絕,苗族人民以幼童“寄拜”祈望庇佑,同時團倉石賦子有個美妙動人的傳說故事。清代鹹同苗族農民起義黃飄大捷遺址地。
人文歷史
黃飄大捷
清同治八年(1869年)張秀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此圍殲一萬八千餘人,史稱黃飄大捷。是年夏曆三月二十二日(5月3日)入黔鎮壓農民起義的清湘軍一萬八乾餘人。由提督榮維善按察使黃潤昌、補道鄧子恆分別率領,自谷隴經黃飄進發黃平,企圖與川軍會合。張秀眉部將包大度調集新城、旁海、凱棠、多打、凱哨、革一等地苗族義軍,於黃飄大坳至擺稿坡間據陰設伏。榮維善軍先至,義軍以數百人迎戰,佯敗誘之。黃、鄧繼至,頓時,義軍伏兵四起,鳴角鼓操、雷木、滾石、飛炮齊下,清軍大亂。義軍乘勢攻擊。黃潤昌、鄧子恆及及屬將羅萱、凌子龍、楊洪亮、鄒泗鐘、譚運琛等俱死,其餘殘兵敗將四出無隙,逐入義軍所設假道,涌至懸崖,,墜入深谷。時榮軍已過大坳,分統蘇元春受命返援,遭受創潰遁黃平。榮維善率兵回劫、黃、鄧之屍,掙扎一晝夜,亦全部被殲。至此,榮、黃、鄧部全軍覆沒,苗族農民起義軍贏得了黃飄伏擊戰的重大勝利。
當地傳說
清朝末年,清朝政府日趨腐敗,民不聊生,黔東南一帶的苗族人民舉桿起義。在張秀眉的領導下,以劍河、台江、雷山、凱里、施秉、黃平一帶為主要根據地,與清軍抗衡10多年。清朝政府多次派兵圍剿,均以失敗告終。清朝政府大為不安,於是調集廣西、四川、湖南、雲南、貴州等省的精兵18500名,從台江的施洞出發,當天進駐黃平谷隴蘆笙場。清兵在谷隴蘆笙場拾到一些黃色布料,上面畫了一些東倒西歪的“清軍敗亡圖”。清軍的一位軍師見此便建議,“看來這次出兵進剿苗民不太妙,最好早早退去再作計較。”清軍頭領大怒,“大軍一路順風,幾個小苗賊,怕些什麼?今夜就在此紮寨,明早進剿黃飄一帶。”
次日,清軍氣勢凶凶地向黃飄方向殺來,竄進這迷霧籠罩的團倉石一帶。團倉石一帶三面環山,森林密布,東北面是一個深壑,恰似一個撮箕口。清軍闖到晨霧茫茫的團倉石,看不清地形。當全部清兵竄到迷霧深處時,突然森林中閃出一位威風凜凜的巨漢,頓時心已冷了一大半截,覺察情形不對,正準備退兵。突然一聲炮響,震撼山谷,南、北、西三面搖旗吶喊,喊殺聲連天。清兵亂了陣腳,惟見下方沒有喊殺之聲,以為是可以逃生之處。又見森林中的那位巨漢猶如一位胸有成竹的將軍,威然屹立於樹林中,指揮著千萬伏兵。清兵更是驚恐萬分,潮水般地向迷霧遮蓋的谷壑涌去。清兵相互踐,掉下懸岩死亡。實際上,森林中那位巨漢將軍即是團倉石。自那以後,團倉石的傳奇故事越發神奇,受人傳頌,成為苗人紀念黃飄大捷的象徵。現逐漸發展為銅仁市的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