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在廣東編成第109軍,轄第154、第196、第321師,駐東江。8月,防守廣州。12月13日,殘部由雷州半島徐聞地區撤退海南島,該軍及所屬兩師番號撤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109軍
- 外文名:The 109th army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 別名:國民革命軍第一百零九軍
- 成立時間:1949年1月
- 軍長:鐘彬、鄧春華
1949年1月,在廣東編成第109軍,轄第154、第196、第321師,駐東江。8月,防守廣州。12月13日,殘部由雷州半島徐聞地區撤退海南島,該軍及所屬兩師番號撤銷。
1949年1月,在廣東編成第109軍,轄第154、第196、第321師,駐東江。8月,防守廣州。12月13日,殘部由雷州半島徐聞地區撤退海南島,該軍及所屬兩師番號撤銷。部隊簡史1949年1月,在廣東編成第109軍,轄第1...
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軍與日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28931次小型戰鬥。陸軍死亡、受傷、失蹤總計321萬1914人(其中1937年抗戰爆發至1940年末,損失約230萬人,1941年—1945年損失接近100萬人);空軍陣亡(包含失蹤)4321人(...
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下轄初由宋哲元兼軍長後由張自忠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九軍、馮治安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七軍和劉汝明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八軍,屬抗日戰爭第一戰區指揮管轄。在盧溝橋抗戰中駐守宛平的第三十七師第一一0...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漢族,陝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1924年6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東征討伐陳炯明中初露頭角。歷任軍校教導團副排長,武漢分校學...
中國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一師由第92師榮譽團、第190師榮譽團、湖南保全榮譽團及第50師榮譽隊於1938年2月在湖南瀏陽成立改編而成,宋希濂為首任師長。傷愈歸隊的軍人稱為榮譽軍人,榮譽師即由榮譽軍人編成。部隊簡史 該師於1938年2月於...
羅卓英(1896年3月19日—1961年11月6日),字尤青,號慈威,廣東大埔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抗日名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保定軍校畢業後,先後任炮兵連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副軍長等職。1931年7月率部參加第...
後任國民黨政府西北行營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張治中受周恩來委託,到新疆成功地解救了被盛世才監禁多年的100多名共產黨幹部,使他們安全地回到延安,為共產黨保存了一批重要的骨幹力量。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是唯一一位沒有同共產黨...
後關麟征率第五十二軍組建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番號撤銷。1941年春,第十五集團軍番號在抗日戰爭第一戰區恢復使用,集團軍總司令為何柱國,副總司令為李仙洲,下轄李仙洲的國民革命軍第92軍和廖運澤的國民革命軍騎兵第二軍...
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日本侵略軍以贛西北的上高為中心,集結65000餘重兵,發動了一次掃蕩戰。在以上高為中心10餘縣在內的區域,中國軍隊與日軍侵略軍進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戰,史稱“上高會戰”。據戰後報統計,這次會戰斃傷...
1931年9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陳銘樞為京滬衛戍總司令官,1932年1月6日由蔣光鼐繼任。1931年11月初,3萬餘人的第十九路軍從江西吉安開拔,當月20日抵達滬寧一帶。“一二八”淞滬抗戰時第十九路軍編制如下:將士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1929年,奉軍被蔣介石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轄步兵25個旅、騎兵6個旅、炮兵10個團,由張學良統轄。1930年爆發中原大戰,東北軍支持蔣介石,以其9個精銳旅共10萬人編成2個軍,再次入關,控制平津地區,並收編...
1938年6月,在貴州遵義編成第99軍,下轄第99師,警備貴州並護衛湘黔公路。1939年7月,第92師撥入。8月,第118師撥入,該軍改轄第92、第99、第118師。第92師在湖南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日至10月14日)。11月該軍...
國民革命軍第95師,民國時期為河南地方部隊, 1936 年2 月黃埔軍校出身的李鐵軍出任師長。歷史沿革 河南地方部隊, 1936 年2 月黃埔軍校出身的李鐵軍出任師長(1934. 10-1950)。1934 年10 月,“剿匪”軍第1 縱隊(1933 年10 月,...
國民革命軍東北挺進軍,於1937年8月下旬在晉北大同成立,兼辦東北四省招撫事宜。歷史沿革 1937年8月21日,在山西大同成立挺進軍司令部兼辦東北四省招撫事宜。馬占山為司令,指揮騎兵第6師、新編騎兵第3師、暫編騎兵第1旅。9月,該部...
1938年10月,在福州成立第100軍,轄第75、第80師,隸駐閩綏靖公署。1939年1月改隸第3戰區第25集團軍。3月,增轄新編第20師,該軍轄第75師、第80師、新編第20師。1941年7月,該軍由福建移駐江西東鄉,直隸於第3戰區司令長官部...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4個暫編第9軍。 一是第194師等浙江地方部隊組編而成;二是第117、暫編第27師等江蘇、河南地方部隊編組而成;三是湖北省綏靖、保全部隊一部組成的暫編第9軍,最終在金堂起義;四是...
該軍前身是直系軍閥吳佩孚所屬於學忠部。1927年初,國民革命軍北伐進至長江沿岸,于學忠部戰敗後率部投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九軍,于學忠被任命為軍長。該軍組成不久後,于學忠以北伐北上為名,率部沿平漢路北上投靠奉軍,後發展...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1926年8月,湖南常德黔軍第一師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九軍,彭漢章任軍長,呂超任黨代表,下轄第一師,師長賀龍;第二師,師長楊其昌;第三師,師長毛鴻翔。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 該軍編成後,隸屬...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陸軍先後編成40個番號的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發展 1937年8月中旬在上海地區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張治中先生,副總司令黃琪翔,下轄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均系原國民政府警衛軍,由德國顧問訓練的...
1940年後,王敬久任第十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王鐵漢的國民革命軍第49軍,何紹周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軍和馮聖法的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九軍。1942年,該集團軍曾參加浙贛會戰。1943年後,第十集團軍番號轉歸抗日戰爭第六戰區,集團軍總司令仍...
1944年,該軍駐防江西雩都地區,隸屬第3戰區時,黃百韜任軍長,唐雲山、韓文英任副軍長。在此期間,所屬部隊再次進行編制調整,第100軍新編第75師改隸該軍,原轄暫編第13師被裁減。此時,該軍下轄:第40、第75、第108師。1945年,...
國民革命軍師級單位,曾參加抗日戰爭。從50年代初活動於金三角地帶的國民黨軍殘部。海外輿論尤其是東南亞各國習慣上將盤據在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軍殘部稱為“93師”。組成背景 1933年初,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一部擴編為第93師,編入第5...
國民革命軍隊。1938年2月,第166、第45師在河南洛陽合編為第91軍。 1939年2月,第63、第194師、預備第10師在浙江編成第91軍,隸屬第3戰區第10集團軍。7月,預備第10師撥隸第86軍,第192師撥入。河南地方部隊 河南地方部隊(...
“國軍五大主力”是指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內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第十八軍。五大主力的稱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軍事整編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