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英國設計》是梁梅編寫的有關英國設計的圖書,於2016年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圖說英國設計
- 作者:梁梅
- ISBN:978-7-5680-1451-9
- 類別:科技/建築學
- 定價:59.80元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 裝幀:平裝
- 開本:1/16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簡評
前言
叢書雖名曰“圖說”,實際上用了大量的文字和篇幅,詳細地介紹了各個國家現代發展的進程,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風格潮流和思想,介紹了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師和他們的作品,以及為這些優秀設計最終進入市場而做出貢獻的公司。叢書內容按照每個國家現代設計的發展進程、著名設計師和公司編排,尤其是把最終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每一個優秀設計作品的產生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同時也和設計師的個人努力及有遠見和膽識的公司支持分不開,一個國家在設計上的成就,是多方協作的結果。
叢書試圖通過對大量的設計作品的分析,解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產生優秀設計的文化土壤和創意智慧,挖掘這些設計作品背後的設計師群體對現代設計的思考和探索。通過叢書,我們可以了解到義大利的設計師總是把設計與社會問題和美好的生活聯繫起來;北歐設計師則更為關注日常生活的便利和如何通過設計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日本現代設計的成功與他們的文化特質和美學追求關係密切;英國在發展設計不斷創新的同時又保留了英式傳統;德國則是通過嚴謹的設計和製造技術試圖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當我們通過分析這些設計作品產生的原因時,我們知道,所有優秀設計作品的出現都不是天才的靈光閃現,在這些創意的背後,往往有一個民族厚重的文化傳統和對現代設計的深入思考,有一份設計師為大眾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的社會責任感。這些國家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例子表明:只有一個國家的設計師群體關注自己的文化、關注大眾的日常生活需求,嚮往著更加美好便利的生活,他們設計出來的產品才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才會取得市場的成功,才會在人類物質文明的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叢書將按國家和風格潮流分輯出版,編者希望通過對現代設計發展進程中這些優秀作品透徹的分析和介紹,提供國外現代設計更為系統、完善和全面的資料。讓國內設計界在這些設計的形式和色彩背後看到其內在的必然性,從而理性冷靜地思考我們設計中的問題,認識到中國設計發展需要積累的知識和思想,因而尋找到一條正確的發展路徑。
叢書由於內容龐雜,涉及眾多設計師和公司,囿於編者的眼界和水平,有疏漏和錯誤之處還請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014 工業生產和浪漫的反叛——1851年至1939年的英國設計
020 戰爭、美學與現代風格——1940年至1959年的英國設計
025商業設計與流行革命——1960年至1979年的設計
032流行巴洛克風格與新純粹主義——1980年至2000年,創造性產業的發明
036 為新千年的設計
041第二章 著名設計運動
042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044信息傳達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
048當代風格(Contemporary Style)
050鄉村風格(Country Style)
055波普設計(Pop Design)
060朋克運動(Punk Movement)
063零售設計(Retail Design)
066街頭風格(Street Style)
071第三章 著名設計師
072讓·阿德(Ron Arad,1951—)
077勞拉·艾希利(Laura Ashley,1925—1985)
078簡·艾特菲爾德(Jane Atfield,1964—)
080弗雷德·拜爾(Fred Baier,1949—)
081拉爾夫·保爾(Ralph Ball,1951—)
082克里斯蒂安·巴蒙(Christian Barman,1898-1980)
083喬納森·巴恩洛克(Jonathan Barnrook,1966—)
085特雷弗·貝利斯(Trevor Baylis,1937—)
086塞巴斯蒂安·伯格(Sebastian Bergne,1966—)
088羅伯特·貝斯特(Robert Best,1892—1984)
089納維爾·布羅迪(Neville Brody,1957—)
092朱利安·布朗(Julian Brown,1955—)
094威爾斯·科茨(Wells Coates,1895—1958)
096泰倫斯·康恩(Terence Conran,1931—)
099盧西安·戴(Lucienne Day,1917—)和羅 賓·戴(Robin Day,1915—)
102簡·狄龍(Jane Dillon,1943—)
104湯姆·迪克松(Tom Dixon,1959—)
107克里斯托夫·德雷塞(Christopher Dresser,1834—1904)
109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1947—)
112羅伊·弗萊特沃德(Roy Fleetwood,1946—)
113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1935—)
115斯蒂溫·弗雷澤(Stephen Frazer,1948—)
116約翰·加里亞諾(John Galliano,1960—)
119埃里克·吉爾(Eric Gill,1882—1940)
120肯尼斯·格蘭奇(Kenneth Grange,1929—)
121薩姆·赫奇(Sam Hecht,1969—)
123馬修·希爾頓(Matthew Hilton,1957—)
126詹姆斯·歐維爾(James Irvine,1958—)
