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釋中國史:一口氣輕鬆讀懂我們的過去和現在》是2009年7月1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思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釋中國史:一口氣輕鬆讀懂我們的過去和現在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327頁
- 開本:16
- 定價:39.80
- 作者:呂思勉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62891X, 978780762891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基本介紹
《圖釋中國史:一口氣輕鬆讀懂我們的過去和現在》是先生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應邀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書成之日一時洛陽紙貴,世人爭先傳閱。呂思勉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史學大家,著作宏富。他的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門史領域都作出了獨到的貢獻,為後人的學習研究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著名史學家嚴耕望先生就說過,“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圖釋中國史:一口氣輕鬆讀懂我們的過去和現在》用簡潔流暢的文字敘述從遠古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的歷史大勢、制度沿革、文化發展,終篇則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依歸,不僅條理清晰、記述準確,而且處處體現了作者獨特的研究方法以及或綜合或具體的識見,在今天看來仍不失為一本優秀的中國通史普及讀物。 然而《圖釋中國史:一口氣輕鬆讀懂我們的過去和現在》畢竟產生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囿於科學技術的不發達,個人資料蒐集的不完善,書中難免存在一些缺誤。特別是歷史事件的年代問題,一些跟現代通行的不符,我們根據現代通行的年代予以修正;對於歷史分期上涉及的年代問題,我們則予以了保留,因為不同的分期代表的是對歷史的不同看法,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多一種說法、看法對歷史的發展來說也是有益的。
內容簡介
《圖釋中國史:一口氣輕鬆讀懂我們的過去和現在》在當時來說是一本很白話的書了,然後到了現代卻又變得有點文言了,然而為了保留作者的語言風格,我們僅只是對一些容易讓人誤解、難懂的詞語予以了修改。在內容上,《圖釋中國史:一口氣輕鬆讀懂我們的過去和現在》含蘊萬有,不免有些博雜,因而在儘量尊重原著、保留歷史發展的脈絡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刪節,以便於讀者閱讀與理解。
作者簡介
呂思勉,字誠之,江蘇武進人。我圜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其史學研究遽貫備時代,周瞻備領域,與陳垣、陳寅恪、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曾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1949年後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在現代史學史上,呂思勉是唯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門史等諸多領域裡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其1923年出版的《白話本國史》,是我國近現代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闌通史,開中困白話邋史之先河。其著作還有《呂著中國通史》、 《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等。
媒體推薦
學歷史不是為了可以作前車之鑑。我們從歷史中得到的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其實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遠的原因在內;深求其故,無不可以追溯至極遠之世的。
——歷史學家呂思勉
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歷史學家嚴耕望
中國通史的寫作,迄今為止,出版的書雖已不少,但很少能夠達到理想的地步,本來以一個人的力量來寫通史,是最困難的事業,而中國史上須待考證研究的地方又太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屬千篇一律,彼此抄襲。……及呂思勉先生出,乃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個新的紀元。
——歷史學家顧頡剛
——歷史學家呂思勉
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歷史學家嚴耕望
中國通史的寫作,迄今為止,出版的書雖已不少,但很少能夠達到理想的地步,本來以一個人的力量來寫通史,是最困難的事業,而中國史上須待考證研究的地方又太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屬千篇一律,彼此抄襲。……及呂思勉先生出,乃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個新的紀元。
——歷史學家顧頡剛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歷史的定義和價值
第二章 我國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 中國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 本國史時期的劃分
第二編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國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 唐虞的政治
第三章 夏代的政教
第四章 商代的政教
第五章 周初的政治
第六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七章 春秋的霸業
第八章 戰國的七雄
第九章 中原文化的廣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章 春秋戰國的學術思想
第三編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統一及其政策
第二章 秦漢之際
第三章 前漢的政治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第五章 後漢的政治
第六章 兩漢的制度
第七章 秦漢的武功
第八章 兩漢對外的交通
第九章 兩漢的學術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第十一章 三國的鼎立
第十二章 晉的統一和內亂
第十三章 南北朝的對峙
第十四章 魏晉南北朝的制度
第十五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
