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根據其所處地理位置和工作職能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園壩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Yuánbà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所屬地區:重慶
- 所屬國家:中國
園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根據其所處地理位置和工作職能得名。
園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根據其所處地理位置和工作職能得名。地名含義因其境內有上、下兩個大園壩,故得名園壩村。同時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設立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1997年得名。2002年停止使用。1...
園石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因所在位置及工作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原名和平,後以境內的園石壩而更名。應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名園石壩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1年命名和平村。1958年為和平大隊。1981年改名園石壩大隊。1984年更名為園石壩村。1993年隸屬隆盛鎮。2001年併入石樑村,隸屬隆盛鎮。
壩灣村村民委員會 壩灣村村民委員會,由新溝鄉命名並經區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壩灣自然村命名。歷史沿革 後因行政區劃改變,鎮鄉發展建設建設而撤併消失。
海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經職能部門審核審查後報送縣政府審批同意命名。地名含義 境內有一座院壩,以石嵌成,在當地方言中海即嵌之意,故名海壩村。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而設立海壩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1年改保為村取名蓋坪村。1958年改稱管理區。1962年設海壩大隊。1983年改稱海壩村。2002年撤銷...
青年壩村村民委員會 青年壩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有一大壩名青年壩,且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隸屬於大同公社,成立青年壩大隊。1969年隸屬於躍進公社。1971年隸屬於單王公社。1983年隸屬於單王鄉,成立青年壩村。2004年,青年壩村與東台村合併,成立福和村。
新壩村民委員會 新壩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新壩鎮命名。歷史沿革 1960年建大隊。後消亡。
老壩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老壩,該村建立時間較早,又因李氏家族在此居住時,為了農業豐收,建壩攔水,故得名。歷史沿革 原為老壩大隊,屬謝墩公社;1983年改為謝墩鄉,老壩村屬之;1993年謝墩鄉併入廣岩鄉,老壩村屬之;2004年廣岩鄉併入炎劉鎮,老壩...
壩溝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境內地名壩溝得名。地名含義 地處山溝、靠衛星水庫堰壩,得名壩溝,村沿用其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壩溝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屬茨竹鄉第十二村。1958年稱中和管區。1962年為寨坪公社中和大隊。1981年更名為壩溝大隊。1984年更名為壩溝村。2003年衛星村...
壩陽村民委員會,1984年實行政社體制改革,由壩陽大隊改為壩陽村民委員會,2016年併入林源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此村田壩寬闊,陽光充足,故名壩陽。歷史沿革 本村據傳說來至於江西絨蔣大丘,民國時期叫為信用鄉,伍保村,1952年、53年成立互助組,1956年由初級社轉壩陽坪高級設,1958年設壩陽坪大隊;1959年...
長壩村村民委員會 長壩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改設村委會由福渡鎮填寫上報,並報政府審批得名 的 地 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長壩自然村,故名。歷史沿革 1968年實行政社合一時改為長壩大隊,1983年將人民公社將鄉改為長壩村委會。2003年左右因區劃調整撤銷。
新壩村村民委員會,以其寄予的美好願望和標誌性地物 而得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其取“初始、全新”之意,且鄰近肥全壩,故得名新壩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為新壩大隊,屬新興人民公社;1962年隨著區劃調整,隸屬章輝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間屬東風人民公社;1968年復屬章輝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
王壩村村民委員會 王壩村村民委員會,由雍南鄉命名並經區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王壩自然村命名。歷史沿革 政民(85)68號檔案批准設立。後因行政區劃改變,鎮鄉發展建設建設而撤併消失。
壩里村民委員會,以境內壩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所在行政區域和職能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夕屬龍華鄉。解放後屬勝利鄉。1958年秋屬銀鷹公社,次年屬新城公社周屋大隊;1961年屬南豐公社,由周屋大隊分出為壩里大隊;1966年又屬新城公社,壩里併入周屋大隊;1968年周屋、南豐、橋西大隊並為勝利大隊;1972年由...
