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碑》是一半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20年3月。
《國碑》在深刻領會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思想的基礎上,梳理歷史的線索,講述歷史的故事,思考歷史的命運。《國碑》有著鮮明的問題導向意識,通過強調“英雄”記憶,呼喚當代真正的英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國碑
- 作者:一半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字數:159千字
- 首版時間:2020年3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國碑》再現了天安門前人民英雄紀念碑八個大型藝術浮雕的創作過程,重溫了這座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碑誕生的偉大歷史意義,進而讀解了這座英雄豐碑不朽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價值,謳歌了人民英雄的偉大精神。
作品目錄
上卷 大須彌座 | |||
---|---|---|---|
虎門銷煙(1840年6月3日) 第一章 煙銷雲未散 | 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 第二章 向天國要太平 |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 第三章 首義之區,民國之門 | 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 第四章 新青年,新旗手 |
1.玉墟古廟有神明 2.霓裳舞虎門 3.在珠江口,叩天問海 4.國碑史話:最深情的祭奠 | 5.一場落榜生的革命 6.金田二三事 7.高鐵時代的聯想 8.國碑記憶:人生是場圓舞 | 9.黃袍加身,紅樓逸夢 10.長江水,武昌魚 11.國碑記憶:移情的藝術 | 12.紅樓捲起五月的風 13.東風與西風 14.國碑記憶:中西合璧,兼收並蓄 |
五卅運動(1925年5月30日) 第五章 中國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 第六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 | 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 第七章 持續十四年的抗日戰爭 | 勝利渡長江(1949年4月23日) 第八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 |
15.一個接線生之死 16.隱溪茶香氤氳 17.路人不識“五”與“卅” 18.國碑記憶:王臨乙的中法情緣 | 19.甘棠湖上的紅船 20.初心繫紅船 21.國碑記憶:雕塑凝固的史記 | 22.春節是一場安靜的旅行 23.黃河口,青紗帳 24.青山依舊在 25.國碑記憶:唯慕英雄畫英雄 | 26.從金山寺駛向新中國 27.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 28.國碑記憶:問渠那得清如許 |
中卷 小須彌座 | 下卷 碑身巍峨 |
---|---|
第九章 閱讀林徽因 | 第十章 國家記憶 |
29.初見1919 30.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 31.在雲南,蓋個小院 32.從國徽到國碑 33.生死為鄰,兩兩相望 | 34.從奠基石開始 35.粱思成方案 36.國碑有顆青島“心” 37.曲陽石匠今安在 後記 以國家的名義 參考文獻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國碑》在讀解國家第一紀念碑的時候,牢牢地把握紀念碑的基本思想,重在突現“人民英雄”這個形象。紀念碑的形象就是人民英雄的形象。有了悲壯的歷史,才有偉大的英雄。有了英雄,才能開創悲壯的歷史。近代以降,中國曾積貧積弱,民族災難深重,人民艱難困苦,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民族的解放獨立和自由艱苦奮鬥、流血犧牲,換來了一個新的人民共和國。歷史事實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擺脫苦難的命運,開創美好幸福的未來。流血犧牲的中國共產黨人是國家民族的英雄,那些為改變國家民族命運而獻身的仁人志士同樣是國家民族的英雄,他們必須永遠成為國家民族最深刻的不可磨滅的記憶,永世傳承下去。
《國碑》特彆強調“英雄”記憶,有著鮮明的問題導向意識。在相對和平的時代里,人們關於國家“英雄”記憶逐漸模糊了、淡薄了、遺忘了,甚至存在著被替換被顛覆的風險。例如當代社會上推崇的是商業精英、財富英雄,人們的價值觀正在無聲無息地悄悄發生著變化,朝著國家記憶相反的方向。因此,作品對國家“英雄”記憶的重溫,就是在充滿憂患地呼喚時代真正的英雄。
《國碑》的主題表達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內涵中的人民精神。作家還原八個藝術浮雕創作思想的同時,特別突出記錄了當年藝術家們討論所形成的共識,那就是在選擇重大歷史事件時,畫面上不特別突出個人英雄而突出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因此,浮雕上群體形象要比歷史上重要人物更為突出,體現出人民創造歷史是歷史前進的動力的唯物史觀。
作品影響
2019年5月8日,《國碑》入選2019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篇目。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國碑》 | 2020年3月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978-7-5536-9867-0 |
作者簡介
一半,本名李玉梅,中國作協會員,東營市作協副主席。作品散見於《中國作家》《山東文學》《時代文學》《延河》。已出版長篇報告文學《雲門向南》《怒放》《國碑》《生命交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