128阿萊克·伊斯古尼斯(Alec Issigonis,1906—1988)
130伊娃·傑內卡拉(Eva Jiricna,1939—)
131本·肯尼(Ben Kelly,1949—)
132丹尼·萊恩(Danny Lane,1955—)
134洛斯·拉古路夫(Ross Lovegrove,1958—)
136查爾斯·R.麥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1868—1928)
141亞歷克斯·麥克唐納德(Alex McDonald,1965—)
142約翰·馬凱皮斯(John Makepeace,1939—)
144麥可·馬里奧特(Michael Marriott,1963—)
146薩朗·馬斯頓(Sharon Marston,1970—)
148亞歷山大·馬克昆恩(Alexander McQueen,1969—)
150大衛·麥羅(David Mellor,1930—)
151比爾·莫傑里奇(Bill Moggridge,1943-2012)
152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
156賈斯伯·莫里森(Jasper Morrison,1959—)
159亞歷克斯·莫爾特(Alex Moulton,1920—2012)
160彼得·默多克(Peter Murdoch,1940—)
161基斯·默里(Keith Murray,1892—1981)
162斯蒂文·紐維爾(Steven Newell,1948—)
163邁克·紐森(Marc Newson,1962—)
166沃恩·奧利弗(Vaughan Oliver,1957—)
167朱利安·鮑威爾·塔克(Julian Powell Tuck,1952—)
168瑪麗·昆特(Mary Quant,1934—)
172歐內斯特·魯斯(Ernest Race,1914—1964)
174傑米·里德(Jamie Reid,1940—)
175戈登·拉塞爾(Gordon Russell,1892—1980)
176彼得·薩維爾(Peter Saville,1955—)
177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1946—)
179麥可·索德爾(Michael Sodeau,1969—)
180傑拉爾德·薩姆斯(Gerald Summers,1899—1967)
181丹尼爾·威爾(Daniel Weil,1953—)
182維維安·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1941—)
185泰倫斯·伍德格特(Terence Woodgate,1953—)
186麥可·揚(Michael Young,1966—)
189第四章 著名設計公司
190 AERO(1991—)燈具與家具製作商
192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1914—)汽車製造商
194 AZUMI(1995—)家具和產品設計公司
197 BIB(1967—)產品設計工作室
198 BIBA(1964—)時裝公司
199 BRANSON COATES(1985—)建築、家具、產品設計工作室
202 FAT(1994—)室內設計工作室
203 CASSON MANN(1984—)室內建築工作室
204 CONNOLLY(1878—)皮革用品製造商
205 LIBERTY(1862—)百貨公司和紡織品製造商
206 DESIGNERS GUILD(1970—)紡織品製造商
208 DIN ASSOCIATES(1986—)室內建築工作室
210 El UlTIMO GRITO(1997—)家具設計工作室
212 HABITAT(1964—)家居裝飾和家具製造商
214 HEAL’S(1810—)百貨公司,家具和紡織品製造商
215 HOLLINGTON(1990—)家具和產品設計工作室
216 IMAGINATION(1978—)室內和展覽設計工作室
218 INFLATE(1995—)家具和產品設計工作室
220 ISOKON(1931—)家具設計與製作商
222 捷豹(JAGUAR,1922—)汽車製造商
224 JAM DESIGN(1994—)家具和產品設計工作室
226 LONDON TRANSPORT,倫敦交通部
228 MG(1924—)汽車製造商
229 MORGAN(1906—)汽車製造商
230 MINALE TATTERSFIELD(1964—)企業形象、產品與包裝設計公司
232 OMK(1966—)家具設計工作室
234五角星(PENTAGRAM,1972—)企業形象、產品與包裝設計公司
236 PRIESTMAN GOODE(1986—)產品設計工作室
237 PSION(1980—)計算機製造商
238 QUEENSBURRY HUNT LEVIEN(1966—)產品設計公司
241路虎(LAND ROVER,1877—)汽車製造商
242 SCP(1986—)家具製造商
244 SEYMOUR POWELL(1984—)產品設計工作室
246 TANGERINE(1989—)產品設計工作室
248 TIMNEY-FOWLER(1979—)紡織品製造商
250 TKO(1988—)產品設計工作室
252 TOMATO(1991—)傳播設計工作室
253 WEDGWOOD(1759—)陶器製造商
256 WHY NOT(1987—)通訊設計工作室
257 WOLFF OLINS(1965—)企業形象設計公司
精彩文摘
始變活躍,卡納比(Carnaby)街上即刻出現了“別樣美”——這種基調風格的產品,隨著朋克運動而來的休克療法也隨之出現。從那時候起,一切都開始變幻不定,一切都蘊含著可能。英國發展成了一個創新工場,無論是在服裝設計、家具設計,還是圖像藝術領域,一個又一個的明星設計師相繼出現。英國設計領域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展現出在同一片藍天下,經典與新潮交圖1-1 帶抽屜的箱子,設計:約翰·馬凱皮斯(John M akepeace),1999年圖1-2 艾倫·約翰(Allen Jones)採用服裝塑膠女模特設計的桌子、椅子和掛衣架,1969年相輝映的宏大場面(圖1-2)。說到風格,英國正是這樣一個地方:它能夠讓前衛作品在此成為主流而又不失去其鋒芒。這兒也是一個讓許多物品迅速躥紅、成為國內外美學典範的地方。許多看似矛盾的雙方,諸如高層與低層、保守黨與工黨、新與舊、歐洲傳統與異國情調、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等都能夠在這個自由開放的文化環境中共存同生,顯示出了視覺藝術的政治力量。就像20世紀50年代的獨立團(IndependentGroup)、60年代的視覺建築、70年代的朋克運動那樣,這樣的名單可以列出長達數頁,都是藝術政治化變革的範例。數個世紀以來,因為其社會與政治的架構,英國已經把創造性靈感中的緊張對立和階層中的衝突,轉化成了一種新式的別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