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八日是“世界新聞記者日”或“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其目的是喚起全世界的新聞工作者加強團結、努力工作、認真采寫真實報導、揭露戰爭販子的反動面目、及時報導事件發生的真象、打擊壞人壞事,保衛世界和平。九月八日為紀念捷克斯洛克氏族英雄、共產黨員、新聞記者尤利烏斯·伏契克於1943年9月8日被德國法西斯殺害的紀念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新聞工作者日
- 舉辦時間:每年九月八日
- 別名: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
- 目的:喚起全世界的新聞工作者加強團結
簡介,相關來歷,職業分析,
簡介
新聞記者,是指專職於新聞工作機構中從事採訪報導社會上的新聞的專業從業人員。包括編輯、採訪、評論人員等。中國的新聞機構最初是采編合一的。19世紀70年代開始設立專職的採訪人員,最初時不叫“記者”,而稱為“訪員”、“訪事”、“報事人”等。19世紀90年代後才開始稱採訪人員為“記者”。
新聞,是指新近發生或變動的事物、事實信息,一般需經過傳播者選擇,並借於語言、文字、圖像等符號載體及時傳播。由於生產力的發展與人際交往的頻繁出現從事採集與傳播新聞的社會職業,並逐步成為各種政治力量、社會集團的宣傳手段和輿論工具;在商品經濟發達的社會裡,新聞也成為一種商品。
國際記者協會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盟國和自由國家新聞工作者聯合會”。1946年6月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通過決議更名為“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現有會員國120多個。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宗旨是,幫助各成員國交換新聞,以自由、真實、維護和平、保護新聞工作者的權利和人身安全,新聞記者要尊重事實、客觀公正報導,不允許有誹謗性、中傷性、虛假性的報導等義務。
相關來歷
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國際記協”,英文縮寫“IOJ”。1946年6月由前蘇聯、波蘭等國在哥本哈根成立。其創建任務是:幫助自由、真實地交換新聞、維護和平,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國際諒解,捍衛人民獲得真實準確新聞的權利,保護記者的權益。1947年記協二大後,11個主要西方國家退出記協,並於1952年成立了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國際記聯”),分裂後的記協將總部遷到布拉格。
1958年5月,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代表大會上,通過了號召全世界的新聞工作者舉行“國際團結日”的決議。決議指出:“為了表示對因從事爭取和平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而受迫害的新聞工作者的同情,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號召全世界新聞工作者定出一個團結日,把這一天的工資的全部或一部分捐作國際團結基金。“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處於1958年6月26日會議,確定每年9月8日為“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簡稱為“世界新聞記者日”。
國際記協的活動1990年前主要受前蘇聯、東歐國家的影響。它在世界120個國家有自己的會員,並用英、法、德、俄、西5種文字出版機關月刊《民主新聞工作者》,以及《國際記協新聞通訊》。1990年,它在辛巴威召開的代表大會,通過了新的章程,發布了新的宣言。
尤利烏斯·伏契克生平
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的來歷,它與一起悲劇有關。換句話說,這一天是一位勇敢的新聞記者的犧牲紀念日,他堅持新聞自由,決不妥協讓步,反法西斯戰鬥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這位偉人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記者尤利烏斯·伏契克,1903年2月23日出生於布拉格附近的一個小鎮([譯者注]伏契克出生於布拉格斯米霍夫工業區)。他17歲時就向捷克斯洛伐克革命左派所辦的報紙投稿。在那之前,他12歲時,就已為父母和妹妹編寫了一份叫做“斯拉夫人”的手抄本來回應一戰的恐怖,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份雜誌。通過這種方式,他的革命性文筆逐漸變得尖銳起來。
然後,他加入紅色權利報,從那開始以筆和紙同納粹德國鬥爭。最終,納粹在六十年前的1943年9月8日失敗,但他們也在同一天處死了他。後來,為紀念他逝世,9月8日被確立為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
1929年,由於世界範圍的經濟衰退,捷克面對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許多工廠停工、人民失業,此時伏契克訪問了前蘇聯,回國後,他作為一位社會主義活動者積極工作。他於1943年4月被捕、拘禁([譯者注]伏契克於1942年4月24日被捕),在獄中寫下《絞刑架下的報告》一書。
到目前為止,該書已被譯為90餘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過300多個版本,得到各行各業人們的交口稱讚。這是一本極富感情的文學性證詞,主要是為了反希特勒法西斯主義而作,伏契克在書中向全人類說:“人們,我愛你們,你們可要警惕啊!”
為紀念尤利烏斯·伏契克,世界各地不同組織為新聞工作者制定了許多獎勵,大多授予那些為和平、合作和增進國家間了解而出色工作的記者們。
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史家和評論家,他的文學工作在1939-1941年期間的捷克文學史上名列前茅。
尤利烏斯·伏契克不僅僅是以紙筆為武器的自由戰士,他也是新一代新聞工作者的老師。他關於記者的聲明是:從來就沒有一個能站在萬事之外的中立記者。這一聲明對全世界的記者做出了指導,那就是,新聞應該支持人民的自由。為此,應該以ABC公式來引導新聞,A代表準確(Accuracy),B代表均衡(Balance),C 代表可靠(Credibility)。具備所有這些特徵的新聞、論文甚至文學作品都會受到一般大眾的歡迎。
職業分析
新聞隊伍中的人員年齡結構趨於年輕,這是由新聞工作的特殊性質和工作強度所決定的。對於新聞敏感的要求以及工作的高強度,使得新聞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偏低。
中國記者網有關資料顯示,到2005年1月底,我國持有新版新聞記者證的新聞采編人員約達15萬人。在近15萬名新聞記者中,絕大多數為中青年,其中20~30歲青年人最多,占29%;30~40歲中青年人占27%;40~50歲中年人占24%;50歲以上者只有20%。新聞隊伍的年輕化,由此可見一斑。那么,新聞行業是否是吃青春飯的行業?在這一行業中的“老人們”真的就毫無優勢可言,“要么被炒、要么炒人(跳槽、轉行)”? 從傳媒業的行業特點、成熟傳媒市場的發展規律來看當然不是這樣。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經刊登一位美國同行的介紹:“在美國,各大媒體都不直接錄用剛畢業的學生,因為記者是一個最容易‘出錯’的職業。新手有時會丟三落四,採訪不到家、訊息報導不準確,文章出了偏差常會引發麻煩或者訴訟。所以大的媒體都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就是讓那些新記者們把錯誤出在地方報紙、地方電台,等他們成熟了,出錯少了再到大媒體來。能夠被大媒體看中時,這些記者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各大媒體都把有經驗的老記者當成‘寶貝’,給予高薪。” 即使是在國內普遍認為吃“青春飯”的電視媒體主持人行當,在美國的情形也不一樣。美國觀眾對青春靚麗而沒有太多內涵的主持人並不感冒,最受歡迎的是那些有學識、有經驗的主持人。比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著名節目《60分鐘》從1968年創始以來,原班人馬基本沒換,這個節目主持人和記者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70歲,但是《60分鐘》仍然是同類節目中最受歡迎的。 其實,稍有媒體工作經驗的人都會體會到“經驗”對一個新聞記者的重要性。 然而,就現狀來看,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那些曾經幹勁十足、才氣四溢的“老人”們精神疲沓、激情不再?而新手的工作激情和幹勁是有了,可是業務上只能從頭開始,原地踏步。究竟是應該“汰舊”還是“履新”? 作為一個從新聞業務崗位上成長起來的從業人員,筆者思考,只有引進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藉助先進的人力資源理念,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媒體的“新老”之惑、促進員工與企業一同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