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60轟炸機
圖-160一般指本詞條
圖-160轟炸機(俄文:Ту-160,英文:Tu-160,項目編號70,Uзделие «70»,北約代號:Blackjack,譯文:海盜旗,又稱:圖波列夫圖-160),是蘇聯/俄羅斯一型超音速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
圖-160轟炸機作戰方式以高空亞音速巡航、低空亞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襲為主,在高空時可發射長程巡航飛彈在敵人防空網外進行攻擊;擔任防空壓制任務時,可以發射短距離飛彈。此外還可以低空突襲,用核彈頭的炸彈或是發射飛彈攻擊重要目標。
圖-160轟炸機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Туполев或Tupolev,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研製,1987年5月開始服役,198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其優雅的外形和俄羅斯空軍的白色塗裝使其被賦予“白天鵝”的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160轟炸機
- 外文名:Tu-160 Strategic bomber
- 前型/級:圖-95
- 研製時間:1970年
- 服役時間:1987年5月
- 定型時間:1981年12月19日
- 國家:前蘇聯/俄羅斯
- 現役數量:16架
- 生產數量:35架(包括3架原型機)
- 設計單位:圖波列夫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
- 北約代號:Blackjack,譯文:海盜旗,又稱:圖波列夫圖-160
- 綽號:白天鵝
- 機型:遠程戰略轟炸機
- 外載彈量:45噸
- 內置彈量:40噸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服役歷程,技術特點,氣動結構,動力系統,武器系統,航電系統,性能數據,服役動態,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67年
蘇聯空軍提出要一種多用途洲際轟炸偵察機,在18000米高空速度3200~3500千米/小時,低空航程11000~13000千米,高空亞音速航程16000~18000千米,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初競標的是蘇霍伊設計局和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然而專家初步研究後認為,按當時的技術條件,研製這樣一種飛機是不現實的,因而項目中止。1970年,蘇聯空軍降低了技術要求,最大亞音速航程縮減為14000~16000千米,衝刺速度為2000千米/小時。參加競標的為圖波列夫設計局和米亞西舍夫設計局,評審結果圖波列夫設計局獲勝,內部設計編號為70號工程。
圖-160的早期設計M-18模型建造沿革
1975年1月,圖波列夫設計局凍結技術設計工作,並最終放棄原來類似圖-114和“協和”飛機的方案,改為米亞西舍夫設計局採用可變後掠翼的M-18方案。因而可以說,圖-160是上述兩家設計局共同設計的。1981年12月19日,圖-160原型機首飛,1987年開始裝備部隊,198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蘇聯空軍原計畫要100架,但1991年底蘇聯解體,經濟陷入困境。1994年6月圖-160被迫停產,一共只生產了25架。蘇聯解體後這些飛機分別被烏克蘭和俄羅斯繼承,其中俄羅斯得6架,其它19架飛機因駐留基地都在烏克蘭,因而均歸其所有。
圖-160生產車間 服役歷程
蘇聯解體前,多數的圖-160布置在烏克蘭境內。據報導,烏克蘭從1999年底開始將8架圖-160交給俄羅斯,用於抵償欠俄羅斯的外債,另外附帶3架圖-95MC戰略轟炸機和相關地面設施,還有575枚巡航飛彈。最後兩架圖-160於2000年抵達俄羅斯。另外俄羅斯還在緩慢的生產新的圖-160轟炸機,第一架已在2000年5月服役。截至2005年,俄羅斯有15架圖160轟炸機,計畫將它們服役到2030年。
第一架圖-160原型機 當地時間2022年1月,俄羅斯首架圖160M戰略轟炸機首飛。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19日,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公司宣布,又一架圖-160M戰略轟炸機完成首飛。
2023年7月6日,據塔斯社莫斯科報導,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6日發布訊息稱,升級版圖-160M戰略轟炸機的首架原型機開始進行國防部和聯合飛機製造公司的國家聯合測試。
