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七中,全稱為“國立第七中學”,乃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一所由山西籍貫的師生流亡至在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以洋縣縣城五雲宮校為學校本部,下設定一分校(縣城以西30華里的智果寺)、二分校(縣城西40里良馬寺)。
國立七中,全稱為“國立第七中學”,乃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一所由山西籍貫的師生流亡至在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以洋縣縣城五雲宮校為學校本部,下設定一分校(縣城以西30華里的智果寺)、二分校(縣城西40里良馬寺)。
國立第七中學是指1938~1949年間存在的一所中學,原址位於漢中市洋縣,國立七中建校12年間,共有6任校長,先後建制初、高中部、職業班和師範部,設教學班86個,學生...
國立七中,全稱為“國立第七中學”,乃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一所由山西籍貫的師生流亡至在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以洋縣縣城五雲宮校為學校本部,下設定一分校(縣城以...
國立第一中學是抗日戰爭期間為接納流亡青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創辦並管理的學校。七七事變後,由河北省南遷河南許昌、郾城等地的保定育德中學、正定府中學堂、保定第二...
1938年4月,調任國立山西中學校務委員兼校長,正是在陝西洋縣。1939年1月,調任重慶國立編譯館從事學術研究工作。1945年7月,又調回國立七中(即原來的國立山西中學)...
七、西北聯大的辦學條件 八、西北聯大的遷離 第六章 抗戰後方的教育重鎮(二) ——西北兒童教養院、多所國立中學在漢中辦學 一、漢中建立國立西北兒童教養院 ...
1938年到陝西洋縣國立七中任一分校校長。1943年轉四川金堂、成都教書,後兼任成都空軍通訊學校物理教授。1948年遷台,任台灣省立成功大學、省農專學校一級教授。1974...
抗日戰爭 中,為減輕兄長的負擔,轉入當時專收淪陷區學生的國立七中 (公費)。該校曾駐陝南洋縣,生活待遇和學習條件都比較差。 他刻苦學習,成績優良,考入西北農...
1941~1944年間,席澤宗在陝西洋縣國立七中二分校上國中,雖然生活極為清苦,但此處施行的是新式教育,席澤宗開始在這裡接觸到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包括天文學。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輾轉陝西,曾任教於西安民眾教育館和西安二中,到達重慶後又在國立七中和銘賢中學任教。在顛沛流離之中,不忘作畫,並在重慶舉辦個人畫展,所得全部...
(三)從太寨“平陸兒童教養所”到漢中“國立七中”(四)我的難童生活回顧(五)我逃難和求學的經歷(六)我的流浪生涯(七)難忘的往事(八)從逃難到“難民學校”...
但是編輯工作並非他平生素志,投身教育才是他真正的追求。故而從1938年起到1948年夏,他辭去編輯之職,先後到陝西洋縣國立七中、銘賢中學和東南中學擔任國文教師。
投考國立七中國中的學習和生活兩次失敗的經歷西北師範學院附中:科學家的搖籃第四章 革故鼎新的大學時代 [1] 席澤宗口述自傳作品影響 編輯 ...
1937年日軍侵華,運城失陷,他轉至陝西洋縣國立七中任理化教師。後又因政局動盪,學潮迭起,到西北工業協會擔任工程師之職。 陝西關中、漢中一帶,晉南商人和避難入秦...
曾彥修草擬了出書計畫草案,兩人兩次審讀書稿,並讚揚張青葉的白話文寫作水平很高,認為這可能得益於抗戰時期在國立七中所受訓練。當年的學校雖處戰亂時期,教學仍有相當...
學、國立七中。194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56年以全優成績研究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導師是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曾任華僑大學建築系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創作委員會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