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度量衡局

國際度量衡局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Metrologie Legale-OIML)是一個從事法制計量工作的政府間組織。1955年10月12日根據美國、聯邦德國等24個國家在巴黎簽署的《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公約》成立。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國際法制計量大會(CGML),一般每四年召開一次。領導和諮詢機構是法制計量委員會(CIML),每兩年召開一次。常設機構是國際法制計量局(BIML),局址設在法國巴黎。CIML由每個成員國的一名代表組成。這些代表由其本國政府指定,必須是主管計量器具部門的在職官員,或者是在法制計量部門擔任正式職務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法制計量組織
  • 外文名: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Metrologie Legale-OIML
  • 成立時間:1955年10月12日
  • 性質:從事法制計量工作的政府間組織
簡介,技術委員會,歷史,宗旨,

簡介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Metrologie Legale-OIML)是一個從事法制計量工作的政府間組織。1955年10月12日根據美國、聯邦德國等24個國家在巴黎簽署的《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公約》成立。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國際法制計量大會(CGML),一般每四年召開一次。領導和諮詢機構是法制計量委員會(CIML),每兩年召開一次。常設機構是國際法制計量局(BIML),局址設在法國巴黎。CIML由每個成員國的一名代表組成。這些代表由其本國政府指定,必須是主管計量器具部門的在職官員,或者是在法制計量部門擔任正式職務者。
OIML的主要任務是:蒐集各國法制計量機構及法制計量器具的文獻和情報,確定法制計量的一般原則,制定並推薦國際性計量技術法規,組織新檢定方法和國際交流,協調國際間製造、使用和檢定計量器具中出現的技術和管理問題,推動國際計量立法的一致和促進國際貿易,促進成員國主管法制計量部門的聯繫。
OIML向成員國推進的技術法規有兩種:國際建議和國際檔案。截至1998年1月已制定國際建議126個、國際檔案26個。
BIML不設供試驗研究用的實驗室。技術工作原由負責指導秘書處(SP)和報告秘書處(Sr)的各成員國承擔。1993年10月第28屆CIPM會議上通過決議,實行新體制,按課題建立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SC),由各成員國分別承擔TC和SC的秘書處工作。現共設立18個TC。
截至1998年1月,OIML共有55個正式成員,46個通訊成員。
經國務院批准,我國已參加OIML,1985年4月25日起成為正式成員國。
擔任過OIML中國代表的有:1985~1987年為原國家計量局副局長宋永林,1988~1993年為原國家技術監督局副局長白景中,1994年至今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李傳卿。
1995年10月在北京成功地召開了OIML組織的4個法制計量方面的國際會議:第二次亞太地區法制計量論壇(APLMF)、開發中國家計量活動研討會、發展理事會、第30屆CIML會議。
參加OIML每年需按一定比例交納會費,新成員國需交入會費。
我國曆年都向OIML交納會費,近年每年會費約為3萬美元。

技術委員會

TC1 術語
TC2 測量單位
TC3 計量控制
TC4 測量標準與檢定裝置
TC5 電子儀器
TC6 預包裝產品
TC7 長度及相關量測量儀
TC8 流量測量
TC9 質量與密度測量儀
TC10 壓力、力與相關量測量儀器
TC11 溫度與相關量測量儀器
TC12 電量測量儀器
TC13 聲學與振動測量儀器
TC14 光學測量儀器
TC15 電離輻射測量儀
TC16 污染測量儀器
TC17 物理化學測量器具
TC18 醫療測量器具

歷史

BIPM始建於1875年5月20日,由17國簽署的《米制公約》所設立。目前《米制公約》共有51個會員國。該組織總部位在法國巴黎近郊的塞佛爾(法語:Sèvres),其土地享有治外法權。

宗旨

BIPM的宗旨為“確保國際度量衡標準在全球各地的一致化”,並透過十個諮詢委員會維持運作,而其成員則由米制公約簽署國的國家度量衡機構所組成。他們負責進行科學計量學(英語:Metrology)相關的研究,如建立與維護協調世界時(UTC)的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