楊壩村村民委員會 楊壩村村民委員會,由雍南鄉命名並經區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一道壩,民眾多數姓楊,故名。歷史沿革 後因行政區劃改變,鎮鄉發展建設建設而撤併消失。
漁壩村村民委員會 2019年12月,獲得“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
壩背村村民委員會 壩背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以大隊建行政村取名壩背村。2016年合併到新屋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前有壩,村後有山,取名壩背山,後簡稱壩背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隊時叫新屋大隊,1961年分隊後以駐地命名壩背大隊。1984年4月,以大隊建行政村後改為壩背村。2016年合併到新屋村。
壩法村民委員會是貴州省的地名,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鎮社合一、撤鄉建社,建立壩法生產大隊;1984年5月,冊亨縣進行機構改革,實行政社分開,建立壩法村,成立壩法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布依語“壩法”指一份好田,水稻茂盛,糧食飽滿...
大園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理位置和職能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境內有個地方因住戶種的菜園子較大而得名大園子,該村以大園子地名命名為大園村。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初期置為村。1958年改村為管區。1961年更管區名大隊。1964年...
陶壩村民委員會 陶壩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駐地位於陶壩,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立陶壩大隊,1983年體改更名為陶壩村委會,1993年撤區並鄉,歸屬南照鎮管理,2007年村級調整,併入富壩村村民委員會,隨之消失。
鹽壩村村民委員會 鹽壩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汪洋鎮人民政府命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鹽井壩,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鹽壩村,1958年為鹽壩大隊,1984年更名為鹽壩村,2007年鹽壩村併入民力村。
民國時期,實行新憲制,改區、聯保為鄉(鎮),隸屬丁里鄉;1958年,建立壩恩生產大隊,成立壩恩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隸屬雙江區路吉公社;1984年,冊亨縣行政區劃變動,壩恩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更名為壩恩村民委員會,隸屬路吉鄉;1991年,實行建鎮並鄉撤區,壩賴鄉、路吉鄉和打賓鄉的頂肖村、偉俄村、打賓村...
一壩村村民委員會 一壩村村民委員會,具體產生時間缺考。地名含義 具體含義缺考。歷史沿革 現已併入別村,地名廢止。
壩灣村委會隸屬秧壩鎮;1998年,壩灣村委會隸屬秧壩鎮;2007年,實行村級整合,將八艾村與壩灣村合併成為大偉村,撤銷壩灣村建制,壩灣村成為歷史地名。地名含義 布依語“壩”指代的是田壩的意思,“灣”指山灣。“壩灣”意為建在山灣田壩上村寨。村委會以所在居民點名稱(壩灣)得名壩灣村民委員會。
城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理位置和職能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原名楊家,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因縣內有重名,以境內土城壩地名更名為城壩村。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為保。解放初期建村時,以楊家壩地名命名楊家村。1958年名楊家管區...
銅壩村村民委員會 銅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形地貌命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有一壩子,以前人們在壩上煉銅,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歷史地名,已消失。
方壩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方壩自然村,方姓於水壩旁建村,故得名方壩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建置三義鄉,屬之;1958年政社合一改為三義人民公社,方壩大隊屬之;1969年隨三義公社併入劉崗公社;1972年恢復三義公社,屬之;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
外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境內地形地貌及其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地勢平坦,處於鐵路外邊而得名外壩村。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德感鄉十三保,1949年改為光明村,1958年由新農村、海螺村、目光村的一部分組成,改為外壩管理區,1962年改為外壩大隊,1984年...
壩張村民委員會 壩張村民委員會,由伍明鎮命名並報縣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後宅,壩西、姚宅、姜宅、王莊的統稱。 據傳1938年黃泛後此處修堤壩,因張姓較多,故稱 壩張營。歷史沿革 1969年建壩張大隊,1984年2月成立壩張村民委員會,以駐地現張營得名。2006年區劃調整合併,取消該民眾自治組織。
楊柳壩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境內地理實體及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由於此地有一小壩子,有株很大的楊柳樹,故名楊柳壩。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故設立楊柳壩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早年名為三合,1981年更名為楊柳壩大隊,楊柳壩大隊隸屬原玉屏公社。1983年...
一、居民委員會 ·青梅路社區·京兆路社區·馬克思街社區·長壩社區·東山社區 二、村民委員會 ·中梁村·金花村·大壩村·杏花村·普子村·五一村·揀銀岩村·柳橋村·分水嶺村·雲霧村·紫雲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元壩鎮地處昭化區東北部,東鄰柳橋鄉和揀銀岩社區街道,南靠紫雲鄉,西接利州區大石鎮和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