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天文台兩月刊》創辦於1930年2月,雙月刊,科學類刊物。該刊的編輯者是國立中山大學天文台,發行者是國立中山大學出版部。館藏有1930-1937年的42期,具體停刊時間與原因不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中山大學天文台兩月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0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創辦的緣起,是國立中山大學天文台學部,深感國內科學有著很深的門戶之見以及秘密的毛病,致使科學發展緩慢,因此創辦該刊。天文學是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推動天文學的發展,要擺脫門戶之見,將國立中山大學天文台的工作進程完全展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對中山大學天文台的歷史進行介紹,詳細陳述了中山大學成立的原因、時間、成立的始末等。還論及它的概況,包括其所處的經緯度及高度等基本信息。其次,觀測與記敘廣州的天氣。記敘每月天氣的氣象觀測、畫出氣壓氣溫變化的圖、地溫變化圖、風向及濕度變化圖。記錄每月出現的天文異像,如日食月食等。然後,是天文研究成果。對廣州氣候與日斑的關係進行討論分析、探索星球和原子的關係、發現變星的周期光曲線等。最後,是關於天文界的訊息。訊息內容,涉及國際天文會聯合變星委員會請中山大學天文台加入聯合觀測“司父”類變星、新彗星的發現、外海王行星的觀測、太陽之輻射及溫度、天王星之自轉問題等。這些大多都是西方天文界最新的科研方向,中山大學天文台緊跟國際潮流。而國內的天文界訊息少有,說明中山大學天文台在天文學的研究確實在國內比較獨特。
該刊作為中山大學天文台的學術期刊,刊載了大量其工作詳情,對於我們了解當時中山大學天文台在國內國際的發展水平,有直接的參考價值。該刊詳實的記錄了廣州每月的氣象狀況,對於廣州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大有裨益。
文化傳統
《發刊詞》張雲
要想科學進步,第一個關鍵就是打破秘密,和門戶之見,大家赤裸裸的,醜也獻獻,美也獻獻,盡力表現,使後來的能取長補短,用最少的工作,收最大的效果。
我國數千年來科學的不進步,可說完全是犯著門戶之見,和秘密的毛病。甲得一知半解,甲視為秘術,乙得一技之長,乙以為絕技。到了現在,大家把門戶大開一看,大家才相顧失色,知道彼此都沒有什麼了不得,或簡直一無所有,然而數千年的大好光陰,都已白化的可憐了,成千成萬有作為的大哲大賢都跟著長江的水,滔滔東逝,走的乾乾淨淨了,我等後人空享著數千年歷史民族的美名,真是冤枉啊!
我國天文學不振,也犯著這個老病,我們由唐堯時代逆數,或者還見著有些天文歷史的蹤跡,在古代天文史里,還占得頭一兩頁的篇幅,然而以後就沒有地位了,豈不十分可惜!
天文學在科學中是怎樣重要,不必再替他在這裡搖舌,然而我們總覺得,不只我國人,還有許多外國人,許多天文學家等著我們天學無繼的中國,對於天學有些表示,科學的真理,雖無個性,但科學的進步,是靠著人類的努力,我們也是圓顱方趾,稟賦和別人相等,難道就甘自暴自棄嗎?
本校天文台成立到現在,還未滿成年,年紀幼稚極了,但是我們已立意要用綿延不絕的精神,向天界探真理,在日積月累中,我們很希望向期望我們的人群中,一些表示,這一個表示,絕不敢謂能替天學無繼的中國負若干重責,但可以說是一個打破門戶之見,打破秘密性中覺悟的表示,我們願在相當期內,把我們的工作的經過,公諸人群,至於獻醜獻美就不敢自知了。
1930年2月 張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