第十六章 隋之統一與政治。
第十七章 唐的開國及其盛世
第十八章 隋唐韻武功
第十九章 隋唐的制度
第二十章 隋唐的學術和文藝
第二十一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輸入
第二十二章 中外文化的接觸
第二十三章 唐中葉以後的政局
第二十四章 五代的混亂
第二十五章 宋的統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二十六章 遼夏金的興起
第二十七章 宋和遼夏的關係
第二十八章 宋和金的關係
第二十九章 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三十章 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建
第三十一章 元的制度
第三十二章 元帝國的瓦解
第三十三章 明初的政局
第三十四章 明朝的殖民事業和外患
第三十五章 明末的政局
第三十六章 明的制度
第三十七章 元明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二十三章 唐中葉以後的政局
第二十四章 五代的混亂
第二十五章 宋的統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二十六章 遼夏金的興起
第二十七章 宋和遼夏的關係
第二十八章 宋和金的關係
第二十九章 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三十章 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建
第三十一章 元的制度
第三十二章 元帝國的瓦解
第三十三章 明初的政局
第三十四章 明朝的殖民事業和外患
第三十五章 明末的政局
第三十六章 明的制度
第三十七章 元明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四編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際
第二章 清初的內政
第三章 清初的外交
第四章 清代的武功
第五章 鴉片戰爭
第六章 太平天國和捻黨之役
第七章 英法聯軍之役
第八章 晚清的政局
第九章 中法戰爭和西南藩屬的喪失
第十章 中日戰爭
第十一章 中俄密約和沿海港灣的租借
第十二章 維新運動和戊戌政變
第十三章 八國聯軍和辛丑條約
第十四章 清末的憲政運動
第十五章 清代的制度
第十六章 清代的學術
第五編 現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興和孫中山先生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運動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經過
第五章 帝制運動和護國軍
第六章 復辟之役和護法之戰
第七章 中國國民黨的改組和國民政府的成立
第八章 國民政府的政治
第六編 結論
第一章 我國民族發展的回顧
第二章 中國對於世界的使命
後記
第一章 歷史的定義和價值
第二章 我國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 中國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 本國史時期的劃分
第二編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國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 唐虞的政治
第三章 夏代的政教
第四章 商代的政教
第五章 周初的政治
第六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七章 春秋的霸業
第八章 戰國的七雄
第九章 中原文化的廣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章 春秋戰國的學術思想
第三編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統一及其政策
第二章 秦漢之際
第三章 前漢的政治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第五章 後漢的政治
第六章 兩漢的制度
第七章 秦漢的武功
第八章 兩漢對外的交通
第九章 兩漢的學術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第十一章 三國的鼎立
第十二章 晉的統一和內亂
第十三章 南北朝的對峙
第十四章 魏晉南北朝的制度
第十五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
第十六章 隋之統一與政治。
第十七章 唐的開國及其盛世
第十八章 隋唐韻武功
第十九章 隋唐的制度
第二十章 隋唐的學術和文藝
第二十一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輸入
第二十二章 中外文化的接觸
第二十三章 唐中葉以後的政局
第二十四章 五代的混亂
第二十五章 宋的統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二十六章 遼夏金的興起
第二十七章 宋和遼夏的關係
第二十八章 宋和金的關係
第二十九章 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三十章 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建
第三十一章 元的制度
第三十二章 元帝國的瓦解
第三十三章 明初的政局
第三十四章 明朝的殖民事業和外患
第三十五章 明末的政局
第三十六章 明的制度
第三十七章 元明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二十三章 唐中葉以後的政局
第二十四章 五代的混亂
第二十五章 宋的統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二十六章 遼夏金的興起
第二十七章 宋和遼夏的關係
第二十八章 宋和金的關係
第二十九章 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三十章 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建
第三十一章 元的制度
第三十二章 元帝國的瓦解
第三十三章 明初的政局
第三十四章 明朝的殖民事業和外患
第三十五章 明末的政局
第三十六章 明的制度
第三十七章 元明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四編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際
第二章 清初的內政
第三章 清初的外交
第四章 清代的武功
第五章 鴉片戰爭
第六章 太平天國和捻黨之役
第七章 英法聯軍之役
第八章 晚清的政局
第九章 中法戰爭和西南藩屬的喪失
第十章 中日戰爭
第十一章 中俄密約和沿海港灣的租借
第十二章 維新運動和戊戌政變
第十三章 八國聯軍和辛丑條約
第十四章 清末的憲政運動
第十五章 清代的制度
第十六章 清代的學術
第五編 現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興和孫中山先生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運動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經過
第五章 帝制運動和護國軍
第六章 復辟之役和護法之戰
第七章 中國國民黨的改組和國民政府的成立
第八章 國民政府的政治
第六編 結論
第一章 我國民族發展的回顧
第二章 中國對於世界的使命
後記
文摘
插圖:
第一章 歷史的定義和價值
歷史是怎樣一種學問?究竟有什麼用處?
