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家之間:上海鄰里的市民團體與社區運動的民族志

國與家之間:上海鄰里的市民團體與社區運動的民族志

《國與家之間上海鄰里的市民團體與社區運動的民族志》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健剛。

基本介紹

  • 書名:國與家之間:上海鄰里的市民團體與社區運動的民族志
  • 作者朱健剛
  • ISBN:9787509718551
  • 定價: 45.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年11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與家之間:上海鄰里的市民團體與社區運動的民族志》以上海里弄為例,從人類學民族志的視角給讀者描述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鄰里中市民團體、居民運動和相關地方政府的實踐過程。作者指出,這些市民團體和鄰里運動推動了公共空間的生產,它們構成了基層參與網路、居民相互信任的關係以及普遍互惠的規範。這些組織和行動一方面表達著國家權力的滲透,另一方面也包含著對國家權力的抵制和扭曲。這種依賴和自治的雙重特徵使得這些地方性組織和“社會運動的日常形式”並不構成西方意義上的公民社會要素,但是它所形成的抗爭在被國家權力吸納的同時,也促進了地方權力話語和實踐的改變。

作者簡介

朱健剛,七十年代生人,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現任教於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擔任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ICS)主任,主要研究城鄉社區發展、民間組織和集體行動。已出版專著兩部,在海內外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圖書目錄

摘要1
導論1
一 理論綜述6
二 方法論筆記16
三 內容架構20
第一章 平民社區:鄰里空間的割裂與整合24
一 居民區的場景25
二 三個世界:空間、權力和日常生活的互動30
三 一天循環中的公共空間的生產40
四 公共空間生產的動力49
第二章 吳街的歷史演變52
一 下只角與“蘇北人”52
二 平民村的由來53
三 解放:社會主義國家的認同建構56
四 民眾運動60
五 改革年代:鄰里的衰落與復興61
第三章 家庭、家的呈現與家園的想像65
一 家庭的構成65
二 戶籍:控制的鬆弛與庇護69
三 “有房子,才有家”70
四 兩種家庭主義與家園的想像73
第四章 國家及其代理人79
一 街居制的歷史實踐80
二 黨的網路97
三 警察與執法100
四 福利與救濟102
五 發展商與物業管理:新的權力進入104
第五章 自治的張力:居委會與業主委員會109
一 居委會:等級與網路109
二 居委會幹部117
三 行動的分類:行政、裁決和庇護124
四 人情、禮物與關係128
五求情、象徵和女性131
六 狗咬了書記:關於權力關係的個案134
七 業主委員會的由來142
八 業主委員會的產生與運作146
九 衝突與談判:業主委員會與居委會154
第六章 新興的市民志願團體157
一 背景與淵源157
二 居民服務團隊160
三 拳操隊和巡邏隊164
四 外來者:熱愛家園的平民村工作站168
五 小結:自助、互助與他助183
第七章 建設社區187
一 社區建設的興起:鄰里之外的運動187
二 社會戲劇的假戲真做:鄰里之間的社區建設209
三 小結226
第八章 “還我陽光,還我綠地”228
一 城市問題與分析框架228
二 忍與鬧:日常抗爭的文化230
三 社區問題與集體行動的產生233
四 還我陽光:爭取陽光權運動238
五 “誰的綠地,誰的國家”246
六 小結269
結論272
一 鄰里中的公民性:社會資本與話語變遷273
二 轉型中國的地方權力與抗爭281
三 鄰里:國與家之間的流動的公共空間285
參考文獻289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