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是指依據國際制粒徑分級的質地分類。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在第二屆國際土壤學會上通過,根據砂粒(2〜0.02mm)、粉粒(0.02〜0.002mm)、黏粒(0.002mm)三粒組含量的比例,劃定12種質地類別。查閱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三角圖的要點是以黏粒含量為主要標準,<15%者為砂土質地組和壤土質地組;15%〜25%者為黏壤組;>25%者為黏土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
- 出處:《土壤學大辭典》
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是指依據國際制粒徑分級的質地分類。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在第二屆國際土壤學會上通過,根據砂粒(2〜0.02mm)、粉粒(0.02〜0.002mm)、黏粒(0.002mm)三粒組含量的比例,劃定12種質地類別。查閱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三角圖的要點是以黏粒含量為主要標準,<15%者為砂土質地組和壤土質地組;15%〜25%者為黏壤組;>25%者為黏土組。
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是指依據國際制粒徑分級的質地分類。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在第二屆國際土壤學會上通過,根據砂粒(2〜0.02mm)、粉粒(0.02〜0.002mm)、黏粒(0.002mm)三粒組含量的比例,劃定12種質地類別...
美國土壤質地分類標準是由美國農業部制定的,它採用三角坐標圖解法。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代表黏粒(國際制 在國際制中,根據粘粒含量將質地分為三類即:粘粒含量小於15%為砂土類、壤土類,粘粒含量15%~25%為粘壤土類,粘粒含量大於...
土質分類 對土壤的分類有國際制、卡慶斯基制(前蘇聯制)和中國制三種。1、國際制: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標準是根據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0.002毫米)和粘粒(<0.002毫米)三粒級含量的比例,劃定12個質地名稱,可從三角圖上...
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是根據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種粒級的含量將土壤劃分為砂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等四類,然後再依據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種粒級的數量細分為四類十二級。中國土壤質地分類制也是根據砂粒、粉粒、黏粒含量進行土壤質地...
最常見的土壤質地分類有國際制、美國農業部制、蘇聯卡慶斯基制三種。這三種質地分類制都是與其粒組分級標準和進行顆粒大小分析時的土粒分散方法相配套的。我國於20世紀30年代由熊毅提出一個較完整的質地分類,分為砂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
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土壤肥力因素。根據土壤水分含量,在野外將土壤濕度分為:乾,潮,濕,重濕,極濕等。新生體 在土壤形成過程中新產生的或聚積的物質稱為新生體,它們具有一定的外形和界限。新生體可以按它們的外觀分類,也...
國際制分類系統 該系統將土壤質地分為 4組(砂土、壤土、粘壤土和粘土)13級,並按等邊三角表進行檢索(圖2)。其方法是:①以粘粒含量為主要標準25%為粘土組。②當土壤含粉粒達45%以上時,在各組質地的名稱前均冠以“粉質”。...
土壤質地分類是以土壤中各粒級含量的相對百分比作為標準,劃分為砂土、壤土、粘土。分類與劃分 土壤機械組成的分類和劃分標準,與土壤粒級標準類似,世界各國亦很不統一,國際上套用較為廣泛,中國亦曾經採用過的有國際制、威廉斯*卡慶斯基...
現在國際上土壤分類的動向是向指標化和數據化的方向發展,這樣有利於建立全國統一指標的分類等級與系統,便於掌握和套用,是我們應當借鑑的。分類 中國現行的土壤分類系統是在1984年全國土壤分類會議討論的基礎上,由全國土壤分類修改小組修訂...
土地分類原則 (1)實用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儘量滿足當前我國土地管理工作需要的情況下,維護土地分類的科學性,並儘可能的與其他部門的相關規定及國際慣例保持一致。(2)連續性原則。土地分類標準既要發展、修改,又要同原有體系...
根據《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標準》,土壤質地由粘粒clay<0.002mm、粉粒silt(0.002~0.02mm)及砂粒sand(0.02~2mm)構成,其中粉砂質粘壤土的粒徑占比大小為:粘粒(15~25%)、粉粒(45~85%)及砂粒(0~40%),這樣的土壤類型...
砂土是指土壤顆粒組成中砂粒含量較高的土壤,土壤質地的基本類別之一。根據國際制的規定,砂土含砂粒可達85-100%,而細土粒僅占0-15%。中國規定,砂粒(粒徑1-0.05毫米)含量大於50%為砂土。砂土保水保肥能力較差,養分含量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