從前的人,常說歷史是“前車之鑑”,以為“不知來,視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為戒。這話粗聽似乎有理,細想卻就不然。世界是進化的,後來的事情,決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樣。病情已變而仍服陳方,豈唯無效,更恐不免加重。我們初和西洋人接觸,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敗的。
又有人說:歷史是“據事直書”,使人知所“歆懼”的。因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壞,就不免“遺臭萬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顧惜名譽。強悍的人,就索性連名譽也不顧。況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難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眾所共知的就不過是其表面;其內幕是永不能與人以共見的。又且事情愈大,則觀察愈難。斷沒有一個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說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據以直書,‘那就非愚則誣了,又有一種議論:以為歷史是講褒貶、寓勸懲,以維持社會的正義的。其失亦與此同。
凡講學問必須知道學和術的區別。學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術則是措置事情的法子。用舊話說起來,就是“明體”和“達用”。歷史是求明白社會的真相的。什麼是社會的真相呢?原來不論什麼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為什麼成為這樣的一個我?這決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樣的家庭中?受過什麼教育?共些什麼朋友?做些什麼事情?這都與我有關係。合這各方面的總和,才陶鑄成這樣的一個我。個人如此,國家社會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風俗;各種人有各種人的氣質;中國人的性質,即不同於歐洲;歐洲人的性質,又不同於日本;凡此都決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須追溯到既往;現在是決不能解釋現在的。而所謂既往,就是歷史。
所以從前的人說:“史也者,記事者也。”這話自然不錯。然而細想起來,卻又有毛病。因為事情多著呢!一天的新聞紙,已經看不勝看了。然而所記的,不過是社會上所有的事的千萬分之一。現在的歷史,又不過是新聞紙的千萬分之一。然則歷史能記著什麼事情呢?須知道:社會上的事情,固然記不勝記,卻也不必盡記:我所以成其為我,自然和從前的事情,是有關係的;從前和我有關係的事情,都是使我成其為我的。我何嘗都記得?然而我亦並未自忘其為我。然則社會已往的事情,亦用不著盡記;只須記得“使社會成為現在的社會的事情”,就夠了。然則從前的歷史,所記的事,能否盡合這個標準呢?
怕不能吧?因為往往有一件事,欲求知其所以然而不可得了。一事如此,而況社會的全體?然則從前歷史的毛病,又是出在哪裡呢?
