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岩溶研究中心近日在位於廣西桂林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揭牌。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地球科學領域首次設立的國際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岩溶研究中心
- 外文名:國際岩溶研究中心
- 位於:廣西桂林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岩
- 由於:水對可溶性碳酸鹽岩的化學溶蝕
國際岩溶研究中心近日在位於廣西桂林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揭牌。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地球科學領域首次設立的國際研究中心。
國際岩溶研究中心近日在位於廣西桂林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揭牌。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地球科學領域首次設立的國際研究中心。...
《國際岩溶研究中心6年曆程》是一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中國地調局地科院岩溶所、國土資源部/廣西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雲南大學國際喀斯特聯合研究中心,經雲南省科技廳批准於2012年3月成立,由雲南大學與斯洛維尼亞科學與藝術院科學研究中心喀斯特研究所合作建成。其下設有雙方合作共建的...
現為岩溶所二級研究員、副所長,併兼任岩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地質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理事、廣西...
岩溶所發展歷程廳展示了岩溶所的成立背景、學術交流、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成績榮譽、領導關懷等,介紹了岩溶所六大支柱業務、國際岩溶中心和野外基地建設情況等。...
暨對國際岩溶研究中心成立的奉獻 歷史的回顧 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的成立 岩溶動力學理論概述 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建設與人才培養 主要成果 岩溶動力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全球尺度地球化學國際研究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政府共建的地球化學研究院,旨在研究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全球的含量與分布、基準與變化。2016年5月...
在其推動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廣西桂林首設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德國工程院院士維爾納·胡芬巴赫被譽為“歐洲輕量化之父”,其輕量化和複合材料研發技術為諸多知名...
(IAH-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geologists)地下水與氣候變化委員會(CGCC-Commission on Groundwater and Climate Change)聯席主席;國際岩溶研究中心(IRCK)...
現任陝西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生導師,兼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災害監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土資源部岩溶...
2018年7月13日上午,廣西師範大學在國際教育交流中心215會議室舉行“廣西師範大學可持續發展創新研究院”和“廣西師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論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理事(2008-至今);中國地質學會39屆常務理事(2011-2015);中國石油學會第七屆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2009-至今);...
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地質科學院先後建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國家現代地球物理勘查工程技術中心、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岩溶研究中心(IRCK)理事會理事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熱與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 《地質科學》(英文版)主編 [4...
克里斯·葛立夫,美國籍,男,1958年5月生,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理事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
袁道先,1933年8月出生於浙江諸暨,水文地質學專家、岩溶地質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南大學地理科學...
2008年10月—2015年4月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所長、並先後兼任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專業委員會...
對近六百年來山西氣象災害與氣候變化的研究,有助於揭示小冰期與近百年來氣候...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學術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