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系與中國對外關係

國際體系與中國對外關係是張峰撰寫的一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體系與中國對外關係
  • 作者:張峰
  • 導師:胡禮忠
  • 學科專業:國際關係學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歷史演進與當代建構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張峰著
導師
胡禮忠指導
學科專業
國際關係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中外關係 對外政策 國際關係
館藏號
D822
館藏目錄
2010\D822\2

內容簡介

本文以體系內行為體地位和性質的變化作為判斷國際體系變遷的標準,考察了國際體系與中國對外關係的歷史演進和當代建構。研究重點著眼於兩個層面:體系層面,考察不同時期中國所處的國際體系的結構、進程及其歷史演進;國家層面,探討不同國際體系下中國對外關係的定位、內容、方針及其特點。 本文認為國際體系與中國對外關係的歷史演變主要經歷了四個時期: 一,東亞封貢體系時期。封貢體系萌發於先秦時期,形成於西漢,在唐朝中期達到鼎盛,而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則標誌著封貢體系的瓦解。作為相對封閉的區域體系,在其存在的同時,世界的其他區域也分別存在著希臘城邦體系、阿拉伯帝國體系、歐洲中世紀體系等不同的區域體系。封貢體系在體系結構上主要表現為天下一統和內外差序的格局,在體系進程上則主要表現為有序性以及和平性。在封貢體系下,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定位突出地表現為天下主義;和為貴、天子守在四夷、以人文化成天下則是中國主要的對外關係方針;而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之間的南北對抗以及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的冊封與朝貢則構成了中國對外關係的主要內容。 二,不平等條約體系時期。不平等條約體系發端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形成於《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濫觴於《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不平等條約體系形成的進程中,同時交錯著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近代主權國家體系與傳統東亞封貢體系之間的鬥爭,交織著侵略與反抗、先進與落後兩種不同性質的矛盾。在不平等條約體系下,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定位經歷了從“天下”到“國家”的轉型;西力東侵與西學東漸則構成了中國對外關係的主要內容;伴隨著近代國家主權意識的逐步興起以及中西關係的演變,中國對於不平等條約體系的方針則經歷了從守定和約到修約和廢約的轉變。 三、冷戰主權國家國際體系時期。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徹底砸碎了套在巨人脖子上的不平等條約體系的枷鎖,作為主權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與此同時,國際體系分裂成分別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東西兩大陣營,競爭與制衡成為這一時期國際關係的主要特點。在冷戰國際格局中,中國對於近代以來形成的以西方為主導的主權國家國際體系中經歷了從對抗到游離再到融入的角色定位,中國對外關係的方針經歷了由革命到務實的轉變,一邊倒、兩個拳頭打人、一條線、獨立自主、不當頭、不稱霸則構成了不同階段中國對外關係的不同內容。 四、後冷戰主權國家國際體系時期。1991年蘇東劇變後,國際社會開始走出冷戰陰影並逐步邁入全球化時代。非國家行為體的興起、全球公民社會的出現、全球治理的發端以及國際法權威的加強等,既對主權國家國際體系構成了越來越明顯的挑戰,也使中國外交面臨著重大的挑戰與機遇。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很難繼續保持在開發中國家這一定位上,崛起的大國成了中國國內社會和國際社會對中國認同的基礎。中國早已不是國際體系的對抗者;也不再只是國際體系的參與者;中國更應該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成為國際體系的建設者。在“韜光養晦”的同時“有所作為”。積極開展大國責任外交,發揮在國際體系中的大國作用;大力推進多邊外交,提高參與和創設國際議題的能力;深入開展多層外交,把公民社會納入外交的視野與平台,正在並勢將越來越成為中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方針和基本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