我可一言以蔽之,說:其病,是由於不知社會的重要。唯不知社會的重要,所以專注重於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事情。如專描寫英雄、記述政治和戰役之類。殊不知特殊的事情,總是發生在普通社會上的。有怎樣的社會,才發生怎樣的事情;而這事情既發生之後,又要影響到社會,而使之政變。特殊的人物和社會的關係,亦是如此。所以不論什麼人、什麼事,都得求其原因於社會,察其對於社會的結果。否則一切都成空中樓閣了。
從前的人不知道注意於社會,這也無怪其然。因為社會的變遷,是無跡象可見的。正和太陽影子的移動,無一息之停,人卻永遠不會覺得一樣。於是尋常的人就發生一種誤解。以為古今許多大人物,所做的事業不同,而其所根據的社會則一。像演劇一般,劇情屢變,演員屢換,而舞台則總是相同。於是以為現在艱難的時局,只要有古代的某某出來,一定能措置裕如,甚而以為只要用某某的方法,就可以措置裕如。遂至執陳方以藥新病。殊不知道舞台是死的,社會是活物。
所以現在的研究歷史,方法和前人不同。現在的研究,是要重常人、重常事的。因為社會正是在這裡頭變遷的。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風化,特殊的人所做特殊的事是山崩。不知道風化,當然不會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風化,則山崩只是當然的結果。
一切可以說明社會變遷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來說明社會的變遷。社會的變遷,就是進化。所以,“歷史者,所以說明社會進化的過程者也。”
歷史的定義既明,歷史的價值,亦即在此。
第二章 我國民族的形成
民族和種族不同。種族論膚色,論骨骼,其同異一望可知,然歷時稍久,就可以漸趨混合:民族則論語言,論信仰,論風俗,雖然無形可見,然而其為力甚大。同者雖分而必求合,異者雖合而必求分。所以一個偉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難;而民族的大小和民族性的堅強與否,可以決定國家的盛衰。
一國的民族,不宜過於單純,亦不宜過於複雜。過於複雜,則統治為難。過於單純,則停滯不進。我們中國,過去之中,曾吸合許多異族。因為時時和異族接觸,所以能互相淬礪,采人之長,以補我之短;開化雖早,而光景常新。又因固有的文化極其優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雖屢經改變,而仍不失其本來。經過極長久的時間,養成極堅強的民族性,而形成極偉大的民族。
各民族的起源、發達,以及互相接觸、漸次同化,自然要待後文才能詳論。現在且先作一個鳥瞰。
中華最初建國的主人翁,自然是漢族。漢族是從什麼地方遷徙到中國來的呢?現在還不甚明白。既入中國以後,則是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粵江流域漸次發展的。古代的三苗國,所君臨的是九黎之族,而其國君則是姜姓。這大約是漢族開拓長江流域最早的。到春秋時代的楚,而益漸進化。同時,沿海一帶,有一種斷髮文身的人,古人稱之為越。吳、越的先世,都和此族人雜居。後來秦開廣東、廣西、福建為郡縣,所取的亦是此族人之地。西南一帶有濮族。西北一帶有氐、羌。西南的開拓,從戰國時的楚起,至漢開西南夷而告成。西北一帶的開拓,是秦國的功勞。戰國時,秦西並羌戎,南取巴、蜀,而現今的甘肅和四川,都大略開闢。
在黃河流域,仍有山戎和狁,和漢族雜居。狁,亦稱為胡,就是後世的匈奴。山戎,大約是東胡之祖。戰國時代,黃河流域,和熱、察、綏之地,都已開闢。此兩族在塞外的,西為匈奴,東為東胡。東胡為匈奴所破,又分為烏桓和鮮卑。胡、羯、鮮卑、氐、羌,漢時有一部分入居中國。短時問不能同化,遂釀成五胡之亂。經過兩晉南北朝,才泯然無跡。
隋唐以後,北方新興的民族為突厥。回紇,現在通稱為回族。西南方新興的民族為吐蕃,現在通稱為藏族。東北則滿族肇興,金、元、清三代,都是滿族的分支。於是現在的蒙古高原,本為回族所據者,變為蒙古人的根據地,回族則轉入新疆。西南一帶,苗、越、濮諸族的地方,亦曰益開闢。
總而言之:中華的立國,是以漢族為中心。或以政治的力量,統治他族;或以文化的力量,感化他族。即或有時,漢族的政治勢力不競,暫為他族所征服,而以其文化程度之高,異族亦必遵從其治法。經過若干時間,即仍與漢族相同化。現在滿、蒙、回、藏和西南諸族,雖未能和漢族完全同化,而亦不相衝突。雖然各族都有其語文,而在政治上、社交上通用最廣的,自然是漢語和漢文。宗教則佛教盛行於蒙、藏,回教盛行於回族。滿族和西南諸族,亦各有其固有的信仰。漢族則最尊崇孔子。孔子之教,注重於人倫日用之間,以至於治國平天下的方略,不具迷信的色彩。所以數千年來,各種宗教在中國雜然並行,而從沒有爭教之禍。我國民族的能團結,確不是偶然的。
第三章 中國疆域的沿革
普通人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為歷史上所謂東洋,系指亞洲而言;西洋系指歐洲而言。其實河川、湖泊,本不足為地理上的界線。烏拉爾山雖長而甚低,高加索山雖峻而甚短,亦不能限制人類的交通。所以歷史上東西洋的界線,是亞洲中央的蔥嶺,而不是歐、亞兩洲的界線。蔥嶺以東的國家和蔥嶺以西的國家,在歷史上儼然成為兩個集團;而中國則是歷史上東洋的主人翁。
蔥嶺以東之地,在地勢上可分為四區:
(一)中國本部包有黃河、長江、粵江三犬流域。
(二)蒙古新疆高原以阿爾泰山系和崑崙山系的北乾和海藏高原、中國本部及西伯利亞分界。中間包一大沙漠。
(三)青海西藏高原是亞洲中央山嶺盤結之地。包括前後藏、青海、西康。
(四)關東三省以崑崙北乾延長的大興安嶺和蒙古高原分界。在地理上,實當包括清朝鹹豐年間割給俄國之地,而以阿爾泰延長的雅布諾威、斯塔諾威和西伯利亞分界。
第一章 歷史的定義和價值
歷史是怎樣一種學問?究竟有什麼用處?
