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學校根本解決論》是宋育仁所著作品,出自於《宋育仁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國是學校根本解決論
- 作者:宋育仁
- 作品出處:宋育仁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國今日之亂,為數千年一系不斷之歷史所無。高掌遠蹠、識時憂世之士,共嘆為五季之亂世云爾,不知此僅屬於一方面、一部分割據紛爭現象,而非全體。至於舉國之顛倒迷離,乃不可思議。日日談歐化,而不知歐化之國所與立;事事慕民治,而不問民治之其道何從;紛紛道科學,而不計科學之所用何途;人人矜智慧型,而不究智慧型之所營何事。總挈而言,由於根本錯誤。交通數十年,遊歷千百輩,迄無人通曉外國國形與中國根本不同,一切誤認第二根性之異點,為自然原人之同點,實以父子平等,夫婦平權,為燒點之焦點。彼歐化數千年印入人人腦筋之訓詞,曰毋奪人之權利,曰一心事天,愛人如己,並無孝弟廉節之名詞。父子平等之原因,約可分為五層說法:起根於無祖宗之統系,所以無家庭之關係;由於無家庭之關係,所以無親眷之牽連;由無家庭、親眷之兩因,所以成其各人獨立之效果,實行個人集合之社會,人占有國家之一分子,所以當然父子平等。其得在彼,而其失在此,禍福倚伏如循環,吉凶一門如轉轂。但各就所立之方,權其輕重,不可得兼,而取捨可知也。其夫婦平權之前因後果,亦可分五層說法:起根於各人自營其職業,各人自有其權利,所以男女平權;惟其無祖宗子孫血統香菸之關係,所以無家庭弟男子侄諸親六眷之牽連;惟其男女自有其財產,當然財產自由自主;惟其財產自主,所以婚姻自由;惟其男女平權,夫婦各有其財產,所以夫婦平權,理所當然,事所必至。又正惟其夫婦平權,無有財產之倚賴,家庭之關係,所以必定結婚自由。結婚自由,緣生於戀愛自由,又屬順於人情之大寶,天下無男女不相戀愛而自願結婚之情理;正惟欲遂其戀愛自由,所以必極成婚姻自由;又惟其自由結婚,所以必發生自由戀愛。五層互為其因果,而以父子平等為其主點之大原因。總之,歸於歐洲文化,未立人倫,無祖先傳代之貽謀,因之無室家財產之維繫。彼中所謂小家庭者,上無奉事之父母、舅姑,下無管理之弟男、子侄,旁無伯叔、諸姑、兄弟、姊妹、妯娌,更無所謂舅甥、婚姻兄弟及往來之諸親六眷,子婦、舅姑不相見,伯叔兄弟姊妹離散。上不見祖,下不見孫,男不承先代之家財,女不受父母之資遺。並無子孫為之後,自無所謂積財貽子孫,自營之財自用,其於男女之戀愛自由當然無遮無礙,夫誰得而非之?所謂結婚離婚者,適如上海之姘合,折姘行所無事,視若固然。其扶養未成人兒女之義務,乃由國法之強制履行,為父母者固無利於養子,為子女者亦不倚賴父母貲財,特以肉慾不能離男女之情,強迫養子不能不受國家之法制耳。我國陵夷至今,萬事破裂,惟獨此拜祖宗之特色,西人所稱,看似禮文,而傳血胤,續香火,鬼不餒而神罔時恫,關於尊重人道者至大。由是之故,女界鹹知守身為孝,有嗣為榮,所以國家旅 表節孝,累累若若,溢卷闐閭,志乘臚傳,都邑相望。此由聖人人倫之至,設不言之教,久道化成,百姓日用而不知,視為原人之自然,心理已糊塗,而偏欲謬稱歐化,塗附國文,削踵以就履,不自知其納履則踵決,自不覺其捉襟而肘見也,豈不可哀也哉!既欲塗附歐化,又欲繩以倫教,何怪女界之反唇相稽,男則女界以貞女,訾男妒為媢耳。夫貞淫之名,本屬男女並重;“媢妒”二字,古義男女同詞,而皆歐文字典所無。今第勿深論,試思既知戀愛自由之不可,則當力辟婚姻自由之非;既知婚姻自由之非,則當深辨夫婦平權之謬;既辨夫婦平權之謬,則當切究男女平權之所由;既究男女平權之由,則當審處於財產獨立之故。今不求其財產獨立之故,但於二門聽鼓,既慕其財產獨立,勢必於男女平權拱手受教;既受男女平權之教,勢必於夫婦平權望塵下拜;既崇拜夫婦平權,勢必於婚姻自由從風而靡;既風靡於婚姻自由,勢必至於戀愛自由,無詞可說。乃何獨於戀愛自由知其不可,深惡痛絕,而於婚姻自由、夫婦平權,不但不深閉固拒,而且鼓掌歡迎?不知男女無所謂不平權,男女平權之語,後果為夫婦婚姻說法,前因為職業生計說法,相緣而生,不能憑個人思想,見以為利於己者則取之,見以為礙於男者則拒之也。近見社報載男女界辨論,有引胡適之言,宜若可以關其口而奪之氣,然猶似是而非也,所謂言彌近理而害尤甚也。何則?我國人之職業財產生計,以作官為最優勝,男界之號稱知識階級,能作語言文字者,悉歸於此之一途,則何怪女界之群起而囂,斤斤而爭作官參政權也。中國聖人人倫至教之原理,因承先傳代,養生送死,慎終追遠,而建立家庭,乃因家庭關係而發生財產關係,後世已漸忘其本,而猶齊其末。乃因財產關係以維繫家庭,此中惟一敗點,即是養成多數之倚賴性質,不得諱言,除此皆善,必不可改。然此倚賴性質,由積習而成,非原理所有,正當修明其教典,以行其政典,為之限制,強制履行,斷不能因此破壞家庭以就歐化,如新流之默許父子平等,歡迎夫婦平權。夫父子平等、夫婦平權,即使立致人人愛國,其結果亦必致如歐洲今日,是直同少迫於饑寒,而服毒自盡也。此由不知歐化之國形故也,所謂日談歐化而不知歐化之國何以立。
