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圓寂寺
- 位於:蓮花峰北
- 始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
- 記錄:《九華紀勝》
伏虎庵,傳說,圓寂寺,
伏虎庵
明景泰年間(1450—1456)青陽人章憨禧“舍田50畝於寺”。清代中葉寺荒廢。據清道光陳蔚《九華紀勝》卷十六載:“拾寶岩在蓮花峰北。岩東麓舊有圓寂寺,初名伏虎庵,為伏虎禪師道場。梁天監二年建。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賜額“圓寂寺”。寺前有“果老石”,一名“驢跡石”。
傳說
相傳張果老曾策蹇觀花於此。寺上方有白龍池,池側為白龍廟,亦天監初建。今寺廟皆不存。惟石左有廣福禪林,石稍下有伏虎庵,乃後人所建者。”陳蔚對舊志中關於圓寂寺原是甘贄之宅及建於唐開元年間之說進行了考辨。<考異》日:“《江南通志》云:圓寂寺在縣拾寶岩,本甘贄故宅。梁天監二年建,為伏虎禪師道場。按:寺雖賜額於趙宋,實肇始於蕭梁。不思甘贄唐人也(《五燈會元》稱甘贄道者久參普願禪師,貞元十一年卓錫貴池之南泉寺,太和八年示寂),豈它有舍唐行者之隱居為梁禪師之蘭若哉?或因甘贄舍宅為龍門寺而誤歟!然其誤自何蒲溪《九華記》始也。厥後各志遂承其謬。明郡志又雲唐開元間建,不足辨也。”而清光緒周贇《九華山志》疑“梁武天監”為“南唐楊吳天祐”之誤,故斷言:“甘贄於唐天祐中舍宅為伏虎禪師道場。”此推演附會之說,更不足為據。圓寂寺在宋太平興國五年被朝廷賜額後,頗為興盛。元初詩人陳岩《拾寶岩》詩原注“位於圓寂寺西南”;詩曰:“梵王住在光明殿,萬寶真同瓦礫看。玉塊金沙隨地有,好來擷取人中單。”
圓寂寺
位於九華後山(青陽縣蓉城鎮楊沖村拾寶岩)。本甘贄故宅,南朝梁天監二年(503)(清·周贇編《九華山志》認為唐天祐二年即公元905年)舍為伏虎禪師做道場,初名“伏虎庵”。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朝廷賜額。1959年尚住僧人,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