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改革

國際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改革

《國際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改革》是一本圖書,作者是王勝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改革
  • 作者:王勝邦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頁數:340 頁
  • ISBN:9787504968555
  • 定價:45.00 元
內容簡介
《國際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改革》介紹了萊因哈特和羅格夫(2009)的鴻篇巨製《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認為,過度負債是歷次金融危機的共同主題,無論是政府、銀行、企業和消費者,繁榮時期的過度舉債會造成很大系統性風險。2012年6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論文《金融過度發展》(Too Much Finance)認為,當經濟體的私人部門信貸占GDP達到100%時,金融對產出增長的負面效應就開始顯現(Arcand,Berkes & Panizza,2012)。無獨有偶,2012年9月國際清算銀行經濟學家Cecchetti和Kharroubi的實證分析也表明,金融部門規模對產出增長的效應呈現倒u形,在私人部門信貸占GDP比例超過100%(銀行信貸占GDP比例超過90%)之前金融部門擴張與實體經濟成長攜手同行;越過該點後,金融將拖累經濟成長。由於上述實證分析抽象...(展開全部) 《國際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改革》介紹了萊因哈特和羅格夫(2009)的鴻篇巨製《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認為,過度負債是歷次金融危機的共同主題,無論是政府、銀行、企業和消費者,繁榮時期的過度舉債會造成很大系統性風險。2012年6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論文《金融過度發展》(Too Much Finance)認為,當經濟體的私人部門信貸占GDP達到100%時,金融對產出增長的負面效應就開始顯現(Arcand,Berkes & Panizza,2012)。無獨有偶,2012年9月國際清算銀行經濟學家Cecchetti和Kharroubi的實證分析也表明,金融部門規模對產出增長的效應呈現倒u形,在私人部門信貸占GDP比例超過100%(銀行信貸占GDP比例超過90%)之前金融部門擴張與實體經濟成長攜手同行;越過該點後,金融將拖累經濟成長。由於上述實證分析抽象掉了制度和結構性因素,具體結論的普遍適用性還值得商榷,但這些研究表明,金融業發展確實存在一個最優規模。該結論對正處於改革轉型和快速發展階段的中國金融業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我們無法準確把握中國金融業的最優規模,但應該“從鄰居的不幸中吸取教訓”,重新思考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之間的關係,抑制過度運用金融槓桿的衝動,更多地關注金融業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以期將來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就是不一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