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最新進展

國際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最新進展

《國際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最新進展》一書的作者是王菊英,出版時間是 2010年4月1日。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際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最新進展
  • 作者王菊英
  • ISBN:9787502776886
  • 定價: 70.00元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年4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際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最新進展》綜述了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和海洋環境保護組織在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領域中的最新工作進展,有所側重地剖析了它們各自的海洋環境管理框架、監測計畫和評價方法。該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圖文並茂,在較為全面地反映國際上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最新進展的同時,既注重了突出國際先進監測和評價方法學的科學性,又結合我國的海洋監測實踐評價其借鑑意義,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該書對於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事業的發展規劃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對從事海洋環境監測和評價的廣大工作者來說,該書也是一本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OSPAR海洋環境保護現狀及最新進展
1.1 OSPAR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概述
1.1.1 背景情況
1.1.2 總體目標
1.1.3 監測與評價體系設計
1.1.4 指導原則
1.1.5 與海洋研究的關係
1.1.6 項目管理
1.1.7 進程安排
1.2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戰略
1.2.1 項目背景
1.2.2 項目設定
1.2.3 最新進展
1.3 富營養化戰略
1.3.1 項目背景
1.3.2 項目設定
1.3.3 最新進展
1.4 有害物質戰略
1.4.1 項目背景
1.4.2 項目設定
1.4.3 最新進展
1.5 放射性物質戰略
1.5.1 項目背景
1.5.2 項目設定
1.5.3 最新進展
1.6 海上開發活動戰略
1.6.1 項目背景
1.6.2 項目設定
1.6.3 最新進展
1.7 OSPAR海洋環境質量的綜合評價
1.7.1 項目背景
1.7.2 項目設定
1.7.3 最新進展
1.8 結語
參考文獻
第2章 澳大利亞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最新進展
2.1 澳大利亞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概述
2.1.1 背景資料
2.1.2 澳大利亞的海洋協調管理機構
2.1.3 澳大利亞的水質管理策略
2.2 澳大利亞主要的近岸和海洋污染問題
2.2.1 海上污染
2.2.2 陸源污染
2.2.3 海洋傾廢
2.3 澳大利亞水質監測
2.3.1 澳大利亞水質監測與報告體系
2.3.2 河口及海洋水質目標
2.4 監測與評價個案1-生態健康監測計畫EHMP
2.4.1 背景情況
2.4.2 河口/海灣監測評價方法
2.5 監測與評價個案2-河口狀況評價
2.5.1 河口介紹
2.5.2 河口健康狀況評價體系
2.5.3 河口狀況評價結果
2.6 結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加拿大海洋污染監測與評價進展
3.1 海洋監測管理
3.2 監測計畫
3.2.1 有關趨勢性監測與評價方面的計畫
3.2.2 清單和分類系統
3.3 加拿大未來海洋監測和評價工作的方向
3.4 大西洋區域監測項目(AZMP)
3.4.1 監測目標
3.4.2 工作原則
3.4.3 監測指標和監測頻率
3.5 緬因灣監測(Gulfwatch)
3.5.1 緬因灣概況
3.5.2 全海灣監測面臨的困難
3.5.3 綜合的全海灣監測計畫(Gulfwatch計畫)
3.6 北極監測和評價計畫(AMAP)
3.6.1 概況
3.6.2 主要目標
3.6.3 監測計畫內容
3.6.4 監測策略
3.6.5 監測頻率
3.6.6 數據匯集和整理
3.6.7 評價結果
3.7 結語
參考文獻
第4章 歐盟水框架指令(WFD)下的河口與近岸水體監測與評價
4.1 歐盟水框架指令(WFD)概述
4.1.1 背景
4.1.2 WFD的主要特點
4.1.3 WFD的檔案體系及內容
4.1.4 主要工作時間表
4.2 歐盟水框架指令下的河口水與近岸海水監測與評價
4.2.1 水體的生態學類型確認
4.2.2 確定每種水體類型(亞類)的背景環境
4.2.3 確定生態參數各質量狀態級別的閾值
4.2.4 水體環境狀態的監測
4.2.5 水體環境狀態的評價
參考文獻
第5章 美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評價
5.1 近岸水域狀況的評價體系
5.1.1 數據來源
5.1.2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和用途
5.1.3 針對水生生物使用功能的評價體系
5.1.4 保護人類食用安全的評價體系
5.1.5 分級標準匯總
5.1.6 綜合指標的求算
5.2 美國近岸生態狀況的評價結果
5.2.1 水質指標
5.2.2 沉積物質量指標
5.2.3 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指標
5.3 《全國河口計畫近岸狀況報告》介紹
5.3.1 《NEP報告》數據來源和分析
5.3.2 指標體系及分級標準
5.3.3 綜合指標的求算
5.3.4 NEP河口近岸生態狀況的評價結果
5.3.5 全國近岸生態狀況與NEP河口近岸生態狀況比較
5.4 其他近岸海域評價計畫簡介
5.4.1 近岸海洋環境狀況的評價計畫
5.4.2 貽貝和牡蠣中化學物質濃度的現狀和趨勢
5.4.3 魚的內分泌紊亂:近期研究和成果評價
5.4.4 魚類消費提示報告
5.4.5 海灘警告和關閉制度
5.5 部分關注焦點介紹
5.5.1 大西洋海岸環境指標合作研究組(ACEINC)
5.5.2 關於珊瑚礁健康狀況的報告
5.5.3 赤潮(有害藻華,HAB)
5.5.4 全國河口研究保護系統
5.5.5 外來物種
參考文獻
第6章 海產品污染監測、評價及安全食用建議
6.1 海產品污染監測
6.1.1 目標生物種選擇
6.1.2 目標分析物的選擇及優先順序
6.1.3 目標分析物的篩分值(SV)
6.1.4 現場實驗程式
6.2 海產品食用風險評價
6.2.1 危害鑑定
6.2.2 劑量-回響評價
6.2.3 暴露評價
6.2.4 風險特徵的描述
6.3 安全食用提示
6.3.1 一種海產品單一化學品暴露的食用限量的計算
6.3.2 多種海產品單一化學品暴露的食用限量的修正
6.3.3 多化學品暴露的食用限量的修正
6.3.4 海產品食用建議的表現形式
6.4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A OSPAR富營養化狀況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附錄B 生態質量目標EcoQO
附錄C 海洋環境中有害化學物質的生態風險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