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是一本2022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
  • 作者: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7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899098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簡稱《報告》)是該系列報告的第9期,以2020年169家國家高新區年度統計調查數據為基礎,用指數形式呈現國家高新區2020年創新能力的整體表現和分項變化趨勢。《報告》基於“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創新資源集聚、創新創業環境、創新活動績效、創新的國際化和創新驅動發展五大方面,用25個二級指標揭示國家高新區的創新能力建設和創新發展績效,對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狀態進行跟蹤評價,為社會各界了解和認識國家高新區發展提供視窗,為相關部門的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2021年是100周年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重視和善於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堅定了我們第二個百年奮鬥征程的步伐。2021年是鄧小平同志為國家高新區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30周年,也是國務院第一批集中批准設立的國家高新區成立30周年,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當前,國家高新區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高新區發展的一系列指示和重要論述,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又“高”又“新”的發展方向,鼓起勇氣、擔當作為、深化改革、不斷創新。衷心希望更多有識之士加入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研究的隊伍,見證創新發展的力量,唱響中國高質量發展序曲,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績效,對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狀態進行跟蹤評價,為社會各界了解和認識國家高新區發展提供視窗,為相關部門的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2021年是100周年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重視和善於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堅定了我們第二個百年奮鬥征程的步伐。2021年是鄧小平同志為國家高新區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30周年,也是國務院第一批集中批准設立的國家高新區成立30周年,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當前,國家高新區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高新區發展的一系列指示和重要論述,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又“高”又“新”的發展方向,鼓起勇氣、擔當作為、深化改革、不斷創新。衷心希望更多有識之士加入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研究的隊伍,見證創新發展的力量,唱響中國高質量發展序曲,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國家高新區2020年發展情況分析
1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
3(一)經濟規模不斷壯大,構築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
3(二)企業發展分類推進,大中型企業經濟效益持續顯現
3(三)綜合質效大幅提升,創新驅動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8
二、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9(一)創新資源不斷集聚,財政科技支出加大
9(二)創新產出成效顯著,創新經濟價值彰顯
12(三)創新服務體系完善,“雙創”水平不斷提高
14
三、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
18(一)高技術製造業經濟占優,高技術服務業增長更快
18(二)電子信息及服務業居多,主導產業呈集群化發展
20(三)產業價值鏈層級不斷提升,技術收入增幅明顯
23
四、國際化破局前行
24(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
24(二)集聚整合國際資源,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
25(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28
五、各園區協調發展
28(一)自創區引領示範,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28(二)三類園區分類指導,戰略提升各具特色
31(三)新升級高新區以升促建,築牢發展基礎
34
第二章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指數總覽
39
一、2020年的指數表現
40(一)總指數表現情況
40(二)分項指數表現和變化趨勢
41
二、不同區域國家高新區表現對比
45(一)四大地區園區表現對比
45(二)各省域園區表現對比
46
三、不同類別國家高新區指數對比
51(一)三類園區表現對比
51(二)穩定期和新升級園區表現對比
53(三)自創區、非自創區園區表現對比
54
第三章 創新資源集聚評價
57
一、創新人才集聚
59(一)人才政策持續完善,從業人員穩步增長
59(二)人員結構不斷最佳化,高技能人才更吃香
60(三)R&D人員穩定增長,各地差異表現懸殊
64
二、科技資金投入
68(一)企業R&D投入不斷加大,東中部地區優勢明顯
68(二)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10家一流園區遙遙領先
71(三)科技活動經費全面提高,無形資產攤銷增幅最大
75
三、創新主體培育
76(一)各類研發機構蓬勃發展,東部地區優勢進一步加大
77(二)認定高企數量大幅增長,超六成集聚在東部地區
81(三)高企創新能力表現突出,經濟能力有待提升
85
第四章 創新創業環境評價
89
一、“雙創”活力表現
91(一)孵化載體數量穩步增長,人才服務機構增速保持高位
91(二)在孵企業創新高,東部地區優勢進一步強化
94
(三)新註冊企業數增長迅猛,日均註冊企業超2000家
98
二、服務效能表現
103
(一)“雙創”政策資金持續增長,貸款貼息及創業風投
力度最大
103(二)東部園區創新服務機構數占比近六成,中關村遙遙領先
104(三)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城市經費投入差異明顯
108
三、金融環境表現
113(一)產業投資基金蓬勃發展,民間基金增長迅速
113(二)金融機構數量全面增長,企業上市數量持續增長
114(三)機構風險投資增速回升,與矽谷差距縮小
116
第五章 創新活動績效評價
121
一、產業結構最佳化
123(一)高技術產業營收總體增加,淨利潤占高新區整體比例
過半
123(二)區域高技術產業發展差異較大,東部地區優勢顯著
126(三)高技術服務業發展迅速,淨利潤增幅高達六成
129(四)高技術服務業人員占比擴大,北京、上海突出
131
二、創新成果產出
134(一)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蓬勃發展,專利數量快速增長
134(二)專利產出效率不斷提高,人均專利產出量持續增加
137(三)科技創新提升發展“含金量”,東部地區領先
139
三、技術要素髮展
142(一)技術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中關村獨占鰲頭
142(二)技術性收入占比增長,高新技術產品規模擴大
146
四、企業及行業利潤
149
(一)企業利潤總額持續增長,各高新區企業利潤率相差
不大
149(二)細分行業利潤率表現各異,檢驗檢測服務業營業收入
利潤率最高
152(三)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信息服務業成營業收入大戶
153
目 錄
第六章 創新的國際化評價
155
一、國際創新合作
157(一)國際平台建設加速推進,四省境外研發機構超百家
158(二)委託境外研發費用略有波動,東部園區占八成以上
162
二、國際人才集聚
166(一)國際人才不斷匯聚,5家園區海外留學歸國人員超萬人
166(二)人才國際化水平略有提升,明顯落後於矽谷地區
168
三、國際創新成果
171(一)國際創新成果豐碩,深圳PCT專利申請占四成以上
172(二)本土企業是國際創新主力,成果產出效率再創新高
173
四、國際貿易交流
176(一)國際貿易規模穩健增長,利用外資金額占全國四成
176(二)高附加值貿易持續擴大,企業出口結構更加最佳化
177
第七章 創新驅動發展評價
181
一、輻射帶動
183(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經濟貢獻突出
183(二)區域帶動差異較大,頭部園區作用顯著
184
二、效率提升
188(一)生產效率持續增長,人均上繳稅額下降
188(二)勞動生產率略降,合肥、西安和杭州領先
190
三、共享發展
192(一)薪酬水平穩步提升,兩倍於全國平均水平
192(二)發展成果普惠共享,高技術產業貢獻明顯
194
四、綠色發展
199(一)節能降耗效果明顯,東北地區園區能耗最高
199(二)生態環境持續最佳化,產城融合水平不斷提高
201
附 錄 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說明
203
一、指標體系
204
二、指標解釋及數據來源
205(一)創新資源集聚
206(二)創新創業環境
207(三)創新活動績效
208(四)創新的國際化
209(五)創新驅動發展
210
三、測算過程
211
四、園區分類說明
2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