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葉娃兒藤(植物)

圓葉娃兒藤(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圓葉娃兒藤(學名:Tylophora rotundifolia Buch.-Ham. ex Wight)是蘿藦科娃兒藤屬植物,匍匐性藤狀灌木;莖、葉的兩面、葉柄、花梗、花萼外面均被疏柔毛。葉紙質,近圓形或卵形或倒卵形,長4-5.5厘米,寬3.5-5厘米。聚傘花序傘形狀,腋生,著花10-16朵;小苞片僅長1毫米。蓇葖雙生,披針形,長6厘米,直徑1厘米,頂端漸尖,略被微毛;種子卵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厘米。花期5月,果期6月。

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和廣西。生長於曠野灌木叢中。

圓葉娃兒藤根用於治療風濕病、跌打損傷和四肢麻痹。全株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外治癰瘡瘍不收口。中國廣西桂南地區民間亦用作治療上述各種疼痛。圓葉娃兒藤總提物藥理試驗表明,其能顯著提高小鼠痛閥,與東莨菪鹼合用有顯著協同作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栽植,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匍匐性藤狀灌木;莖、葉的兩面、葉柄、花梗、花萼外面均被疏柔毛。葉紙質,近圓形或卵形或倒卵形,長4-5.5厘米,寬3.5-5厘米,通常上部較寬,頂端圓形,具短尖頭,基部圓形;側脈每邊4-6條,在葉背略為凸起,弧形上升,未達葉緣即網結,小脈不明顯;葉柄長2毫米。
聚傘花序傘形狀,腋生,著花10-16朵;小苞片僅長1毫米;花黃色,長3毫米,直徑6毫米;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花萼內面基部具5枚腺體;花冠輻狀,比花萼長兩倍,花冠筒短,裂片長圓形;副花冠裂片卵狀,背部隆腫,頂端到達花葯基部;花葯四方形,頂端膜片圓形;花粉塊每室1個,圓球狀,平展;心皮離生;柱頭五角狀,頂端扁平。蓇葖雙生,披針形,長6厘米,直徑1厘米,頂端漸尖,略被微毛;種子卵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厘米。花期5月,果期6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和廣西。生長於曠野灌木叢中。野生於丘陵向陽草坡上,喜陽光及腐殖質豐富的土壤,耐旱,不耐寒。
圓葉娃兒藤圓葉娃兒藤

繁殖方法

採取播種繁殖育苗方法。播種不能太早,須在清明後,氣溫穩定回升後方能播種。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因圓葉娃兒藤是多年生植物,所以在選地時應選擇質地疏鬆、排水良好、滲水力強、光照充足、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為不影響以後產量,整地時先翻耕,然後下足基肥(廄肥+草皮灰+木糠=1:3:2),每畝2500千克,把基肥埋於土中,然後淺鋤,整理成畦,畦寬70厘米,高15-20厘米,畦長不限。

栽植

根據野生圓葉娃兒藤蘆頭萌芽情況,4-5月可移栽。移植時根部一定要帶土,株行距7厘米×30厘米。栽植深度,以土埋過蘆頭為準,按緊澆水即可。在沒有遮光的狀況下種植。收穫時,沒遮光的主莖蔓粗壯而長,均能長到50厘米以上,葉片大而厚。

管理

當蔓莖長到7月底,如果不作留種保果的苗可割去,作為第1次收穫。收割第1次後,當即培土埋好蘆頭。大約 7天,就可看到蘆頭髮出的新芽。新芽長到9月底,又可長成50-60厘米長的主莖蔓。10月中旬,可收割第2次。第2次收割15天后,圓葉娃兒藤的蘆頭仍可有新芽長出,但長得十分緩慢,1個月(11月)只能長至5-8厘米。
根據圓葉娃兒藤野生環境狀態,在人工栽培時,宜在畦面鋪上稻草或蕨草作墊,讓植株匍匐生長在草墊上,以免泥土濺到葉片上而影響生長。圓葉娃兒藤每年發芽生長靠蘆頭,所以冬前和收割後要及早培土埋蓋好蘆頭,防止凍死或曬壞。蘆頭的好壞不但影響發芽,而且還影響今後的生長,直接影響到產量。為使蘆頭長好及根系發達,除了在移栽時放足基肥外,每年開春植株發芽時,追施1次農家肥(廄肥+草皮灰=1:2),然後在畦面鋪墊稻草或蕨草,以後長苗期施氮肥(尿素或硫酸銨),1次/15天,105-150千克/公頃。

病蟲防治

病害:圓葉娃兒藤的病害多發生於高溫多雨的5-7月,病原菌主要是炭疽病,受害植株葉片逐漸發黃至枯死。防治方法是及時摘除黃葉,用75%複方百菌清兌水500倍,或代森鋅、甲基托布津兌水1000倍交替噴灑,間隔7天,連續2-3次即可。
蟲害:圓葉娃兒藤蟲害是蝸牛,每年在春天3-4月為害。可用石灰撒於畦邊,防止蝸牛爬上畦中。更直接有效的方法,用40%殺螺靈噴或拌細砂土撒入畦中。在夏季,圓葉娃兒藤生長進入旺盛期,有菜青蟲為害葉片,此時用90%敵百蟲兌水1000倍或甲胺磷噴。

主要價值

圓葉娃兒藤根用於治療風濕病、跌打損傷和四肢麻痹。全株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外治癰瘡瘍不收口。中國廣西桂南地區民間亦用作治療上述各種疼痛。圓葉娃兒藤總提物藥理試驗表明,其能顯著提高小鼠痛閥,與東莨菪鹼合用有顯著協同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