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被圓鱗。頭部具強棘。背鰭具7鰭棘。胸鰭上部數鰭條分枝。暖水性小型食肉性魚類。一般體長為90~106毫米。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海區。多棲息於熱帶礁盤水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
基本介紹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地區,中毒處理,
簡介
體 形:一般體長10~20cm
釣 場:岩礁海區及海岸、碼頭防波樁附近
釣 法:船釣底、輕磯竿底、手竿拖動底釣、手竿探洞等釣法。 餌 料:小活蝦、鮮蝦肉、沙蠶、貝類肉、魚肉丁等。
釣 期:全年皆可,6~9月為最佳釣期。
注意事項:棘有毒。
症狀:
劇烈的神經毒疼痛、高燒、抽筋、怕冷。嚴重者呼吸困難、休克。
釣 場:岩礁海區及海岸、碼頭防波樁附近
釣 法:船釣底、輕磯竿底、手竿拖動底釣、手竿探洞等釣法。 餌 料:小活蝦、鮮蝦肉、沙蠶、貝類肉、魚肉丁等。
釣 期:全年皆可,6~9月為最佳釣期。
注意事項:棘有毒。
症狀:
劇烈的神經毒疼痛、高燒、抽筋、怕冷。嚴重者呼吸困難、休克。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大,口大,端位,背鰭Ⅻ-8-10,臀鰭Ⅲ-5。胸鰭18或19。鰓耙13-19。有孔側線鱗21-25。眶前骨向下或向後方突起,頭頂眼的後方無明顯凹窪,體被櫛鱗。胸鰭鰭條18,眶下棱有3棘,眶前骨突起上方有2棘,前鰓蓋骨有5棘,背鰭第三鰭棘最長。
習 性:棲息於近岸岩礁海區,喜占洞,為卵胎生。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海區。我國見於南海。
屬暖水性小型食肉性魚類。
屬暖水性小型食肉性魚類。
生活習性
暖水性小型食肉性魚類。多棲息於熱帶礁盤水域。海(洋)生。
分布地區
分布在大西洋,少數在印度洋、太平洋、我國分布於南海和東海。
中毒處理
1.用口將傷口污血吸出是最好的臨時辦法,注意不能使毒液隨口水進入胃中。
2.使用止痛藥止痛。
3.送醫治療約3~4小時至一周方可消退。
2.使用止痛藥止痛。
3.送醫治療約3~4小時至一周方可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