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總收入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畜牧業收入7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5頭,肉牛1頭,肉羊1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工資性收入5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182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在省內務工3人。
基礎設施
全村有14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3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4公里。
農戶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 農村經濟總收入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畜牧業收入7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5頭,肉牛1頭,肉羊1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7戶,共鄉村人口153人,其中男性80人,女性73人。其中農業人口152人,勞動力7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風景完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鎮屬中學中學。
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23公里。
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小學生16人,中學生7人。
村務公開
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6.4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
1、進村主幹道為土路,且坡比大,村間道路未硬化,雨天難於通行,民眾生產生活交通困難,居住環境差;
2、土地瘦薄,人均占有耕地少;
3、海拔位置高,氣候冷涼,山高坡陡,自然條件差;
4、教育滯後,人口整體素質不高;
5、未實施農村電網改造;
6、離鎮政府和村委會較遠,民眾就醫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爭取項目資金和企業支持,對進村主幹道進行維修和改善2公里,農戶投資投勞硬化村間道路400米,改善村容村貌;
2、實施農村電網改造;
3、加強農村教育,加大農村科技培訓力度,戶均至少掌握1門實用技術;
4、實施村村通工程,開通閉路電視網路,戶戶通閉路電視;
5、全部耕地實施良種化、標準化種植,提高單產,增加產量;
6、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40人。
7、種植核桃60畝;
8、大力發展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生豬存欄150頭、出欄130頭、牛3頭;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557元增加到1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