國人之倚賴性成,非但愚惰者倚賴祖父之遺產家貲,即俊敏者仍屬倚賴國家之威權勢利,人人各顧私其妻子貨財,連及惟有諸親六眷,無人注重自立思想,自無從發生愛國觀念。或有深思過度,以為廢棄家庭,恢張民治,庶望人皆愛國,不知我以親職教育養成為第二根性,彼以共治國家之法治養成為第二根性,各有一定之軌道,駕輕就熟,不可推移。今欲借徑歐美,以望提高人民程度乎?必由法治之軌道進行,斷可知也。聞其風而悅之,盡棄其學而學焉,殆矣。蓋有不知而作者,殆而已矣。今聞歐美三權鼎立,即亦效之曰三權鼎立,不知三權鼎立,首以司法獨立為中堅,彼法學界歷數千年之基礎,非我所能一躍而升也。法學界不能獨立,即司法界不能獨立,三權自不能鼎立。聞歐美為代議制,我亦效之曰代議制,不知彼中言無代議士不出稅者,正謂代議士監督行政,首重在監督收稅財政也,非人民倚賴代議士以倚賴民政,更非代議士倚賴政府以行使民權也。我之國省議員,於法理多未聞焉,代議不能成立,三權亦無由鼎立也。聞歐美有總統制,有內閣制,我則效為似總統非總統制,似內閣非內閣制。聞歐美曰宜建強有力政府,宜當出狄克推多,我則效為似強有力政府,似狄克推多,不知無論為強有力政府,為狄克推多,皆必先決定為總統制為內閣制。總統制則政府首領屬總統,內閣制則政府首領屬內閣,今儼然視總統為元首,視內閣為股肱,則是帝制之君若臣,而非代人民行政之首領也;視督軍、省長、師長為封疆,視廳長、道尹、知事為命吏,則是人民胥受治於官吏威權,無所用其自治程度也。歐美之習成第二根性,即毋奪人之權利,亦不受人之奪其權利,所以無論官吏與人民,皆最重許可權,無論國家與官吏之交涉,最重債務債權。中國習成之第二根性,即注重家財以遺於子孫,所以身家念重,倚賴性成,人民惟知倚賴官府壓力,官僚惟知倚賴國家威權,無所謂之愛國,即無所謂之民治。總挈而言,歐美系法治習慣,中國系官治習慣。惟其系法治習慣,所以人尊法律,重視許可權債務;惟其重視許可權,所以官吏不敢濫用職權,人民亦不致動於非分;惟其重視債權債務,官吏不敢貪贓枉法,人民亦不易作奸犯科;惟其於許可權債務法治嚴明,所以個人之公權私產能以獨立,實以個人之分子,直接結合以成之國家,所以人民知愛國由此而生,地方能自治由此而致。中國惟其系官治習慣,所以人忽法律,輕視許可權債務,遇事侵權,見利中飽,所以升官發財之路廣,而奉公好義之意微;本非個人分子直接結合之國家,當然人自為謀,家自為計;財產非由個人自立,與國家無連帶之關係,與地方亦無連帶之關係,然無心於愛國,所以無求於自治地方。正惟不知歐美民治系純全之法治,所以舉國昧於法理,而財政紊亂,但謀苟得以為貴;職權濫用,惟知上級之為尊。於此而欲提高人民程度乎?其必自澄敘官吏法權始矣,以法治官吏而已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宋育仁,四川富順人,中國近代思想家。光緒二十年任駐英、法、意、比四國二等參贊官,戊戌變法期間主持籌備四川近代第一份報紙《渝報》,又設“蜀學會”,出版《蜀學報》,清末任禮學館總纂。民初曾任國史館纂修,後被袁世凱以“妨害國家”為名,遣送回鄉。之後一直在四川講學、著述,並寫下了大量政論。宋育仁著有《時務論》、《採風記》等,既反對西化,也反對保守。他認為泰西政俗之善者,與中國上古三代的理想如出一轍,從而提出了“復古即維新”這一別具一格的改革主張。編者簡介王東傑,河南濮陽人,歷史學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研治中國思想文化史和中國近代史,著有《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運動(1925—1939)》(北京,三聯書店,2005),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數十篇。陳陽,四川合江人,2007年考入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2014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