2023年9月,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視頻顯示,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已裝備射程超6500公里的新型Kh-BD巡航飛彈。
技術特點
氣動結構
圖-160轟炸機最顯著的特點是採用翼身融合體設計,機翼為變後掠翼;裝4台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成對地裝在機翼下靠近飛機重心的兩個發動機短艙內;十字形尾翼;武器艙位於機身中部。圖-160的總體氣動布局與B-1B極為相似。相似的總體布局表明,兩國設計者均想通過採用同樣的辦法來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將轟炸機航程遠、續航時間長和武器載荷大的特點與低空高亞音速和高空高超音速突防能力結合起來。從
FB-111、“逆火”到B-1B和圖-160,變後掠翼布局已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然而,圖-160與B-1B卻又有很大的區別。
正在進行空中加油的圖-160圖-160大約比B-1B大20%。它的翼展(平直狀態)55.75米、(全後掠)33.53米,長度53.95米,高度13.72米,機翼面積370平方米;而B-1B的翼展(平直狀態)41.67米、(全後掠)23.84米,長度44.81米,高度10.36米,機翼面積181.2平方米。圖-160的機冀平面形狀(後掠角,展弦比,樞軸點間距與翼展的關係)與B-1B的差別較大,而類似“逆火”轟炸機。另外,翼根部位厚度的增加為6輪主起落架的收起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輪胎向後再向上收入機身內部。從"海盜旗"的翼根可看到,翼根前緣邊條附近的結構對接接頭。這表明圖-160的機冀是通過整流邊條與機身融合的,而不是像B-1B那樣把翼身作為一個整體結構來設計。
圖-160線圖圖-160翼下裝載四台庫茲涅佐夫NK-321加力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137.3千牛,加力推力245千牛,發動機重量為3,400千克,推重比7.35。圖-160的四台發動機分別並列安裝在靠近機身的兩翼下,這四台發動機產生的推力大大超過B1B。B-1B裝備的是通用電氣公司的F101-GE-102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8000公斤,加力推力13608公斤。圖-160四台發動機所產生的最大推力,相當於B-1B開加力時的推力;開加力時的推力比B-1B大65%。圖-160的飛機推重比為0.36,而B-1B的為0.3。
圖-160拆下的發動機圖-160轟炸機還裝有攻擊和防禦用的電子設備,其體積和重量超過B-1B轟炸機。如前所述,圖-160轟炸機的機翼平面形狀是從“逆火”演變來的。但是,由於圖-160轟炸機的發動機不象“逆火”裝於機身之內而是裝在機翼之下,因此它的機身也比“逆火”細長。這樣,固定翼的邊條幾乎延伸到頭部。這樣必然加大翼根的厚度,從而加大固定翼內的燃油容量。
圖-160數據詳解2007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正式列裝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命令。近18年來,圖-160轟炸機一直處於試用階段,也就是說,在此期間曾駕駛它的空軍飛行員都只是嚴格意義上的試飛員。
2015年11月,俄羅斯空天軍出動5架圖-160、6架圖-95MS、12架圖-22M3轟炸機對敘利亞境內恐怖組織發動攻擊,共投擲144枚炸彈、34枚巡航飛彈,這是圖-160轟炸機首次實戰使用。
2020年2月6日,俄國防部公布了升級款圖-160M戰略轟炸機首飛視頻,同時表示升級款圖-160M戰略轟炸機將於2021年交付軍隊,列裝數量將逐年增加。首次飛行檢驗了升級後的飛機系統與設備,飛行過程持續34分鐘,飛行高度為1500米。
2022年7月19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在巴倫支海中立水域上空完成了例行飛行,飛行時間超過7小時。
當地時間2024年2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乘坐經過現代化改裝的圖-160M戰略轟炸機,進行了短途飛行。
總體評價
圖-160轟炸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同時也裝備著世界上推力最強勁的軍用航空發動機,一次加油續航里程可達12000千米,可發射搭載核武器的遠程巡航飛彈,能搭載多達45噸各型彈藥,旨在替換
圖-22M轟炸機,並與美國空軍的
B-1轟炸機相抗衡,後起之秀的圖-160轟炸機速度比美國B-1轟炸機快80%,比B-1轟炸機大將近35%,航程比B-1轟炸機多出將近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