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共8章。第1、2 章論述了財貨的一般理論以及經濟與經濟財貨的關係。書中通過財貨的定義講述了經濟財貨的理論,提出凡是供不應求的財貨都是經濟財貨。第3、4、5 章分別論述了價值、交換和價格的理論。門格爾提出,價值的本質是主觀的,價格是人類進行交換所產生的。第6章講到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強調了價值是由買賣雙方討價還價來決定的。第7、8 章論述了商品和貨幣的理論,並對邊際效用價值論進行了引申。
作品目錄
導言 | |
序言 | |
第一章財貨的一般理論 | 第二章 經濟與經濟財貨 |
第一節 財貨的本質 | 第一節 人類的需求 |
第二節 財貨的因果關係 | 第二節 能支配的財貨數量 |
第三節 在財貨性質上支配著財貨的規律 | 第三節 人類經濟的起源與經濟財貨 |
第四節 時間——謬誤 | 第四節 財產 |
第五節 人類福利增進的原因 | |
第六節 財貨所有 | |
第三章價值的理論 | 第四章 交換的理論 |
第一節 財貨價值的本質與起源 | 第一節 經濟交換的基礎 |
第二節 財貨價值之最根本的尺度 | 第二節 經濟交換的界限 |
第三節 規定著高級財貨價值的規律 | |
第五章 價格的理論 | 第六章 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
第一節 孤立交換的價格形成 | 第一節 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本質 |
第二節 壟斷交易的價格形成 | 第二節 財貨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關係 |
第三節 雙方競爭時的價格形成與財貨分配 | 第三節 財貨價值經濟重點的變化 |
第七章商品的理論 | 第八章 貨幣的理論 |
第一節 通俗意義及科學意義的商品概念 | 第一節 貨幣的本質與起源 |
第二節 商品的銷售力 | 第二節 各國及各時代所特有的貨幣 |
| 第三節 作為“價格尺度”及交換品儲備之最經濟形態的貨幣 |
| 第四節 鑄幣 |
創作背景
19 世紀下半葉,人類欲望的存在和滿足欲望的物質成為人類經濟生活中的兩個基本要素。人們為了滿足欲望不斷奮鬥,然後又抬高欲望。但是能夠滿足人們欲望的物質卻非常有限。這兩者中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亟待解決。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門格爾發現了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並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整理,完成了該書的創作。
作品思想
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所闡述的理論核心是邊際效用價值論。在他看來,物品成為財貨須具備四個前提條件,需要是大於支配量的財貨叫經濟財貨,而只有經濟財貨才具價值。價值的本質是主觀的,即它既不附屬於財貨,也不是財貨應有的屬性,更不是獨立存在的,而只是人們對財貨滿足欲望的強度的主觀評價中得出的。價值的衡量尺度同樣是主觀的。因為人們的欲望滿足呈現遞減趨勢,一種財貨的數量越 多,人們對其主觀評價的重要性越低。這樣,財貨的價值就取決於該財貨所能滿足的各種欲望中其重要性最小的欲望。這就是後來稱的“邊際效用”決定著價值。
門格爾又把財貨區分為低級(或叫第一級)財貨和高級財貨。前者指直接滿足生活需要的消費品,後者指用以生產消費品的各種生產要素。高級財貨的價值取決於它所生產出來的低級財貨的價值,不過由於生產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只是取決於低級財貨的“預期價值”。這實際上就是後來叫做的“歸算理論”。門格爾認為,這種所謂高級財貨價值決定規律,十分有助於認識土地利用、資本利用和勞動力價值問題。如土地的價值(即地租)取決於其農產物的預期價值,勞動價格(即工資)由勞動生產物的預期價值所決定。這樣一來各種收入都成為由欲望滿足強度所決定的主觀心理產物。
作品影響
該書是經濟科學史上“邊際主義革命”的中流砥柱之一。門格爾堅持理論研究的抽象法,注重經濟現象的因果關係,以較為通俗的方法闡述邊際效用價值論,奠定了主觀價值理論的基礎。這在當時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界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
這部奠定奧地利學派基礎的代表作,繼承了德國經濟學的傳統,重視心理分析,把經濟學一向注意的欲望分析轉到對滿足欲望的分析上,批判價值理論中的客觀主義理論。近代經濟學就是從這本書開始起家的,門格爾也因該書聲名鵲起。
作品評價
友聲書社學術委員任雲《世界上最偉大的經濟書》:該書篇幅不大,卻足以同《
國富論》、《
純粹經濟學要義》相媲美。 由於該書闡述了邊際效用理論,故而門格爾當之無愧地成為現代經濟學開創者之一。
出版信息
書名 | 國民經濟學原理 |
出版社 | 上海世紀出版社 |
譯者 | 劉絮敖 |
出版時間 | 2005年4月1日 |
作者簡介
卡爾·門格爾(1840—1921年),奧地利經濟學家,現代邊際效用理論的創始人之一。19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學爆發了一場開啟新古典經濟學序幕的“邊際革命”。門格爾就是這場革命的三大發起者之一。他是經濟科學中奧地利學派的開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