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情

《國際政情》1936年3月15日創刊於廣東省廣州市,屬於政治類刊物,月刊,由學海書院國際政情調查室編輯,主任張君勵,副主任伍池藻,學海書院事務課發行,地址在廣州東山中山路一號,零售價每冊大洋五分,但第3期和第4期售價一角,每月十五日出版,館藏有第一卷第1期至第4期,共四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政情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6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分工明確,設有專門負責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和日本的撰述組,其發行要旨有二:“一曰以中國本身利益為立場。二曰以客觀態度,記述各國情形。”沒有固定的欄目,內容以反映世界各國政治、軍事、立法、財政、外交政策為主,主要介紹英國、美國、蘇俄、日本等國的外交政策、各國之間的政治交往、各國的重要政治事件以及國聯的狀況,如《蘇俄外交政策》《法俄協定》等,通過刊物的介紹,有助於了解當前國際上的政治情形,掌握各國最新動向,以適時調整本國的政治及外交政策。自第2期起,設有附錄,主要介紹各國的演講或宣言、各國大事記以及各國之間的條約、協定等,內容詳實,有助於更真切地了解國際政治動向和各國政策法案;第三期是“洛加諾條約研究專刊”,圍繞德國廢棄洛加諾條約這一事件,介紹了法俄國等國的態度,以及德國這一做法的背景、影響和下一步計畫;第四期是特大號,以日本、美國為主,介紹了他們的外交政策及財政狀況,如《羅斯福總統之外交政策》等,同時還梳理了洛加諾條約的始末,有助於幫助讀者理清這一事件的過程,加深對德國和該條約的認識。
《國際政情》刊載的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及外交等政策,有助於國人了解並研究各國政治動向,學習借鑑其經驗,謀求中國自立自強之道,是研究20世紀30年代英美等世界各國的政治形勢和動態以及抗戰時期中國面臨的國際背景的重要參考資料。

文化傳統

《發刊詞》(節選)
治事之要,當明事理,事理既明,則事之本末大小,瞭然在目,應付之方,隨之而得。個人之私事然,國家之大計,亦何莫不然。蓋人世之事,無論古今中外,雖變化萬千,其所以有今日之果,必有其所以成之之因。按理尋求,真相自得,此種淺常之理,凡生存於此繁複世界者,所當共知,而謀國者,更無論矣。
執此定則,以研究國際政治,而謀今日之中國所以自存之道。吾人固不敢必有若干重大成功,以福利於目前與最近將來之中國。然調查國際之事變,作知己知彼之準備,以求所以應付之策,自為今日要圖。
此種民族自救方策,革命以還,國人籌之已稔,其從事於國際政情之研究者亦多矣,獨惜其不免於意見龐雜,態度紛歧之病,其尤為詬病者,則遷就一己之感情,顛倒事實之是非。今日國中同情共產主義者,對於蘇俄國內情形,或外交政策,多方曲解,以惑眾聽。至於蘇聯謀我之毒計,則為之隱匿不道。其他同情於日本者,則舉同種同文之濫言,以言中日政策如何如何必要。至若親美親英親法者,更各迷於所好,而忘中國本身之立場。若此者,非吾人心目中所為最其實最切用之國際政情調查也。
本志之所以發行,其要旨可得而言者:一曰以中國本身利益為立場。二曰以客觀態度,記述各國情形。其所引為深戒者:一曰對於世界中各國,絕不先存愛憎之心,二曰不圖取悅於民眾,以圖一時之獲售。誠以國難深矣,非在平心靜氣之中,不易求得國家久遠之外交方策也。即偶有論斷,亦勉求其無背於上列旨趣,簡單言之,求國際事變之真相,作國策決定之參考,以共籌救亡之大計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