從前的人,常說歷史是“前車之鑑”,以為“不知來,視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為戒。這話粗聽似乎有理,細想卻就不然。世界是進化的,後來的事情,決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樣。病情已變而仍服陳方,豈唯無效,更恐不免加重。我們初和西洋人接觸,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敗的。
又有人說:歷史是“據事直書”,使人知所“歆懼”的。因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壞,就不免“遺臭萬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顧惜名譽。強悍的人,就索性連名譽也不顧。況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難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眾所共知的就不過是其表面;其內幕是永不能與人以共見的。又且事情愈大,則觀察愈難。斷沒有一個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說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據以直書,‘那就非愚則誣了,又有一種議論:以為歷史是講褒貶、寓勸懲,以維持社會的正義的。其失亦與此同。
凡講學問必須知道學和術的區別。學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術則是措置事情的法子。用舊話說起來,就是“明體”和“達用”。歷史是求明白社會的真相的。什麼是社會的真相呢?原來不論什麼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為什麼成為這樣的一個我?這決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樣的家庭中?受過什麼教育?共些什麼朋友?做些什麼事情?這都與我有關係。合這各方面的總和,才陶鑄成這樣的一個我。個人如此,國家社會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風俗;各種人有各種人的氣質;中國人的性質,即不同於歐洲;歐洲人的性質,又不同於日本;凡此都決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須追溯到既往;現在是決不能解釋現在的。而所謂既往,就是歷史。
所以從前的人說:“史也者,記事者也。”這話自然不錯。然而細想起來,卻又有毛病。因為事情多著呢!一天的新聞紙,已經看不勝看了。然而所記的,不過是社會上所有的事的千萬分之一。現在的歷史,又不過是新聞紙的千萬分之一。然則歷史能記著什麼事情呢?須知道:社會上的事情,固然記不勝記,卻也不必盡記:我所以成其為我,自然和從前的事情,是有關係的;從前和我有關係的事情,都是使我成其為我的。我何嘗都記得?然而我亦並未自忘其為我。然則社會已往的事情,亦用不著盡記;只須記得“使社會成為現在的社會的事情”,就夠了。然則從前的歷史,所記的事,能否盡合這個標準呢?
怕不能吧?因為往往有一件事,欲求知其所以然而不可得了。一事如此,而況社會的全體?然則從前歷史的毛病,又是出在哪裡呢?
