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季刊

《國立中央大學社會學季刊》為國立中央大學編輯出版的學術刊物,季刊,1930年12月15日創刊於南京,並得到于右任題名。編輯者為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編輯委員會,發行者為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會,通訊處位於南京大石橋,以各大學和各大書店為分售處。後因抗戰大學內遷,編輯者未變,發行者改稱為國立中央大學出版組,社址遷往重慶沙坪壩,印刷與經售均為正中書局。館藏1930-1931年共2期和1943-1944年共3期,停刊時間和原因則不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季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0年
  • 出版周期:不定期
欄目方向
《國立中央大學社會學季刊》的文章語言,不拘文言與白話,概用新式標點。該刊以介紹一些歐美的思潮,藉他山之石,來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以便就症開方,因對於中國出版界的刊物失望,才興辦此刊物。主要方向,以政治、社會、經濟、法律、歷史等社會科學文章為限。具體內容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對西方思潮的介紹,一個方面是對當時中國社會現狀的分析與討論。除此之外,中間穿插一些其他報刊雜誌的推廣。就實際而言,法學文章最多,以介紹西方法學為主,包含三權分立、法律哲學、近代立法原則等,兼帶討論中國的五權憲法和各種陳規陋刑。經濟學是對西方的貨幣、貿易理論進行探討,兼談中國工農業狀況。歷史學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秦漢魏晉南北朝,主要對著名人物和大的事件進行梳理分析。政治學對西方文官體制、政治學理論等多有涉獵。投稿人主要為當時各大高校的社科專家,
《國立中央大學社會學季刊》作為中央大學的社會期刊,收錄一些當時社科名家對西方思潮的介紹與推廣,對中國社會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期對於民國時期的社會建設有所裨益。因此對於了解當時的中國農村社會狀況、地方習俗、法律制度、民眾失業、提供資料價值。同時為探討西方政治學理論、經濟學理論、法制史等學科知識的西學東漸有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