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科技創新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重大國家戰略常用關鍵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重大國家戰略常用關鍵字。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重大國家戰略常用關鍵字。1中心建設北京科技創新中心集中了大量優質科教資源,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高校、...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是國家對香港的發展定位。習近平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憑藉在“一國兩制”、司法制度、智慧財產權和科研實力等多方面的優勢,再加上國家“十三五”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帶來的機遇,具備條件成為國際創新科技...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是為了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支撐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北京市實際,制定的條例。該條例是北京市關於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向性、基礎性、綜合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規。2024年1月25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高票...
北京大學上海臨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下稱“中心”)是2021年3月由北京大學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約合作的“科技創新型平台”,雙方共同打造臨港新片區服務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提升全球創新策源能力的重要載體,共同建設面向產業創新需求、促進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協同的新型研發...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科技部與北京市共建項目。目標到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成為世界科學前沿和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全球創新要素匯聚地。發展歷史 2023年4月,部市共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場推進會議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召開 。2023年5月,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將聚焦物質科學、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三大板塊的交叉會聚和跨界融合,構建面向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國際科技前沿的創新生態圈。 通過若干年努力,打造具有世界水平、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我國知識和技術創新的國際策源地,全球化開放合作的創新生態區和改革試驗田。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2月18日發布,提出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2021年2月2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在廣州召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兩周年廣州推進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情況發布會。兩年來,廣州市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模式與路徑》是202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國際國內有關國際科學中心的內涵特徵,系統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基礎條件、實踐經驗、現實挑戰,對比分析世界主要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經驗做法,提出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澳門與珠三角...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網路服務平台推出用戶中心、科創熱榜、虛擬展廳、三城一區、科創服務等一系列創新服務,為創新創業主體高質量發展賦能。2022年9月27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正式升級上線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網路服務平台(京科),平台將及時傳遞科技創新領域最新、最熱的前沿動態,並匯聚科技創新主體最關注、最需要的...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評估報告》是為最佳化北京科技戰略布局、支撐高質量發展貢獻工程科技力量,2023年5月在全球工程創新論壇上發布的報告。發布 2023年5月26日,中關村論壇全球工程創新論壇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布《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評估報告》。內容 評估認為,北京原始創新和科技源頭供給能力...
檔案指出,要在若干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形成滿足產業創新重大需求、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家技術創新網路,攻克轉化一批產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帶動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催生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推動若干重點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打響了金山區重點區域轉型的“第一槍”。發展規劃 上海灣區東湖國際創新中心將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生命健康為支撐產業,建成後預計吸引集聚不少於150家科技創業企業、30家企業總部和10000名高知高智科技人才,成為華東前沿產業賦能的新平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引擎、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新視窗。
2021年11月24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新聞發布會。主要目標 中關村科學城“十四五”主要目標是: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達11%以上,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科學城,在大信息等領域湧現一批前沿科技成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綜合經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勞動生產...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研究》是2021年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士運。本書從歷史演變、全球戰略競爭格局、政策演變的視角,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內涵、功能特徵、網路結構進行了研究,以集聚功能、原創功能、驅動功能、輻射功能、主導功能為框架構建了三級評價指標體系。內容簡介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研究...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GIHI)是由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CIDEG)和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團隊聯合開發的指數,自2020年開始逐年跟蹤和深入刻畫了全球創新發展的最新趨勢。簡介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是自然集團...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2(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GIHI2022),通過科學中心、創新高地、創新生態等三個維度的31項指標,對全球100個城市(都市圈)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反映出了世界創新版圖變化趨勢以及國內重要城市的創新表現。GIHI2022顯示,紐約、舊金山—聖何塞、北京、倫敦、波士頓、粵港澳大灣區、東京、...
國際院士科技創新中心 由國際高新技術研究院聯合國際多家頂級科技平台機構、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等國際國內頂級科技智庫共同成立。組織結構 於建華是國際院士科技創新中心主任 發展歷史 2022年,國際院士科技創新中心(ASTIC)成立。社會影響 打造服務全球的“人才庫、專家庫、項目庫、資財庫、品牌庫”,導入各部委政策、...
民間國際科技創新服務聯盟長三角中心於2024年3月14日成立。成立背景 民間國際科技創新服務聯盟於2023年4月正式發起成立,聯盟以“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為工作定位,以“構建新格局下對外科技合作體系、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匯聚國內外科技創新服務力量,搭建民間國際科技創新...
國際元宇宙(海南)創新中心旨在匯聚全球智慧,強化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元宇宙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套用,為全球科技協同開闢了新的合作平台,為元宇宙+賦能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建設目標 國際元宇宙(海南)創新中心致力於打造一個多元化、開放式的元宇宙生態圈,匯聚全球資源,孵化前沿技術,加速...
《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經驗、啟示與路徑》是2015年7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平。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家嘴研究基地2015年度重點課題,在深入分析界定國際創新中心的內涵和特徵的基礎上,探討建設國際創新中心對城市功能支撐和引領的作用機理,同時在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上海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提出...
上海國際算法創新基地,於2023年2月25日在全球人工智慧開發者先鋒大會開幕式上揭牌,是聚焦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基地。發展歷史 2023年2月25日,在全球人工智慧開發者先鋒大會開幕式上,上海國際算法創新基地揭牌。研究方向 上海國際算法創新基地由北京大學、上海臨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協助引入,聚焦人工智慧領域基礎理論和底層...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家嘴研究基地2015年度重點課題,在深入分析界定國際創新中心的內涵和特徵的基礎上,探討建設國際創新中心對城市功能支撐和引領的作用機理,同時在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上海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提出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路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