我可一言以蔽之,說:其病,是由於不知社會的重要。唯不知社會的重要,所以專注重於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事情。如專描寫英雄、記述政治和戰役之類。殊不知特殊的事情,總是發生在普通社會上的。有怎樣的社會,才發生怎樣的事情;而這事情既發生之後,又要影響到社會,而使之政變。特殊的人物和社會的關係,亦是如此。所以不論什麼人、什麼事,都得求其原因於社會,察其對於社會的結果。否則一切都成空中樓閣了。
從前的人不知道注意於社會,這也無怪其然。因為社會的變遷,是無跡象可見的。正和太陽影子的移動,無一息之停,人卻永遠不會覺得一樣。於是尋常的人就發生一種誤解。以為古今許多大人物,所做的事業不同,而其所根據的社會則一。像演劇一般,劇情屢變,演員屢換,而舞台則總是相同。於是以為現在艱難的時局,只要有古代的某某出來,一定能措置裕如,甚而以為只要用某某的方法,就可以措置裕如。遂至執陳方以藥新病。殊不知道舞台是死的,社會是活物。
所以現在的研究歷史,方法和前人不同。現在的研究,是要重常人、重常事的。因為社會正是在這裡頭變遷的。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風化,特殊的人所做特殊的事是山崩。不知道風化,當然不會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風化,則山崩只是當然的結果。
一切可以說明社會變遷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來說明社會的變遷。社會的變遷,就是進化。所以,“歷史者,所以說明社會進化的過程者也。”
歷史的定義既明,歷史的價值,亦即在此。
第二章 我國民族的形成
民族和種族不同。種族論膚色,論骨骼,其同異一望可知,然歷時稍久,就可以漸趨混合:民族則論語言,論信仰,論風俗,雖然無形可見,然而其為力甚大。同者雖分而必求合,異者雖合而必求分。所以一個偉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難;而民族的大小和民族性的堅強與否,可以決定國家的盛衰。
一國的民族,不宜過於單純,亦不宜過於複雜。過於複雜,則統治為難。過於單純,則停滯不進。我們中國,過去之中,曾吸合許多異族。因為時時和異族接觸,所以能互相淬礪,采人之長,以補我之短;開化雖早,而光景常新。又因固有的文化極其優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雖屢經改變,而仍不失其本來。經過極長久的時間,養成極堅強的民族性,而形成極偉大的民族。
各民族的起源、發達,以及互相接觸、漸次同化,自然要待後文才能詳論。現在且先作一個鳥瞰。
中華最初建國的主人翁,自然是漢族。漢族是從什麼地方遷徙到中國來的呢?現在還不甚明白。既入中國以後,則是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粵江流域漸次發展的。古代的三苗國,所君臨的是九黎之族,而其國君則是姜姓。這大約是漢族開拓長江流域最早的。到春秋時代的楚,而益漸進化。同時,沿海一帶,有一種斷髮文身的人,古人稱之為越。吳、越的先世,都和此族人雜居。後來秦開廣東、廣西、福建為郡縣,所取的亦是此族人之地。西南一帶有濮族。西北一帶有氐、羌。西南的開拓,從戰國時的楚起,至漢開西南夷而告成。西北一帶的開拓,是秦國的功勞。戰國時,秦西並羌戎,南取巴、蜀,而現今的甘肅和四川,都大略開闢。
在黃河流域,仍有山戎和狁,和漢族雜居。狁,亦稱為胡,就是後世的匈奴。山戎,大約是東胡之祖。戰國時代,黃河流域,和熱、察、綏之地,都已開闢。此兩族在塞外的,西為匈奴,東為東胡。東胡為匈奴所破,又分為烏桓和鮮卑。胡、羯、鮮卑、氐、羌,漢時有一部分入居中國。短時問不能同化,遂釀成五胡之亂。經過兩晉南北朝,才泯然無跡。
隋唐以後,北方新興的民族為突厥。回紇,現在通稱為回族。西南方新興的民族為吐蕃,現在通稱為藏族。東北則滿族肇興,金、元、清三代,都是滿族的分支。於是現在的蒙古高原,本為回族所據者,變為蒙古人的根據地,回族則轉入新疆。西南一帶,苗、越、濮諸族的地方,亦曰益開闢。
總而言之:中華的立國,是以漢族為中心。或以政治的力量,統治他族;或以文化的力量,感化他族。即或有時,漢族的政治勢力不競,暫為他族所征服,而以其文化程度之高,異族亦必遵從其治法。經過若干時間,即仍與漢族相同化。現在滿、蒙、回、藏和西南諸族,雖未能和漢族完全同化,而亦不相衝突。雖然各族都有其語文,而在政治上、社交上通用最廣的,自然是漢語和漢文。宗教則佛教盛行於蒙、藏,回教盛行於回族。滿族和西南諸族,亦各有其固有的信仰。漢族則最尊崇孔子。孔子之教,注重於人倫日用之間,以至於治國平天下的方略,不具迷信的色彩。所以數千年來,各種宗教在中國雜然並行,而從沒有爭教之禍。我國民族的能團結,確不是偶然的。
第三章 中國疆域的沿革
