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的女性主義觀照

《國際關係的女性主義觀照》是胡傳榮撰寫的一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關係的女性主義觀照
  • 論文作者:胡傳榮著
  • 導師:胡禮忠指導
  • 學科專業:國際關係學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權力、衝突與發展問題的社會性別分析
外文題名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國際關係學 性別差異 女性
館藏號
D80
館藏目錄
2010\D80\2

內容簡介

國際關係學自產生時起,各種視角和方法層出不窮,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第三次爭論更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著稱。60年代西方婦女運動的爆發促使女性主義學術向該領域滲透。它以獨特的視角向主流學說發起挑戰,成為該學科極富活力的學派之一。 女性主義以社會性別為其核心概念,通過探究社會對男女差異的看法以及兩性之間的社會關係,解釋社會文化的某些深層次因素。就國際關係學而言,女性主義通過揭示被性別中立的表象所掩蓋的歧視女性的本質,提出了如何理解和是否尊重世界的多樣性等事關整個人類未來的重大問題。 本論文對社會性別、女性主義等基本概念加以辨析,對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說的本體論、認識論以及它同主流學說的關係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從權力與安全、戰爭與和平、發展與秩序等三個方面,考察女性主義對主流學說的剖析及其相關見解,綜合探討國際關係學知識體系的建構與體現於其中的社會性別觀念的互動關係。論文認為,社會性別觀念反映的是不同性別群體間的社會關係,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則是在主權國家間的交往中形成的,兩者貌似互不相關,卻通過寓於其中的文化背景相互聯繫。性別觀的形成離不開特定的社會環境,包括一個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位置;而在婦女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推動下產生的女性主義學術,也促進著傳統文化的改造和國際關係學觀念的變革。國際關係學中的女性主義學派,不僅積極促進該學科關注以往被忽視的女性及其為維繫國際體系的運作所做的大量工作,而且努力通過為同樣被忽視的與女性相關連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正名,批判該學科中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文化。同時,無論是在國際關係的理論還是實踐層面,女性主義都反對將任何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同某一特定的性別聯繫在一起,力求破除傳統社會性別觀念及其所體現的價值取向的束縛。 對主流國際關係學說及其在權力與安全、戰爭與和平、發展與秩序等重大問題上的見解,女性主義學派在批判其所蘊含的社會性別歧視的同時,並未全盤予以否定,而是倡導相互之間富有建設性的商談。它的許多見解超越了對男女平等的單純追求,例如,女性主義反對現實主義把權力看成人對人的控制,把本國的安全建立在威懾其他國家的基礎上,而是在強調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既依靠自己的努力實現獨立自主,又通過彼此間的理解、尊重與合作謀求整個世界的長治久安。女性主義不把和平僅僅定義為沒有戰爭,認為它不但意味著消除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暴力,而且需要建立一個所有國家的主權、所有人的基本權利都得到尊重的世界。對於發展,女性主義指出,它不僅意味著物質財富的增長,應當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類生活其他方面的發展。發展不僅要公正地滿足每個人的需要,而且要確保環境安全。它必須通過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來加以實現。它們對解讀國際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也豐富了國際關係的理論與實踐。 在對女性主義國際關係學派進辨析的基礎上,本論文嘗試運用中國的材料對這一來自西方的學說進行檢驗。中國有著不同於西方的政治文化傳統,但雙方在處理國與家、公共與私人的關係等問題上具有明顯的相似性:對女性的歧視在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中同樣根深蒂固。況且,中國無論是在與國際社會對抗,還是自覺地融入其中時,都不得不熟悉或遵守其中的遊戲規則,從而深受後者所體現的社會性別觀念的影響。在中國倡導構建和諧世界的過程中,推動社會性別平等應當成為中國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的基礎環節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