普通人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為歷史上所謂東洋,系指亞洲而言;西洋系指歐洲而言。其實河川、湖泊,本不足為地理上的界線。烏拉爾山雖長而甚低,高加索山雖峻而甚短,亦不能限制人類的交通。所以歷史上東西洋的界線,是亞洲中央的蔥嶺,而不是歐、亞兩洲的界線。蔥嶺以東的國家和蔥嶺以西的國家,在歷史上儼然成為兩個集團;而中國則是歷史上東洋的主人翁。
蔥嶺以東之地,在地勢上可分為四區:
(一)中國本部包有黃河、長江、粵江三犬流域。
(二)蒙古新疆高原以阿爾泰山系和崑崙山系的北乾和海藏高原、中國本部及西伯利亞分界。中間包一大沙漠。
(三)青海西藏高原是亞洲中央山嶺盤結之地。包括前後藏、青海、西康。
(四)關東三省以崑崙北乾延長的大興安嶺和蒙古高原分界。在地理上,實當包括清朝鹹豐年間割給俄國之地,而以阿爾泰延長的雅布諾威、斯塔諾威和西伯利亞分界。
後記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史學大家,著作宏富。他的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門史領域都作出了獨到的貢獻,為後人的學習研究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著名史學家嚴耕望先生就說過, “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本書是先生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應邀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書成之日一時洛陽紙貴,世人爭先傳閱。本書用簡潔流暢的文字敘述從遠古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的歷史大勢、制度沿革、文化發展,終篇則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依歸,不僅條理清晰、記述準確,而且處處體現了作者獨特的研究方法以及或綜合或具體的識見,在今天看來仍不失為一本優秀的中國通史普及讀物。
然而本書畢竟產生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囿於科學技術的不發達,個人資料蒐集的不完善,書中難免存在一些缺誤。特別是歷史事件的年代問題,一些跟現代通行的不符,我們根據現代通行的年代予以修正;對於歷史分期上涉及的年代問題,我們則予以了保留,因為不同的分期代表的是對歷史的不同看法,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多一種說法、看法對歷史的發展來說也是有益的。
在語言上,本書在當時來說是一本很白話的書了,然後到了現代卻又變得有點文言了,然而為了保留作者的語言風格,我們僅只是對一些容易讓人誤解、難懂的詞語予以了修改。在內容上,本書含蘊萬有,不免有些博雜,因而在儘量尊重原著、保留歷史發展的脈絡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刪節,以便於讀者閱讀與理解。
最後,衷心地希望本書能對廣大讀者朋友們了解我們的過去有一得之惠。
本書是先生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應邀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書成之日一時洛陽紙貴,世人爭先傳閱。本書用簡潔流暢的文字敘述從遠古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的歷史大勢、制度沿革、文化發展,終篇則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依歸,不僅條理清晰、記述準確,而且處處體現了作者獨特的研究方法以及或綜合或具體的識見,在今天看來仍不失為一本優秀的中國通史普及讀物。
然而本書畢竟產生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囿於科學技術的不發達,個人資料蒐集的不完善,書中難免存在一些缺誤。特別是歷史事件的年代問題,一些跟現代通行的不符,我們根據現代通行的年代予以修正;對於歷史分期上涉及的年代問題,我們則予以了保留,因為不同的分期代表的是對歷史的不同看法,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多一種說法、看法對歷史的發展來說也是有益的。
在語言上,本書在當時來說是一本很白話的書了,然後到了現代卻又變得有點文言了,然而為了保留作者的語言風格,我們僅只是對一些容易讓人誤解、難懂的詞語予以了修改。在內容上,本書含蘊萬有,不免有些博雜,因而在儘量尊重原著、保留歷史發展的脈絡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刪節,以便於讀者閱讀與理解。
最後,衷心地希望本書能對廣大讀者朋友們了解我們的過去有一得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